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受良,江湖人称“小黑”。因为不怕死,他成了演艺圈的一个活传奇。如今传奇死了,人们才惊悟他其实也不过是个人,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悔、有追求也有失败的平凡人。
闯江湖
柯受良195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两岁的时候随全家到台湾定居。13岁时,柯受良从中学辍学,从此捕鱼养家。捕了三年鱼后,他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扔下鱼网踏上火车,独自一人到台北闯天下。一年后他考取了电影明星学校。虽说毕业后,柯受良一直只跟武师、特技员这样的活有缘,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一代“飞人”将从此诞生。
1982年,柯受良参与了香港电影《最佳拍档》的特技演出。该片让他在圈内一举成名,“柯大胆”的外号不胫而走。两年后,他担任了成龙电影《快餐车》的特技指导,在飞车特技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奠定。1985年对柯受良来说,是意义非同寻常的一年,他的首部个人电影连续剧《飞越万缕情》在台湾上映,人们第一次熟悉了柯受良那张黝黑憨厚的脸,而他也终于完成了从一个特技人到演艺圈明星的转变。此后,他拍电影、做导演、出唱片,成了演艺圈里最活跃的全能艺人。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上图:去年9月30日,柯受良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进行试车,准备于10月1日飞越布达拉宫广场 上图:去年5月14日晚,柯受良与曾志伟等在沈阳为国足壮行Photocome供图 上图:今年7月23日,柯受良与姜昆在北京为“三亚旅游推介会”助兴上图:柯受良夫妇祝贺爱子柯有谦(中)获赛车冠军 战极限
成名后,柯受良开始不满足于在电影和电视里演特技,他把舞台放在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1987年,柯受良驾着摩托车飞越了台湾的桃源海湖峡谷,从此便一“飞”不可收拾。1992年,为给中国体育基金会酬款,他飞越了著名的万里长城,摩托车凌空飞越38米跨越长城金山岭段,这一纪录被永远地记载于册。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他又驾驶跑车成功飞越了“天堑”黄河的壶口瀑布,飞越距离55米,此举让他赢得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美誉。1999年,柯受良在新加坡体育馆飞越42米,为的是给新加坡仁善医院酬款。去年10月1日,柯受良作了人生的最后一次飞越。他在四万多群众的见证下飞越了西藏布达拉宫,虽然飞越距离只有40米,但却是在3000多米海拔的西藏,因此格外不易。
斗病魔
除了地心引力,柯受良生前的最大敌人还有癌细胞。1999年11月初,正值事业巅峰期的柯受良突然发现自己左边颈部有一粒如一元硬币大小的核状肉块突起,立刻向医生求诊。事后他向外界公开承认自己患的是早期淋巴癌,但情况并不严重。尽管如此,一年内开三次刀,还是让柯受良元气大伤,他一下瘦了4公斤,心情也一度起伏不定。
与病魔的艰难斗争让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他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不正常生活,学会珍惜自己的健康。然而他对“飞车”的热爱却并未因此改变。2002年,柯受良成功飞越布达拉宫,以此举向世人证明了他大劫过后依然“壮心不已”。
重情义
“施者有福。给予别人快乐,让自己存一颗包容的心。”柯受良曾经这么说过,他也这么做了。四次飞越,他拿钱建了四所希望小学。在圈内,柯受良的重情重义也是人尽皆知的,刘德华、曾志伟、唐季礼等都是他的铁哥们,新人们也都尊称他为“小黑哥”。
人无完人,柯受良也有过犯错的时候。他一度浪荡不羁,虽然太太宋丽华是个大美人,但他却经常用一些绯闻来令她伤心。贤良温顺的宋丽华一直以宽容的心对待他,终于换得“小黑”在人近中年的时候“浪子回头”。三年前的那场病更让两人患难见真情,信佛的宋丽华天天为柯受良念经祈祷,让“小黑”感动至深。更让柯受良觉得幸福的是,他和宋丽华的三个儿子都很懂事能干,其中小儿子柯有谦跟老爸一样也爱赛车,上个月底他刚刚在全国卡丁车锦标赛上获得了少年组的冠军。在颁奖时柯有谦被问到是否最崇拜世界知名赛车手舒马克,他回答:“不,是我爸爸!”听到这话,“小黑”说:“有子万事足!”
不留憾
柯受良这一生虽然不长,却从没闲着。就在今年,他还作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计划———举行全国巡回“特技演唱会”。圈中好友众多的柯受良曾甜蜜地设想演唱会的情景:由他来演特技,他的明星朋友们则“每人唱一首歌,把演唱会填得满满的”。但如今这个计划已再也无法实现了。此外,在四天前柯受良于名模谢东娜售书会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上,他向记者透露,他的自传正在紧张筹备,书中将收录很多精彩照片,以及自己为何拍电影、为何明知危险还要选择飞车等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如果这本书是“未完篇”,那将是“小黑”留下的又一个遗憾。
尽管如此,也不能断定在魂飞天际的那一刻,柯受良的心里留有遗憾。“我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不定性,喜欢挑战生命。我对人生一直都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没有文化、学历,从小生活在乡下,靠吃苦打拼出来,在32年的电影生涯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似乎有预感似的,大病后的柯受良在一次采访时给自己的人生作了一个这样的总结。在那次采访的最后,他一语成谶似地微笑道:“我觉得我这一生已经足够了。”(本报记者 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