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倡导极简主义的“清水混凝土诗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22:54  金羊网-新快报

  

倡导极简主义的“清水混凝土诗人”

  ■杨慧丹

  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在给安藤忠雄颁奖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他在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上把现代主义和日本美学传统结合。他正在恢复住宅与自然之间统一性的使命。他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用光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微观世界。”

  每一个建筑师都梦想某一天能获得普利兹克奖。安藤忠雄则是日本仅有的几位获奖者之一。后来媒体采访他的获奖感受,他说:“我不想提起,我活在当下。”能把全副精神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是无数困顿挫折后领悟的境界。《建筑家安藤忠雄》正是他回顾四十多年建筑生涯的自传,也是以耄耋之年面对中国读者的感悟之作。

  安藤忠雄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世人难以想像他从一个职业拳击手到一个建筑大师之间跳跃式的转换。二十岁时他即环游日本并于数年后赴欧洲游学,此后不断行走在东西两大文化里,不但领悟了日本庭院寺宇的空白之美,也感受到西方现代建筑的人文责任。他的职业生涯从一开始就引发极大的争议,“裸露丑陋”的“水泥箱子”不断地挑战人们惯有的建筑观念。从开始于大阪的处女作,他的建筑项目一直延伸到东京、曼哈顿、欧洲各地,每一个项目都是他坚持原则的记录,每一个工程都是他在精神层面的思考。随着时间推移,他因坚持着这种探索而被冠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建筑观念,是对安藤职业生涯的最好阐述。这种极简主义建筑观与日本战后重建以及禅宗的美学传统密切相关。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借鉴和模拟西方城市规划和建设,但日本狭长的国土和匮乏的资源无法比拟欧美,人口极速膨胀也引发诸多连锁问题,照搬西方套路遇到了瓶颈。不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和城市文脉之间难以建立联系,身份特征和地域个性也被活生生淹没。对单一模式的批判态度,体现在安藤忠雄、长谷川逸子、伊东丰雄、矶崎新等人的建筑实践上,这些探索是日本建筑师在有限的资源下对创造力的最大挖掘,试图在功能上创造适应当代日本的地域特征,也是尝试建立现代人与自然的新关系。

  安藤忠雄仍然延用西方现代建筑的功能模式,而这种延续与日本的灵魂——禅的精神结合起来。这种文化提倡节约、简朴、谦逊、不铺张浪费,虽物资匮乏但心灵充裕。外界认为禅宗近乎苛刻,但实际上禅宗并不把极度节约和唯心主义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当作清心寡欲的手段,最终是开悟。安藤忠雄的建筑便是这种文化内质的极致发挥:质朴的材料、单纯的几何结构——不过分依赖物质而在居住和生活上达到精神的满足——他的建筑词汇苛刻地限制在极少的如混泥土、玻璃板、木材等几种材料中;所有建筑表面只经过清水模处理,毫无装饰,很多项目以近乎成本的低造价完成;建前也充分考虑了最大限度降低在日后维护和使用上的持续投入。同时这种建筑观关注东方独特的环境心理,并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的非整体性构造上,自然光线因此进入室内,随着一天或四季的变迁而光影流连;随着居住人的行动实现移步换景——这是东方传统的造园手法。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语所说:“他在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上把现代主义和日本美学传统结合。他正在恢复住宅与自然之间统一性的使命。他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用光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微观世界。”

  “生活在这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不断叩问居住的意义。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震后的废墟里,安藤主持的35幢建筑仍旧安然无恙。在这个案例里,我们获得了最佳的解答之一,建筑仍是人类的庇护所。无论小型住宅还是大型公共建筑,安藤忠雄或者说日本当代建筑的探索对当前中国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光与影”是安藤置身建筑四十余年的人生观,要追求“光”,首先要正视当下叫做“影”的艰难现实。凝望着光明,然后奋力朝它奔去,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这便是安藤忠雄“活在当下”的含义。或许通过这个言辞恳切、内心坚韧的老人的自述,我们更能领会人生的智慧,也体会到日本不容忽视的创新力量。

  《建筑家安藤忠雄》

  作者:[日]安藤忠雄

  译者:龙国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