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销员之死》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推销员之死》剧照 说到英若诚对中外戏剧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就不能不提到1983年在北京人艺上演的《推销员之死》,该剧是“文革”后第一个在中国上演的外国戏剧,它的上演极大地推动了中美文化关系的建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英若诚的汗马功劳。
20岁时第一次拜读
《推销员之死》
早在1949年,英若诚就已经在清华大学阅读了《推销员之死》,那一年,英若诚最后一次去图书馆借书时,管理员告诉他来了一批新书,有不少新剧本。在这些戏剧新作中,英若诚一下子就被当时初露头角的作者阿瑟·米勒吸引住了,尤其是他的获奖剧本《推销员之死》深深地打动了英若诚。他感觉这部戏剧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有创新精神,而剧中人物威利·洛曼更是在英若诚的想象中活起来了,好像是他的一个老朋友。虽然当时英若诚只有20岁,而威利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英若诚感到他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每一步行动和每一项决定。但是,尽管英若诚当时是清华大学骆驼剧社的成员,他却没有奢望过能够扮演威利。对于他们这些外文系的学生而言,这辈子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还没有确定,更不用说去幻想永远在舞台上演出了。
就在那一年,《推销员之死》获得了“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家最佳剧本奖,成为轰动世界的剧作,不能扮演威利的遗憾也留在了英若诚的心中。
米勒一定要英若诚
扮演威利
时隔29年,中国再次向西方敞开了大门,英若诚已经在北京人艺有了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是人民最喜爱的演员之一。1978年,他与当时的北京人艺院长曹禺会见了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曹禺当时就建议在中国上演米勒的作品。
1982年,英若诚被美国密苏里大学请去教学,并当导演排戏,又与阿瑟·米勒见面。这一次,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文中教授向英若诚提出建议,请阿瑟·米勒来中国,执导一出中文版的他创作的戏剧。于是,英若诚便大胆向米勒提出了他的建议,选择他创作中影响最大、最深的作品在中国上演。由于一些原因,英若诚并没有直接道出《推销员之死》的名字,但米勒却心知肚明,当即对英若诚的建议表示同意,并提出一定要由英若诚扮演剧中主要人物威利·洛曼。
米勒对英若诚解释道,他一是看上了英若诚高超的演技,另一方面则是看中了他的翻译才华。因为如果到中国来演出,米勒将面对的是不会英文的中国演员,交流起来会困难重重。而素有“英大学问”之称的英若诚,一直在用他流利的外语和深厚的戏剧修养进行着中外戏剧交流,这一次他又责无旁贷地成了剧组的翻译。
在给剧组做翻译之前,英若诚首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翻译剧本的任务。英若诚的翻译水平在中国戏剧界一直享有盛名,他不是单纯地翻译语言,而是根据戏剧的特点和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翻译剧本,因此他翻译的剧本总是“形神兼备”。
英若诚说:“《推销员之死》的语言特征十分鲜明,它不是上层社会所特有的那种咬文嚼字的语言,威利与比弗之间的对话尤其如此。我极力回忆四十年代末的情形,当时有一些美国教师在清华大学任教。因此我尽力寻找既能表辞达意又不失原著语言风格的、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
东西方齐声抵制
“推销员”
但这时,各种声音却给英若诚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很多中国人认为这是在粉饰资本主义生活。英若诚曾经谈道:“从正统的中国立场出发,这实际上是在极端美化美国式的生活。穷人应该潦倒不堪,处于社会最底层,但威利却还拥有一台冰箱。当他回到家里,他妻子会说:‘去楼下取点奶酪’。我们因此受到某些同事的不公开的指责:‘你们最好小心为妙,不要将房子弄得富丽堂皇的’。”
而某些外国记者认为英若诚选中这个剧本是别有用心,并质问道:“在米勒的所有剧本中,为何选中这一部?难道是因为中国政府意欲暴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来面目,想表现那是一台残酷的绞肉机?”甚至还有外国记者预测,中国观众不会接受这个美国戏剧,他们将提前退场,赶公共汽车回家。
就连米勒本人也对中国观众的接受程度感到过怀疑,他没有把握中国人是否能理解剧中威利希望儿子功成名就的愿望。但是英若诚非常有自信地说,“从一开始,我就认为这部戏剧将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我在着手翻译剧本之前就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中国观众将带着同情与认同之感观看这部话剧,他们自己可能正如威利·洛曼一样显得荒唐可笑。但当时没有人会产生这种感觉,而是认为自己被误导,是傻瓜,容易上当受骗。”
面对来自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压力,英若诚始终没有退缩,他坚信中国观众一定会理解《推销员之死》。
演完最后一幕时,
全场一片寂静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1983年5月,《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和观众见面了。演出进行得很顺利,可是演出结束时,台上的演员们却发现他们没有立刻得到观众们的掌声。根据当时出演《推销员之死》的老艺术家朱琳回忆,在演完最后一幕时,全场一片寂静,观众们好像还不知道演出已经结束了。
沉默持续了一段时间,正当演员们不知所措时,掌声忽然响起,紧接着观众席中爆发出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持续时间长达两分多钟。英若诚曾经回忆道:“一下子,好像憋了一晚上的观众忽然都醒过来了,掌声越来越大,夹杂着观众的喊声,像是暴风雨般地把我们淹没了。观众不是向剧院外走,而是涌向舞台台口,鼓着掌、喊着向作者和演员们致意。”
从《推销员之死》开始,中国观众在更深层次上洞察了美国的生活和艺术,美国人也通过报道此次演出的电视节目,初步了解了中国的戏剧世界。
1992年,英若诚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扮演了威利·洛曼,那年他63岁,和剧本里的威利·洛曼恰好同岁。
“我想那是我的告别演出。”英若诚微笑着说道。他认为,对于老年演员而言,这一角色对身体条件方面的要求过于苛刻了,但他的这一次演出和1983年一样,成为北京人艺历史上永远不能忽略的话剧作品。信报记者王菲
《推销员之死》
20世纪最感人的戏剧剧本
阿瑟·米勒是近代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风格与易卜生的写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他以戏剧《我的诸子》而一举成名,但他最成功的作品当属《推销员之死》,该剧于1949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并被认为是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本。
《推销员之死》讲述的是小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深受打击,两个儿子一事无成,也使他十分懊恼,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他不得已而在深夜驾车出外撞车身亡。剧中威利期盼自己和儿子出人头地的欲望、迫不得已而自杀以此换取保险费等深刻描写都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20世纪最感人的戏剧剧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