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演《三叉戟》:对“大背头”感同身受

陈建斌演《三叉戟》:对“大背头”感同身受
2020年06月12日 10:04 华西都市报

陈建斌谈及戏里戏外和两个兄弟的相处时候,直言“默契”。对于“大背头”的难处他感同身受:“我理解他,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

与陶红演家庭戏与陶红演家庭戏
陈建斌饰崔铁军陈建斌饰崔铁军

  由吕铮同名小说改编,沈嵘、吕铮编剧,陈建斌[微博]、董勇、郝平[微博]等主演的精品公安剧《三叉戟》正在江苏卫视热播。

  该剧凭借鲜明的人物特征以及抽丝剥茧的案件分析,在豆瓣开出了8.2的高分。而陈建斌饰演的“大背头”崔铁军,也备受关注。日前,陈建斌接受媒体采访谈及戏里戏外和两个兄弟的相处时候,直言“默契”。对于“大背头”戏中的难处他也感同身受:“我理解他,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

  新作直面中年危机

  《三叉戟》同样是独树一帜的,制片人马珂另辟蹊径,在看似平常的题材和叙事中带给观众新鲜感,原著作者吕铮更是公安出身,他们在塑造此类故事和影视表现形式上更有贴近于现实的契合度。

  《三叉戟》聚焦即将退休的三个警察,他们既有对网络新媒体时代侦破手段的困惑和探索,也有彼此之间暗藏已久的矛盾冲突。在“大背头”眼里:“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在“大喷子”眼里:“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笑中上演“三个男人一台戏”。

  与此同时,他们同样有职场的“中年危机”,崔铁军“保温杯泡枸杞”从事后勤工作,后又因为跟踪嫌疑人自己钱包被偷,在年轻人中间有点没面子;徐国柱因为执法没有开记录仪,被误会;潘江海希望“跳槽”补贴家用,女儿问他“为什么要当警察”,他开始审视自我。

  在身体上,陈建斌感同身受:“我经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比如说戏里有一个细节,林楠有一次去找我,我正在车底修车,我就从车底下探头出来,跟他去警保处,那个过程我就很费劲,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面临选择

  《三叉戟》中陈建斌饰演的崔铁军,是探组的“脑力担当”,有缜密的分析能力和过硬的探案经验。虽然抓捕罪犯有时力不从心,但是依旧熬夜蹲守在一线,在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陈建斌说:“我觉得我很理解这个人物,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人到差不多50岁,可能就面临退休,可是他的内心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还是有不甘心,但是却跟日益老化的身体形成差异。每个人都面临着困境,面临着选择,我觉得这是很吸引我的地方。”

  剧中有一段剧情,“三叉戟”合力将汤阿祥抓捕归案,在聚会的时候,《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歌曲响起十分点睛:“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陈建斌同样被这种奋斗和挑战的精神鼓舞着:“当属于你的时代要过去了的时候,不服从命运的安排,还想跟命运交手和抗争。就像李宗盛的歌里唱的‘不自量力地还手,至死方休’。还像《老人与海》里的那个老人,他面对着命运的大海,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家庭戏份和本人不一样

  除了在事业上的披荆斩棘,摸索探寻,戏内关于崔铁军和张华夫妻二人的相处模式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张华退伍后成为街道办主任,她既要关心丈夫的身体,又要操心儿子的大事。剧中关于她作为“警嫂”的付出大多是侧面表现,也让观众感受到她承受的压力。

  她知道丈夫为了老夏的案子奔波,她知道小林子上门拜访是请丈夫“出山”,虽然表面不赞同,但是却在丈夫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鼓励他。

  在戏外谈及夫妻相处的时候,陈建斌说:“我跟陶红[微博]老师的家庭戏份,跟我自己本人在家里不太一样,因为我不可能钻到蒋老师(蒋勤勤[微博])怀里去让她安慰我。但是像张华在那儿数落大背头那大段儿戏,因为剧本本身就给到了,陶红老师演得也特别好,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鲜活真实,有代入感”。

  封面新闻记者 陈颖

(责编:vhaha)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