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纷繁的霓虹灯,震耳欲聋的广告音乐,每一个街口黑压压地挤满了等待绿灯穿过人行道的青年人。一拨又一拨人流交汇的时候,就像海水撞击在一起,
10月31日晚,东京,涩谷。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前夜。记者按图索骥,从涩谷轨道交通的出口走上地面,扑面而来的是热烈的东京时尚气息。装扮怪异的青年人或夸张地扭动着躯体,或高声说笑着,青年男女们脸上、身上和手指上的饰物闪闪发亮。不少女青年都
有着一张美容院烤出来的棕色面容,画着一对浓浓的眼圈,酷似一个个放大和缩小的滨崎步。
这就是东京电影节的主办场所吗?如果不是预先知道电影节的标识,很难从嘈杂纷乱的涩谷发现电影节的踪迹。好在走向电影节主会场所在地文化村的路上,街道两边的的灯柱上,开始出现张挂着的电影节彩旗。
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伊始就选择在了涩谷,因为这里有文化村,也因为这里集中着日本多家著名的艺术影院。
11月1日上午。在电影节的接待处门前,记者排起了长队。10点一到,记者们蜂拥而入,争先恐后地争夺当天的影片放映时刻一览表。记者光有记者证还不能畅通无阻,还必须另外排队领取每天颜色不同的当天入场标识和电影票。文化村电影院外到处都可以看到排着长长短短的队伍,与明星见面要排队,买电影票要排队,领取材料也要排队。
上届东京电影节还有斯皮尔伯格、汤姆·克鲁斯等大牌充门面,本届干脆付诸阙如。排在嘉宾名单第一位的是中国香港演员周润发,电影节的明星阵容可想而知。
由于缺少巨星,在嘉宾走上红地毯的一个小时里,日本演员受到最为热烈的欢迎。
日本影迷对于本国电影总是保有相当的关注和热情。中日合作拍摄的电影日渐增多,在这些合拍片的电影海报和宣传资料中,参演的日本演员总是被放在显著的位置。在《天地英雄》的宣传海报上,中井贵一俨然成了第一主角。徐静蕾主演的电影《最初的爱和最后的爱》,演对手戏的日本男演员渡部笃郎的形象也十分突出。
开幕式电影《宛如阿修罗》的主创人员是所有嘉宾中最为风光的一组,5位女演员八千草熏、大竹忍、黑木瞳、深津绘里、深田恭子身穿漂亮的和服款款而行。由于《宛如阿修罗》是东京电影节11年来第一次由本国电影作为揭幕影片,媒体予以充分的关注和期望。《宛如阿修罗》改编自1979年的一部风靡一时的同名电视剧。“阿修罗”在佛教中意为“恶神”。《宛如阿修罗》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一个父亲在晚年时被他的四个女儿发现他不但有情人,还有私生子,四姐妹一时群情激愤,要去讨个说法。但是同时她们也都有各自的问题,或有婚外恋,或不懂得恋爱,或者和拳击手同居……《每日新闻》旗下杂志《每日夫人》刊登的评论文章认为影片虽然反映的是昭和时代的故事,但却向当代拉响了警钟。
让主办者感到些许尴尬的是,在开幕式主会场外面的街道上,一群失业的电影人张贴横幅抗议,并向行人分发传单,用扩音喇叭高声抗议东映公司以公司即将倒闭的借口解雇员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开幕式上放映的《宛如阿修罗》正是东映公司的新作。
《天地英雄》被作为开幕式夜间特别放映影片。在到场的嘉宾中,《天地英雄》的主创人员何平、姜文、赵薇、中井贵一却被安排走在最后一组。容光焕发的中井贵一在西装的上插袋里精心露出了一角深红色的手帕。着一身白色衣裙的赵薇在被主持人介绍的时候,亮出了自己的英文名字“维姬·赵”。
在所有嘉宾中,最后走上红地毯的,是在四位男性评委簇拥之中的评审团主席巩俐。发髻高高挽起在脑后,身穿红色长礼服的巩俐十分醒目。
下午3点,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在文化村的樱花厅开幕。
在男女主持人做冗长和乏味的介绍时,坐在记者后面一排的姜文与正襟危坐的其他嘉宾显然不同,他颇不耐烦地不断调整姿势,不时转动身体,交叉双腿,或把头俯下。
