上周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开播的广东首部断案刑侦类大型电视剧《警眼》,着实为本土电视剧长了把脸———开播便破10个点的《警眼》,近日收视一路飘红,不仅拿下平均16点的收视率,还连续几晚突破20点。“在本土制作、本土演员出演的原汁原味的广东剧中,《警眼》的收视是近五六年里最好的,其他本土剧还没有能超过我们的!”该剧出品人莫庆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喜笑颜开,他还透露:“明年我们将开拍第二部,到时还会请吴彦祖来客串。”
本报记者章琰
规避“雷区”才能存活
每天播两集,每两集讲述一个案件,这一类似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的单元剧表现手法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但对不少《CSI》迷来说,《警眼》仍颇显“山寨”,不少网友直言,该剧“形式上去了,内容没改进”。对此,导演张建中和出品人莫庆棠说:“尺度上我们是调整过无数次才调整成这样的,美剧那些东西我们不是不会,而是在中国,它们真的是‘雷区’!”他们透露,2008年审批通过的公安题材剧包括《警眼》一共才三部,其中一部如今也已经流产:“我们的存活是因为我们懂得规避‘雷区’,要做成跟美剧一样,我们早被‘枪毙’掉了!”
雷区一:暴力凶杀
“不能让老百姓产生嗜血心理”
虽和《CSI》一样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警眼》在画面上明显略输一筹:《CSI》能重建死者被害时的现场,血迹、尸体和被害人触目惊心的面孔真实得让人窒息,甚至能展示出子弹在体内穿梭,血管、器官被破坏的过程。有网友抱怨,红墨水般的血液、毫发未损的尸体、黑色眼影涂成的“淤青”都让人觉得《警眼》犯了其他国产公安剧的通病:“假”。面对记者“你们是不是为了省钱”的尖锐问题,张建中说:“不是的!公安看到的画面,可能比美剧里面更血腥,但我们不能表现,因为不能让老百姓产生嗜血心理。”张建中解释道,“我们当然知道,像美剧那样播出被打得稀巴烂的脸孔、被肢解的尸体,甚至播一段解剖实录,肯定会产生视觉冲击,但我们要的不是视觉冲击,而是百姓平和的心态。”
雷区二:刑侦手段
“不让犯罪分子学会反侦查手段”
《CSI》吸引人的第一大特点是展现了大量前沿尖端的科技侦破手段:弹道学、犯罪危险因子学、DNA鉴定、咬痕与血型分析、高智商犯罪变态心理学等;警察局调查员的名言是“死尸会说话”,他们利用指纹、鞋印、子弹壳、血迹、毛发、纤维、尸体伤痕等微小证据,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寻得破案的关键;相比之下,《警眼》中一笔带过的侦破方式让观众很不过瘾,精密到以毫米测量弹痕的现场活动也被警员以一句“汇报”或“旁白”代替。
张建中对此也很无奈。“真的是不能踩这个‘雷区’,如果暴露了我们的刑侦方法,犯罪分子下次作案会有应对措施的!”张建中解释,中国公安人员往往用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土办法”破案:“这些土办法真的很管用,但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提取DNA,有些场合能检验出来,有些就不行了,如果犯罪分子掌握了内情,他们下次就知道如何让公安检测不出来。”
续集阵容全面升级
在高收视的市场反馈下,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电视台、广州市公安局以及“最爱文化”还将联合摄制《警眼Ⅱ》,并将于明年开机。莫庆棠透露,第二部会加大投入力度,在剧情和演员方面都将全面升级。
张建中称,广东的公安人员,丝毫不比国外的差,第二部将重点展现这些人才的侦破风采,包括巡警、侦探、血滴研究专家、弹痕专家、DNA提取专家、颅骨复原专家、画像专家等,用镜头讲述他们的看家本领以及经手的案件。“广东有个痕迹专家,他测痕迹简直出神入化,第二部我们一定要把他的故事搜罗进来。”张建中对记者说。
莫庆棠则表示,《警眼Ⅱ》会邀请明星客串,其中吴彦祖和柯以敏是最有可能加盟的,“吴彦祖现在自己组建了一家公司,他还投入了一笔钱在《警眼Ⅱ》上。最初我们是通过柯以敏牵线搭桥的,他们俩关系很好。”
莫庆棠称,吴彦祖一直都想出演内地公安,而且他希望是一个正面角色。至于吴彦祖最后演什么,莫庆棠称必须等剧本最终敲定,但吴彦祖一定是正面角色,且一定戏份不轻;张建中更称,会为吴彦祖量身打造一些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