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
即使人类的科学探测器登陆火星,也还是有人迷信一只石猴能赐福于己。媒体报道了春节文化的一个怪现象,三万人冒着刺骨寒风排着队在白云观摸石猴,虔诚地站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得到一次与石猴亲密接触的机会,其中有不少人是从外地乘车赶来,一路颠簸。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世纪坛举办的意大利古代文物展览却门可罗雀,长假中的一个下午,
两个偌大的展厅里,稀稀拉拉地散布着参观者,数了数也就二三十人。展览的艺术品质很高,公元前七八世纪的青铜器制作精巧,雪花石的人物雕像也凹凸有致,比古罗马时代更早的头盔、宝剑依然锃光发亮,实物旁简洁的说明文使人增长知识,而要把所有这些文物看完,至少也需要两个多小时。
有人用两个多小时等待摸石猴,盲目迷信;有人用同样的时间来看展览,丰富智慧。然而每一千个摸石猴的人,对应着一个看展览的人,这种数字上巨大的不平衡,造成我内心的严重失衡,一种隐忧夹杂着隐痛向我袭来,我知道这种太不相称的对比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启蒙、知识启蒙和科学启蒙的社会工作还任重道远。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农民,我于是扪心自问:如果让每一位国民自己选择春节的文化活动的话,到底会有多少人选择摸石猴?又会有多少人选择看展览?显然,自问自答的答案,再一次使我不寒而栗,那将是同样向着科学、文明相反方向倾斜的比例。
摸石猴、看展览都是春节文化的内容,甚至也都该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哪一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不是对大众开放的呢?但是,我们这些忝列文化人之列的人,又为传扬文化的主旨和精神以及行为范式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呢?谁能挺着胸脯说摸石猴是先进文化?谁又能站出来对排队摸石猴的人说散了吧,去看展览吧?如果总是没有人发现或重视摸石猴与看展览的人数反差,并且痛心疾首地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我们又有何面目称自己是生长在文明古国、以文化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