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打碎了这些刻板印象。在情节的铺陈上,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扶贫化解为几个戏剧点。
《山海情》以豆瓣9.4分的高分圆满收官。得到这么好的成绩,还是很让人惊喜的,这个分数已经很靠近孔笙导演的年代剧巅峰《父母爱情》了。
这两三年来,扶贫主题的主旋律影视剧并不少,获得良好口碑的也有一些,但它们大抵有着相似的命运:叫好,却不那么叫座,没有在微博等平台上掀起太大的讨论。这着实有些可惜。年轻观众是主旋律最重要的目标受众之一,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主流价值观念需要在年轻人身上得到弘扬与传承。如果主旋律与年轻观众之间有壁垒,那么主旋律的传播效果就打了折扣。
《山海情》是如何抵达年轻观众的?
剧集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
这是一个发生在三十年前的故事。对于在物质丰富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青年来说,一切都太遥远了。电视剧首先得有能力把年轻观众带入历史现场,让他们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这是打动人的第一步。
《山海情》的制作人侯鸿亮曾谈到,他认为现实主义题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观众相信,人物、时间、情节、道具,所有的投入都应为“真实”而服务。正午阳光团队在外界常有“处女座”剧组的美名,因为他们对细节精益求精,在细节上不断逼近真实。《山海情》从头到尾的情境营造,能够让年轻观众自然进入另一个他们原本很陌生的时空。
一眼望去绵延不绝的黄土高坡、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破旧简陋的土坯房,一下子把人带到西海固那个最不宜居的年代。
演员褪去了平日里光鲜的面目,不施粉黛被烈日晒得土黄的肤色、脸颊的“西北红”、皲裂的嘴唇、洗旧的汗衫、浓重的方言口音,让人相信他们就是这一片土地里生长起来的……
而之后福建来的农学专家凌教授教金滩村的村民种蘑菇,观众也是肉眼看到这蘑菇是怎么长出来,滞销后的蘑菇又是怎么发黑发腐的……关于蘑菇从种植到销售的前前后后,微博上很多人牵肠挂肚。因为美术团队是真的在拍摄时亲自种了蘑菇。复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为年轻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剧体验,他们才会感受到“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很多年轻观众还是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扶贫故事“不好看”,他们担心会是图解政策、空喊口号那一套。《山海情》打碎了这些刻板印象。在情节的铺陈上,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扶贫化解为几个戏剧点:扶贫为什么是必要的?扶贫的难点又分别在哪里?这些难点又是如何化解的?再把每一个戏剧点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展现出来。
譬如“吊装移民”难在哪?你得先过老百姓的思想关。你说移民后,未来生活会变好,但未来什么时候来,老百姓一时半会的确看不到摸不着。大家有畏难、排斥心理很正常。而在绝望中苦等太久的人,也会滋生混吃等死的心态,他们索性就不相信未来会来,所以扶贫鸡也吃得只剩最后一只。哪怕最后闽宁镇发展起来了,号召涌泉村集体搬迁,也遭到一群乡土意识强烈的老人们的反对……
这些难点是人之常情,具有普适性。当马得福一一攻克难关的时候,年轻观众亦有参与感。
有剧评人说,《山海情》的内核很像男频爽文。这个观察还蛮准确的。差别仅在于男频爽文里,主人公的任务是打怪升级、称霸武林;《山海情》里,马得福的任务是带着一帮村民,克服重重困难,脱贫致富。
但此前不少扶贫剧创作上经常走入一个误区。也许是编剧缺乏足够的调研,所以他们经常会认为:几个专家提供技术帮忙,一个好的政策下来,脱贫就成为唾手可得的事情了。这样的叙事爽感,不仅潦草仓促,也不符合实情。
《山海情》里,凌教授带着村民种蘑菇,蘑菇果然顺利长出来,并一度卖出不错的价格,大家都开心极了,好像脱贫在望。但随后一个转折:农学专家懂农学,但他不是经济学家,不了解市场。其他村的村民也争抢着种蘑菇,很快当地蘑菇市场就饱和了,供过于求,价格贬值,蘑菇滞销…
一劳永逸的剧情太粗浅,好事多磨是现实常态,一波三折让人欲罢不能,苦尽甘来时爽感也加倍。
殊为难得的是,《山海情》不避讳、不美化扶贫过程中遭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造成的政策难关,也没有太刺眼的“小骂帮大忙”的意味。这就让《山海情》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对官场一些弊端的批判。批判意识的存在,很好地淡化了这部剧“主题先行”的色彩。
《山海情》由此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年轻观众愿意摒弃对主旋律的成见,与它一同亲历这段历史。
最后说说人物刻画。《山海情》令年轻观众有代入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剧中的好几个主人公是年轻人。马得福刚从农学毕业就被借调过来参与吊庄移民工作,他才19岁,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他一一克服,依靠的并不是编剧的“金手指”,而是他有一颗闪闪发亮的拳拳之心。他是真心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急百姓之所急,喜百姓之所喜。
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角色,稍不留神就会显得“假”。但马得福很“真”。这既得益于演员的精湛表演,黄轩终于回到他早期在一系列电影中干净纯真的形象,他让马得福这个角色变得可相信;更离不开编剧对马得福人际圈的出色构建。有马喊水这样的父亲,有马得宝这样的弟弟,有张书记这样的领导,有白崇礼这样的老师,有李水花这样青梅竹马的伙伴……观众就会觉得,马得福有这样的品性是自然而然的事。
《山海情》的人物群像相互烘托,亲情线、爱情线、友情线的书写均细腻动人。编剧以真善美的笔墨讴歌西海固地区的基层干部和普通老百姓,讴歌福建的扶贫干部,他们充分论证:中国有全世界最善良最勤恳的老百姓。
《山海情》由此击中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希望善良的人会有好的下场,希望坚持不懈的人会苦尽甘来,希望所有努力的付出会有回报……马得福、李水花们分明已经揪住了我们温热的心肠,我们愿意给他们以呵护,以珍重,以祝福,以疼惜,以感恩。
这时不仅关乎宏大的主题、不仅关乎主旋律,也关乎善良者对善良者的祝福,奋斗者对奋斗者的珍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相信会有很多认真看过这部剧的年轻观众,愿意跟上马得福们的步伐。
(责编:拾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