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柏林电影节即将闭幕,作为中国内地唯一的参赛作品,顾长卫的处女作《孔雀》一直备受关注。今日起,借柏林电影节的“东风”,《孔雀》将正式在南京“开屏”。昨日下午的小范围看片会后,不少观众认为,《孔雀》,虽然缺少了大牌明星的光环,但朴实的剧情和几位年轻演员的真挚演出还是让人感动叫好,由于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之间的故事,其熟悉的场景与生活方式引起了很多中年观众的共鸣。不过,也有观众表示,与贾璋柯的同类题材影片《站台》相比,《孔雀》似乎少了些震撼。
演员表演令人感动
《孔雀》是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讲述的是生活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北方小城里的五口之家,通过分段叙述的手法表现了兄妹三人各自的一段生命历程与生命状态。虽然名为“孔雀”,但影片基本上与孔雀无关,只在最后才略显刻意出现兄妹仨带着家人在动物园看孔雀的镜头。《孔雀》整部影片以灰色调为主,细腻流畅,整部影片以灰色调为主,因为顾长卫是摄影师出身,他对画面的处理毋庸置疑。同时,顾长卫用更多的细节、语言与动作展现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其熟悉的场景和生活方式引起了很多成长于那个时代的观众的共鸣。看片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很多观众一边看一边讨论哪个场景更真实。影片中,即将结婚的姐姐想买一本《性知识手册》,她不好意思便让弟弟去买,但只告诉弟弟是“2角4,粉皮的,5个字”,于是弟弟遇到了售货员异样的目光。影片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冷幽默”情节,观众都能会心一笑,并引发对过往时代的怀想。饰演兄妹三人的演员张静初、冯瓅、吕玉来虽然均不是明星大腕,但其表演真挚朴实、细腻入微,演员们的“无名”还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孔雀》比《站台》更温暖
反映上世纪70年代生活的电影并不少,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贾璋柯的《站台》等均取材于那段历史。从故事看,《孔雀》与《站台》要更为接近,都是以一群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与《站台》的平铺直叙相比,《孔雀》的主人公要更戏剧化,姐姐有些偏执,为了想逃出压抑的现实参军、结婚、离婚;哥哥是一个弱智但内心纯真,最终好像也只有他过上了幸福生活;听话、清瘦的弟弟最终沦为靠女人养活的寄生者。尽管两部影片的结局均是主人公经历了理想破灭,精神萎靡之后回归到清闲平淡的生活,但《站台》越看越压抑沉闷,《孔雀》则在绝望中还给人一些温暖。当然,可能也因此,《孔雀》带来的心灵震撼也要低于《站台》。
柏林评委看懂《孔雀》难
看片会后,观众纷纷讨论起《孔雀》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得奖的可能性来。《孔雀》曾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过,有报道说当地观众表示看不懂该片。虽然经过再次加工,不少观众仍然担心柏林电影节的评委能否看懂该片。一位年轻观众说:“《孔雀》里的一些细节及对白我理解起来都有些难,外国评委们能看懂多少?”也有观众认为,《孔雀》虽未必能问鼎金熊奖,但得个把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这是一部很耐看的电影,柏林电影节对中国社会生活题材的电影一向青睐,《红高梁》、《菊豆》、《十七岁的单车》等片均有此好运,而顾长卫恰恰曾是《红高粱》的摄影师,对电影节评委们来说,这是个颇重的砝码,加上影片题材讨巧,或许《孔雀》能将好运延续到最后。本报记者马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