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观众今天视87版《红楼梦》为经典,对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和欧阳奋强扮演的贾宝玉尤其难忘。但在当年,情况远非如此。
1987年4月27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委员邓力群接见剧组主创;5月2日,电视剧《红楼梦》在中央一套播出。6月20日到6月24日,中国电视剧艺委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杂志4家单位,召集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及观众代表38人,召开了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对宝玉基本肯定,对黛玉,则是压倒性的批评意见。
当年的会议纪要写道:
欧阳奋强那带有一定脂粉气的清俊脸庞和眼神嘴角透出的聪明灵气,与宝玉的外形是接近的,尤其是他与女孩子如此亲近,与黛玉如此缠绵又不失 “纯真”二字,十分难能可贵。但如果挑剔论之,宝玉离神采飘逸的气质还有距离,孩子气有余,才子气不足;作为“亘古未有的一人”、一个“异样的孩子”,贾宝玉的呆意、呆念、呆论,是挖掘人物深层意识的钥匙,遗憾的是电视剧并没有捕捉到。
林黛玉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美好形象,她虽尖酸、刻薄、乖僻、爱耍小性儿,但可爱可怜是没说的。电视剧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不仅没有利用原著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必要的影视表现手段,充分挖掘她复杂悲凉的内心世界,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
电影导演、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在会上提出,电视剧 《红楼梦》人物总谱铺排失当,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实际的情况是邓婕扮演的凤姐压倒了一切。
伟大的作品对所有的二度创作者都一视同仁,谁能让活人扮演的角色肖似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以至于成为他们的化身?演员是每一个《红楼梦》电视剧改编者必要走的独木桥。
87版也不例外。
“我就是你们在大海里要捞的针”
87版《红楼梦》曾想约请刘晓庆、张曼玉出演凤姐,但支出超过剧组的承受能力。无奈,以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胡文彬、中央电视台台长戴临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为首的剧本领导小组取得共识:金陵十二钗全部由没有出过镜的演员扮演,以保证其清纯的形象。
举全国之力的海选随即展开。当时的选手还没有电视秀场,大多数人只能写信自荐。剧组成员每天面对的是麻包装来的小山式的信件,以及做着明星梦的痴男怨女们热切的表白:“看了《大众电视》上关于挑选演员的条件,我觉得我非常符合,我跟你们要求的一模一样。”“你们千万莫失良机!赶快坐飞机来看看我,我就是你们在大海里要捞的针……”“我生活中就跟林黛玉一样,忧愁、多病、爱哭、而且还有小心眼……”“我长得跟女孩子一模一样,而且也特别喜欢跟女孩子在一块玩,我还特别喜欢女孩子的东西,有时我也爱抹口红……我是真正的贾宝王。”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都曾经是当年的毛遂自荐者。
陈晓旭凭着一首合辙押韵的自创小诗进入剧组的视野: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欧阳奋强从四川进京毛遂自荐,是因为导演说可以报销机票。那时,欧阳奋强还没坐过飞机。等他的定妆照出来,剧组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禺击节赞叹:千古绝唱,勿可代替。如此之高的评价,一则因为欧阳奋强的定妆照极其传神;二则因为以往两百年间,戏剧里的贾宝玉都是配角,而且都由女子反串。
恢复后四十回的战斗锋芒
跟曹禺一起挂顾问之衔的各位都是大家:王昆仑、王朝闻、朱家溍、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周扬、周汝昌、杨宪益、钟惦棐……
而87版《红楼梦》最初的提议者也是一个“小人物”——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只拍过一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的中年导演王扶林。
王扶林想拍《红楼梦》有两个诱因,一是1980年代中期他去英国访问,发现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在当地很有市场。当时,国内的电视剧刚刚起步,拍名著自然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之路;二是在电视剧开拍之前,王扶林的夫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红楼梦》的连续广播剧,吸引了大批听众。与王夫人合作过的红学家胡文彬因而成为王扶林与红学界的联系人。
