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山银山》80后导演用喜剧方式讲扶贫故事

《我的金山银山》80后导演用喜剧方式讲扶贫故事
2020年05月22日 10:25 华西都市报

《我的金山银山》以喜剧的方式,塑造30多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喜中有泪。

导演工作照。导演工作照。

  “现在农村变化非常快,我更愿意叫它乡村剧,我不想把农村拍得土,拍得俗。”近日,《我的金山银山》导演贲放接受全国媒体群访表示,《我的金山银山》剧本历时四年打磨,主创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正如片尾曲《初心》所唱的那样,是抱着做精品的初心去做的。

  延续了精品剧的气质

  《我的金山银山》以喜剧的方式,塑造30多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为观众呈现了农村脱贫攻坚中一个个笑中有情,喜中有泪的感人故事,而且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总导演沈严[微博]的作品一向以现实和精品气质为特色。他导演的《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关系》《我的前半生》都是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作品。

  《我的金山银山》虽然故事背景从城市到了农村,但依旧延续了精品剧的气质。

  开拍前,总导演沈严就为该剧定下了“贴近生活、还原生活,在戏剧中挖掘生活的闪光点,做一个扎实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总体要求。

  贲放导演在具体执行拍摄中也是始终秉持着“做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剧”初心,“主旋律剧一定要避免假大空、喊口号。剧中绝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编剧深入几十个贫困村采集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因为观众茶余饭后喜欢看轻松活泼合家欢的题材,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加入了各种喜剧元素,提升该剧的观赏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精准扶贫的精神落到实处。

  剧中不仅全面展现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更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展现了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养殖扶贫、异地搬迁扶贫、企业扶贫、金融扶贫等等在内的7个产业扶贫模式。

  贲放说,《我的金山银山》就是要让还处在贫困地区的村民看了后可以学以致用。“我们国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模式,沿着这个模式做下去,大家会发现农村的商机是非常多的。比如电商扶贫,家家户户都在各大电商开店,电商平台也都建立扶贫专区支持鼓励农户卖自己种植的农作物。”

  表达和台词紧跟时代

  贲放表示,《我的金山银山》中年轻人的行为方式、台词紧跟时代步伐。比如汤婉顶着一头红发在网上打“英雄联盟”,大宝贝汤非辞职的原因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把更多年轻元素带入到剧里,正是让年轻80后的贲放做导演的原因之一,他透露“很多喜剧梗都是为当下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剧中的汤亮、范白露、范奋斗、汤婉、大宝贝,这些年轻人都非常接地气。”

  《我的金山银山》在福建建瓯的十八个乡镇拍摄。从剧组驻地到村委会的拍摄地,路程需要3个多小时,所有人员天不亮就得出发。拍摄期贯穿整个冬季,天气很冷,每天在现场吃饭,还没吃几口,饭基本就冰凉了。

  贲放说:“拍摄环境非常艰苦,大家没有丝毫的抱怨,整整4个月的拍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演员都为角色献计献策,给予生动的表演。能遇到大家是我作为导演的幸运。”

  封面新闻记者陈颖

(责编:珞小嬜)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