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人语:人物传记的精品之作
85分
作为我国文坛著名“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赵树理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并且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比如代表作《李有才板话》,比如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的
《小二黑结婚》和《田寡妇看瓜》,等等。
就央视这几年所播的人物传记片来看,主要还是革命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方面的居多,文学(化)人物方面的相对较少。在我看来,英雄(先进)人物有着更多的共性,如舍己为人,大义凛然,无私奉献,而文学(化)人物则更多的是个性展示———不同人物,差异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化)人物传记的拍摄和塑造,难度似乎要更大一些。
电视剧《赵树理》是严格依据史实进行创作的,许多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剧中都有恰如其分的描述。比如,“1929年,由于特务告密,赵树理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押往太原受审。狱中,他坚守党的机密与反动军警周旋,并且一直坚持写作(杂文《读书,做人,革命》就是在狱中写成的)。终于,在坐了14个月牢后,反动派无奈释放了赵树理。”这段不同寻常的坎坷经历,在剧中就有浓墨重彩的情景重现。
当然,也有一些资料介绍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生平,剧中或者没有提及,或者与史实有异。比如,“赵树理出狱后,客串过电影里的群众演员,更一度在满洲坟与乞丐为伍。终因食不果腹,贫病交加,在一个冷风刺骨的夜晚,他纵身跳进了文瀛湖,当自杀不成被救后他悲痛欲绝”。而在剧中,虽然也提到了赵树理出狱后生活窘困潦倒的一面,但却换成了靠写稿以及给人做零活、抄写讲义等勉强度日。至于赵树理与乞丐为伍以及后来跳湖自杀被救后悲痛欲绝一幕则始终未能提及。这多少令人感到有点遗憾。
几乎拿尽国内影视剧所有大奖的李雪健,无疑是《赵》剧的最大亮点。就其表现来看,我甚至以为他就是“赵树理”的不二人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沧桑”脸庞,和黄土地上贫苦出身的赵树理很是契合;而那几乎不露表演痕迹的“神似”更是让人惊叹!事实上,沉稳、内敛而又极具内在情感爆发力和角色的感染力,一直是李雪健表演的“招牌特色”。从当年水泊梁山的当家人“宋江”,到鞠躬尽瘁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再到这次情系百姓的著名作家“赵树理”,无一不是这种表演特色的彰显和传承。(徐文辉)
李雪健表演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