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夫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歌剧作品”之一,是普契尼1904年所作,原来是一部二幕歌剧,首演三个月后,普契尼又将"蝴蝶夫人"改为三幕歌剧。目前,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二幕,第二幕为二场。这部歌剧作品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并于当年2月17日首演于于意大利米兰的拉.斯卡拉歌剧院。从此,这部歌剧便风靡世界各地,成为普契尼最成功,最受人们喜爱的歌剧作品。今年5月份,北京上海两地同时上演该剧目,一方面是为
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而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该剧目经久不衰的巨大艺术魅力。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运用了高超的音乐写作技巧,使音乐形象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都非常细腻,在旋律、和声和管弦乐陪器手法等方面都别具一格,特别是他在歌剧音乐中引用了日本民谣《樱花》、《江日本桥》和《越后狮子》的音调,以及以美国国歌《星条旗》来代表男主人公平克顿的形象等。在这里音乐不仅是一般的情节描绘,更深刻的是刻画人物内心的感情及其细致的变化过程。
《蝴蝶夫人》是一部爱情悲剧作品。故事发生在1900年左右的日本长崎市,一个美丽的日本姑娘巧巧桑(“巧巧”是日语“蝴蝶”的音译,“桑”是“尊敬”的音译。)为了爱情背弃日本的宗教信仰,脱离家庭关系,嫁给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婚后不久,平克顿回国,一去三年杳无音讯。女仆表示怀疑,认为平克顿不会回来了。在此期间,蝴蝶夫人拒绝了许多追求者,其中包括贵族公子山岛亲王,她深信丈夫终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旁。但不幸终于发生了。一天,平克顿回来了,但是却带着回国后娶的美国妻子凯蒂。他们回到了蝴蝶夫人的家,并要带走他和蝴蝶夫人所生的儿子,蝴蝶夫人万分悲痛,最后用父亲留给她的宝剑自刎了。
在这次演出中,克里斯蒂安·约翰逊与中国著名女高音柳红菱将为我们演唱其中著名的“爱情二重唱”。
柳红菱还将为我们演唱其中《晴朗的一天》,《晴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为著名咏叹调。这一咏叹调是在整部作品的第二幕。痴情的蝴蝶夫人日夜思念着丈夫,幻想着他归来时的幸福情景,她面向大海,唱出这一段咏叹调。作曲家在其中运用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互相对比、相互结合的手法,深刻地揭示出蝴蝶夫人内心的炽热感情和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迫切心情。尤其是在表现东方妇女内在、羞涩的心理,刻画极为深刻而形象化。对于克里斯蒂安·约翰逊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演出这部作品,因此对于其中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人物形象的处理将会更加精彩,更加能够完美地体现出原作的迷人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