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法国电影回顾展专题 >正文

法国电影回顾展下月开幕 41部电影浓缩法国影史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09:33 北京青年报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作为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重大交流项目之一,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法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从经典到当代”的帷幕将在3月4日徐徐拉开。这次影展为期四个多月,陆续在港京沪三地举办。香港站的展映活动1月7日已在香港电影资料馆开幕;3月4日,北京站的展映活动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开展;4月1日,开启上海站的展映活动。

  世界电影诞生于法国,而法国又是电影的“高产国”,每年都在220部以上,法国电影几乎成为欧洲电影的代名词。为了突出这次影展“经典重现”的主题,中法两国电影资料馆的专家们,在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精心挑选了41部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优秀法国影片。相信本次“法国电影回顾展:从经典到当代”将对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此次集中展示的41部影片,出自25位名家之手,时间跨度从1895年到2003年,主题与风格丰富,类型与样式多彩。据悉,展映影片分为“永恒的经典”、“新浪潮之母”、“新浪潮之果”、“狂野的青春”、“喜剧与其他”五个部分,其中包括:由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第一部电影,法国著名电影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电影,以及多部荣获国际大奖的经典影片。阿涅斯·瓦尔达将来北京参加影展开幕式,并于3月5日与中国观众见面。为了扩大影展的影响力,3月30日还邀请了法国著名电影导演雷奥·卡拉克斯与中国观众见面。

  ◆第一单元:永恒的经典(放映日期:3月18日至3月20日)

  本单元中的十部影片都是1953年以前出品的,分为无声片和有声片两部分。

  无声片把人们带到了电影诞生的年代,带到了电影诞生的故乡。电影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世人公认的诞生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即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正式放映《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无声短片的日子,这些珍贵而久远的短片此次都将亮相影展。

  ◆第二单元:新浪潮之母(放映日期:3月4日至3月6日)

  本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向一位老导演致敬,她就是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她的《短岬村》被称为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1956年,瓦尔达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并在这个过程中拍过数千幅照片,今年3月,她将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此次回顾展的开幕式。这一单元将放映她的多部代表作。

  ◆第三单元:新浪潮之果(放映日期:3月11日至3月13日)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规模最广,是因为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比如特吕弗,比如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的戈达尔),这种现象在20世纪的电影史上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影响最深,因为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可以说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作用最大,因为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第四单元:狂野的青春(放映日期:3月27日至3月30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本单元的影片以青少年的反叛为主题,其他单元的有些影片也是以此为主题的,只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无法被全部编入本单元。

  ◆第五单元:喜剧与其他(放映日期:3月25日至3月27日)

  没有喜剧的影展算不上真正的法国影展。法国人几乎是在发明电影的同时就开始拍摄喜剧片了。“笑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第七艺术问世的时期,卢米埃尔在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星期拍摄的《水浇园丁》就是第一部试图从观众那里得到笑声的电影。”本次影展选择了两部“文人喜剧”,这种喜剧继承的是克莱尔的传统,有别于我们熟悉的插科打诨式的“通俗喜剧”。除了喜剧之外,本单元还有其他种类的影片:侦探片、纪录片以及改编自文学名著的影片。

  部分影片简介

  -《沉睡的巴黎》:雷内·克莱尔,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操行零分》:让·维果,1932年。由于本片具有颠覆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电影审查机构发布禁映令,1946年解禁。

  -《金马车》:让·雷诺阿晚期的代表作,1953年。讲述了19世纪一个意大利剧团的女主角与一位总督之间的感情纠葛。

  -《我的舅舅》:雅克·塔蒂,1958年。本片获1958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5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阿涅斯·瓦尔达,1961年。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

  -《狂人彼埃洛》:让-吕克·戈达尔的名片之一,1965年。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克洛德·勒鲁什,1966年。196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最后一班地铁》:弗朗索瓦·特吕弗,1980年。在1981年度的法国恺撒电影奖评选中,该片获得10个奖项。

  -《坏血》:雷奥·卡拉克斯的成名作,1986年。朱丽叶特·比诺什主演,荣获1986年路易·德吕克奖。这是一部将写实与科幻融为一体的黑色电影,曾经对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

  -《野芦苇》:安德烈·泰西内,1994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几个中学生的故事,背景是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肖扬/文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