1982年,在中国红学会第三次年会上,王扶林向红学家提出想拍《红楼梦》。许多代表提议由推荐写过《红楼梦论稿》等红学专著和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的红学家蒋和森写剧本。
蒋先生不敢怠慢,为写剧本,每天跟学界友人切磋到夜间一两点。但学者的严谨不一定适合电视剧的节奏,剧组在华侨大厦等剧本等得心急火燎,每天开支几万块钱,蒋先生的剧本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无奈之中,胡文彬再次推荐了三位新编剧:写过电影《谭嗣同》剧本的吉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刘耕路、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周雷、淮北师院年青教师周岭。三人分工明确,对《红楼梦》素有研究但缺少创作经验的周雷负责前40回的改编;党支部书记出身的刘耕路负责改编矛盾丛生的中间40回;“脂批派”的坚定拥护者、创作能力较强的周岭负责改编后40回。
当时,红学界有一个红极一时的革命口号“恢复后四十集的战斗锋芒”。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周岭对后四十回进行了大胆改编:探春替郡主远嫁,史湘云流落风尘……
电视剧播出之后,后六集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学者丁维中认为:“红”剧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咯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
参加87版红楼梦播出后学会研讨会的专家们则一致认为:
虽然,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
颠覆性改编是组织的决定
伴随着批评,流言四起:87版《红楼梦》之所以对后四十回进行颠覆性的改编,是因为在当时的红学阵营中,周汝昌一派较冯其庸、李希凡一派占明显上风;而冯其庸、李希凡之所以不当87版《红楼梦》的顾问,是因为他们对后四十回的改编相当不满……
而事实上,《红楼梦》剧组在北京饭店举行成立仪式,同时发布顾问委员会名单,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报都曾发表。当时的顾问名单中并没有冯、李两位。个中原因并不是因为剧本,剧本是半年之后才写好的。李希凡曾公开表示,《红楼梦》不可改编,曹雪芹之所以用小说这个体裁来写《红楼梦》,不是用绘画,不是用诗歌,不是用戏曲,就是因为他找到了小说这个最佳载体,《红楼梦》剧组不可能找一个公开反对改编的学者做学术顾问。红学大家、当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要求顾问人选须经他同意,亦被剧组认为是一个不可能满足的要求。至于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也不可能为后40回如何改拿主意,当时他在美国。
今人很难想象,在当时,后40集究竟如何拍是一个有高度风险的政治难题。为了规避风险,剧组曾经想过A版、B版的方案:A版对后40回进行颠覆性的改编;B版严格遵照广为流传的120回本;A版先拍,B版后拍。但到了拍摄后期,运转了几年的剧组已将散场。670万的拍摄经费,在当年是天文数字。但其中,中央电视台投资的七八十万,主要用于建大观园一期,大观园所在的北京市宣武区政府投资近100万,余下由一位山东农民企业家投资,但钱迟迟不能到齐。剧组在北京西山租了一个部队厂房搭景,每搭一个景之前,一定要考虑的因素是这个景可以拍多少场戏。像太虚幻境一类,只能用一次景而且花费不菲的情节,只好忍痛舍掉。三位主角——欧阳奋强、陈晓旭和邓婕拍一集的报酬是300元,剧组经常出外景,一个考虑就是为了给演员们争取到额外的外景补贴。拍到后期,三位主角还是嫌片酬太少,联合起来罢工,要求把报酬从一集三百元提高到一集八百元……A、B版计划很难执行下去。
中央电视台台长戴临风当众决断:就按A版拍,出了事,我担着。
领监制之衔的胡文彬为拍《红楼梦》奔走五年,报酬是每月30块钱的车马费。颠覆性地改编后40集是当时“党组织”的决定,胡文彬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他当年发表在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上的一篇文章却颇有立此存照的意味:电视剧的作用是普及,而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还是两百年间流传最广的120回本。
在红学界内部对后四十回的改编提出尖刻批评的时候,表现出积极支持态度的冯其庸并未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挂顾问之名,但依然较早撰写长文肯定了电视剧的二度创作。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87版《红楼梦》剧组到香港、台湾地区访问,在当时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新加坡举办盛大的“红楼文化展”,冯其庸担带队之职,并以书法家的身份写“红楼梦藏”四个大字的条幅,送给海外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