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八年》一书作者邓伟
谁都知道邓伟是摄影家,专拍世界名人,从总统里根到国务卿基辛格,从科学家杨振宁到建筑设计师贝聿铭,都在其镜头中活灵活现。让人想不到的是肖像摄影艺术家,也有作家的天赋,他的新作《八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共分上、中、下3部,洋洋70万言。
1月7日,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出席这本新书发布会的人士,可谓风云际会。先是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致辞,后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道贺,再有刘海粟夫人邹佩珠女士讲话,词作家乔羽、小说家刘恒等也都在座。最感人的场面,出现在邓伟眼角湿润,起身向师母———刘海粟夫人邹佩珠女士鞠躬,并请她上台讲话时。邹女士说:“邓伟这孩子有股拧劲儿。今天,我看见刘海粟的一颗种子发芽、开花了,花朵灿烂。我带一束花来,是表达一种心情”。
张艺谋因拍片没能前来,可他已为《八年》这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愿望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缺少愿望,缺的是实现它的意志和力量。我会永远记着雪山上那个顶风冒雪、艰难行走的身影,那个孤独的、执著的、小小的身影。这就是我的老同学、我的好兄弟邓伟,童心、痴迷、真诚不变的邓伟。”
书籍首发式的主角邓伟却不愿多说,他说:“在座的老人多,我们不能把时间拖得太长。”为人着想———是邓伟成功性格的一面。他之所以在拍摄了电影《青春祭》后,就与当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张艺谋等告别,去拍摄人物肖像,并一发不可收,盖因他在通过拍摄中国文化人物来抢救“文革”毁坏殆尽的文化时,感到了“人的可爱”。摄影大师吴印咸的话———“最难拍的是人,最可爱的是人”,深深印在他的心里。
邓伟说:“中国文化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在漂泊海外、身无分文、四处碰壁、百般无奈时,我为什么能够坚持呢?是中国文化精神在支撑着我。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我成功了,他们却故去了,再无法让他们看我拍的照片。当我最艰难的时候,父亲先去了,母亲曾在病中对家里人说,实在不行,变卖了家产也要支持邓伟拍摄。真的,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
父母给了邓伟怎样的影响呢?父母给了他最珍贵的遗产——“尊敬所有的人”。邓伟回忆:“我的父母和天下的父母一样,没更多地要求我做什么。但我见过他们怎样对待人。那时,有临时工往院子里送白菜,不是给我们家送。因天冷,爸爸、妈妈给他们煮馄饨吃。邮递员来了,也做热汤面款待。爸爸接到信,总是先洗手,再开封展读。对社会、对知识、对人的尊重,是做人的根本。爸爸让我尊重所有的人。”
生活中有两种人:有人觉得生活欠他的,有人觉得他欠生活的。邓伟属于后者。他说“我争取到的、没争取到的,都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我都要感谢。戈尔巴乔夫一直没有接受我的拍摄,但有一天我在唐宁街10号门前看到他,他摇下车窗,对我招手致意,这也是一种美好记忆。还有霍金也婉辞拍摄,但我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后门碰上他坐着轮椅,我没带相机,就向他请求,要代替护士推他进去。霍金用手按一下轮椅上的电钮,表示同意了。就这样,我推着我尊敬的科学巨人,推了几分钟。”
什么是邓伟遇到的最容易或最难的事?他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成功不是便宜货。”本报记者 彭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