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犀角雕布袋和尚像(博物一览)(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6:1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京南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犀角雕布袋和尚像局部
  犀角是我国古代雕刻作品中常用的名贵材质,在先秦时代被称为“兕”。其皮厚而韧,能抵挡刀箭的攻击,所以在铁甲未出现之前,成为军士身上必备的防御武器。

  犀牛角和鹿角、牛角不同,并非长在头上,而是从鼻骨上生出,由皮肤的角质化纤维形成,内含角质及酪核酸、碳酸钙等成分,呈黑褐色或黑红色。因此,不仅外形上浑厚苍深、古香古色,而且内服后,对人体有凉血、解毒的作用。所以古人还一直把它作为珍贵的药材,用来治疗热病、惊狂谵忘、吐血衄血等病症。

  犀角本产于域外的东非和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南方等地也产,但产量不多,历来被视为珍贵之物。《韩诗外传》记载姜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战国策·楚策》称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可见,在先秦时期,由于犀角极为罕见,大多是作为进贡王室的职方贡物,民间较少见到。犀角大量使用还是在明代以后,由于手工艺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繁荣,来自海外殊方异域的各种珍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犀角在一些富商大贾的家中也时有所见,民间的能工巧匠们更是常用它雕刻成各种各样的仿青铜造型的酒杯(如爵、觥、觚等)。犀角被大量用于制造酒杯,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时人们希望在饮酒的同时,得到溶于酒中的犀角的药性。明代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犀》中提到:“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入药惟犀角者为佳”。

  故宫收藏的犀角作品中,有不少雕刻细腻的精品佳作,其中以仿杯、爵等古代青铜器制成的酒器居多,而这件明末清初的犀角雕布袋和尚像则是一件以传说人物为题材的文玩作品。

  布袋和尚像高7.9厘米。此作品采用圆雕技法雕成,布袋和尚咧嘴阔鼻,满脸笑容,耳垂肥厚,垂于肩头;身躯矮胖,腆腹跣足,仰首依袋而坐。在其前后还有4个小童,有的给他抻衣,有的爬于他的肩头为其掏耳挠痒。底凹处填有木片以保护其微薄的边角。相传布袋和尚为五代时僧,名契此。住奉化岳林寺,形貌猥琐,出语无状。常以杖荷一布袋,尽实供身之具,言人祸福往往灵验,后梁末帝贞明中卒。宋徽宗崇宁中赐号定应大师。我国民间信众认为布袋和尚为弥勒转世。

  此作品色如蒸栗,上深下浅,人物刻画精湛传神,可以想见当时的匠师,操鬼斧神工之技,运刀如神,把布袋和尚的憨态可掬、侍候小童的活泼可爱,雕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2月09日 第七版)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