巩俐以评审团主席的身份用中文发表了即席讲话,“一部电影能够打动人心就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巩俐的这番话已经为本届电影节的得奖影片定了基调。最后,巩俐用日文和英文“感谢大家”结尾,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大凡在电影节上,要从众多同时放映的电影中,挑选平时难得一看又值得一看的电影是一件颇为犯难的事情。但是记者在电影节的前三天,看了多场参赛电影之后,发现这个难题已经不复存在了。接二连三的失望,使得你有足够的理由对电影节的宣传和参赛影片的质量表示怀疑。组委会竭力推荐的英国人尼杰尔·科尔导演的《日历女孩》是参赛电影中观众笑声最多的一部,但笑声掩盖不住这是一部平庸之作。菅原浩志的《光之河流》是参赛的日本电影,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日本传统故事片样式,但导演卖力地将各种积极的主题塞进一个故事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夸张,剧情进行到萤火虫漫天飞舞的高潮时,小泽征尔的公子小泽征悦扮演的男主角笨拙的表演让人哑然失笑。真不希望这部参赛影片代表的是日本当下电影的水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日本电影大大地退步了。
尽管如此,日本观众的表现足以让电影导演倍感欣慰和温暖。日本观众礼貌而且友善,在每一部影片放映完毕,整个电影院里依然静悄悄的,要到长长的片尾字幕缓缓地全部放完,电影院的灯光亮起之后,观众集体鼓掌,然后才走出电影院。
曾几何时,排名在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之后的东京电影节名重一时,但是,时光荏苒,没有亮点和准确定位的东京电影节更像是一个十分平民化的亚洲电影节,毫无让人激动和欣喜之处。东京电影节标榜会选择最新最热的电影,选择日本观众平时少见的亚洲电影,但是,此次电影节参赛和参展的电影中,有不少还是去年的产品。如果不是在东京,这样的电影节充其量只是一个小而普通的地方性电影节。
对于已经形同鸡肋的国际A级电影节,日本本国的主流媒体和以往一样继续保持漠视的姿态。《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朝日新闻》素有日本“四大新闻”之称,翻阅11月2日出版的这4家报纸,《读卖新闻》只在社会版上有一篇300字左右的豆腐干文章和一张《宛如阿修罗》的演员在红地毯上的照片,《每日新闻》在介绍《宛如阿修罗》首映的时候方才提及东京电影节,另外两大媒体则干脆没有报道。
东京电影节与商业电影无缘,在涩谷的中心地段,高楼上醒目的并不是东京电影节的招贴,而是汤姆·克鲁斯和日本演员小雪主演的最新电影《最后的武士》大幅剧照。11月4日,基诺·里维斯为他的新片《黑客帝国3》来到东京做宣传,更是抢尽了东京电影节的风头。
在新宿要津一家电影院的海报上,北野武的《座头市》和昆廷·塔伦迪诺的《杀死比尔》赫然并置。这并不是两位著名导演执导的热门影片出现在东京电影节的海报,而是院线的招贴。东京电影节缺席的不仅仅是好莱坞,还有日本本国的著名导演。所以这并不是电影界一次完整的聚会。
生存于夹缝中的东京电影节也与边缘和前卫无缘。前有10月16日刚刚结束的2003年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有北野武发起的新作家主义国际电影节。新作家主义国际电影节今年已经是第4届了,它将紧接着东京电影节从11月22日至30日举行,有意识地和东京电影节错开,又显出分庭抗礼之势。“新作家主义国际电影节”的策划人市山尚三、林家耐子就是从东京电影节跳槽过去的。
而电影节闭幕式影片选择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并不出人意料,这只能表明东京电影节在抗衡和依附于西方电影之间始终摇摆不定。
盛装掩盖不住空洞和贫乏,流于平庸的东京电影节在温暖的秋天中寂寞着。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