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品艺小语(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牧童嬉春(水印木刻)
  林智信作

  浓烈的乡音刻痕

  林智信先生以其卓越的版画艺术享誉东方与西方。一讲到东、西认同,有人便以为那一定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其实不尽然。林先生的版画不但是地道的东方艺术,而且是纯粹的中国艺术,就其采用的素材而论,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台湾艺术。举一地之特色艺术而赢得亚欧黄、白人群的共同褒奖,所仰仗者,恐怕只能是艺术魅力的光芒四射。

  现代版画种类繁多,林先生坚持创作的主要是中国的木刻版画。他从木刻黑白小品版画开始,继而创作多块版套色版画,进而在木刻水印的基础上加上手绘,走过了一条开掘、继承、丰富、发展木刻版画的艺术之路。随着这一过程的坚实铺垫,他登上了版画艺术之巅。能够代表他的最高艺术成就者,是高1米,宽136米的《迎马祖》长卷。画幅虽然巨大,内容却无雷同,构图极尽变化,疏密安排考究,刀路线条遒劲,彩绘气韵生动,是一幅难度极大而艺术精妙的力作。

  林先生的版画艺术形式固然令人赏心悦目,而更能震撼人心者,是他所用的素材。数十年来,他艰辛地掌握乡土,热烈地拥抱乡情,精心地刻画乡音,几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台湾风俗民情的方方面面,被专家、学者誉为“宛如保留了一页忠实的台湾农村变迁史”。随着现代都市的激增与扩展,古朴、静谧、祥和的乡村逐渐缩小并远离,能从林先生的版画作品中感受它们,能不亲切么。

  (根石)

  志在新奇无定则

  ——陈兴润的书法技艺

  浙江书法家陈兴润左右手各握一枝笔,同时书写,写毕之后,将纸倒反过来,背面成正面:“涛声依旧,万象更新”,纸面上形成的笔情墨韵,均有别于“正常”的书作。正是通过写法的有悖常规,陈兴润的书法别开生面。他的写法多种多样,有左右手竖写、倒写、反写、倒反写、左侧写、右侧写、左侧反写、右侧反写各8种笔法,并通过交替变化,使自己的书法形成双手48笔法、72变化的奇妙书风。

  无疑,书写难度大未必是艺术,而求新求奇在艺术创作中也蕴含极大的风险。可喜的是陈先生本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诚恳地告诉别人:“左书、反书古今有之,假使说中国书法是一株大树,这类书法则是新颖的别枝”,“这类书法不宜在初学者中提倡,否则学者是舍本逐末,沙滩筑楼。”

  行伍出身的陈兴润原是浙江省金华县人武部政委,利用业余时间大量临摹了历代大师的各体书法名作,10年前试用左手书写获得成功,进而练习双手书写,潜心研究,勤练不辍。兵无常势,出奇制胜,终于打出一片天地。

  笔者以为陈兴润先生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尤其对学书者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有矫正之功。因为学书者对书法问题中出现的矛盾难以处理好,往往顾此失彼:重结构则轻笔法,轻结构则重笔法;褒性灵则贬技艺,褒技艺则贬性灵;重碑则轻帖,重帖则轻碑。缺乏兼修并蓄的大家风度,因而能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的集大成者鲜矣!陈先生在书法上通过对书写方法的改革,在求新求异中借意外、偶然性效果,摆脱传统的程式,为学习书法者开启多样性的法门,值得赞赏。

  (玉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2月11日 第七版)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