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不惑美女虹影客串编剧(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2:07 京华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杨劲松来源: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虹影年华老去。Photocome 供图
小说《上海王》封面
  虹影小说《英国情人》的电影改编版权被荷兰著名制片人K·卡桑德买下后,这位42岁的女作家旋即成为影视圈焦点。以往与卡桑德合作的都是世界一流的电影人,甚至还有大师彼得·格林那威(《厨师、窃贼、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导演)。去年11月,虹影的小说《上海王》发行。昨天,该书的电视剧改编权由著名制片人刘文武获得,虹影接手该片编剧工作,并就影视改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初次做编剧批评冯小刚

  虽旅居伦敦多年,但虹影还是一口地道的重庆话。她介绍,《上海王》电影改编版权已交给中国首位电影学博士胡雪桦,胡导最近的电视剧是《紫玉金砂》,他对《上海王》的改编尊重原著,虹影并不打算干涉。但30集的同名电视剧,她却要亲力亲为,她说:“电视剧是大众娱乐,越是大众的,就越要认真。我觉得现在内地很多电视剧制作太草率了,特别是编剧环节。《上》片容量大,我会重塑上海滩的一批群像,《上》片是一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史诗。”

  首次任编剧,虹影坦言做了不少准备:“动笔前,我看了大量影视剧,包括去年很火的《手机》等,不过,我觉得特别没意思。如《手机》,冯小刚导演好像在真实生活中受了他妻子徐帆很多气,写出的故事很一般,缺乏灵气和幽默感,就是和他以往搞笑幽默的《甲方乙方》或深刻探讨的《一声叹息》相比,都逊色不少。其实《手机》完全可以拍得更贴近大众,更‘阳光’一点。我们的‘手机生活’难道就全部是婚外恋?我个人认为,影视剧创作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端正心态,表现那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接触卡桑德看好刘文武

  虹影认为,制片人是影视作品成败的关键。她说:“今年初,我在伦敦与卡桑德(《枕边书》制片人)见了面,他和我聊改编时非常细致。据邬君梅(《枕边书》主演)介绍,卡桑德拍每部戏时都会盯在拍摄现场,这并非制片人的‘必修课’,我觉得把作品交给他很放心。与刘文武结识之前,我们也是神交已久。因为我特别喜欢他担任制片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和《雍正王朝》。现在很多制片人就知道拉赞助,而不懂得去深入到作品创作的每个环节中,这很危险,也不成熟。”

  虹影透露,据《英国情人》改编的电影将于今年开机,演员与音乐都将在国内选定,卡桑德已不准备再启用邬君梅,为此虹影向他推荐了刘嘉玲和李嘉欣。而电视剧《上海王》的演员,她说心里还没谱:“能把女一号‘筱月桂’从少女演到中年的演员太少了,制片人刘文武和我商量,也可能会用新人,因为我们相信剧作的文学力量,可以支撑一位新人,况且新人实力也未必就差。”她还不忘比对批评,“比如《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的剧本就没弄好,结果周迅在那里面就像个傻子。”转型已两次曾经是诗人

  写电视剧算是虹影的第二次转型,她说自己从诗歌起步,对诗人的状态比较了解:“不仅在国内,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当代诗人们的处境相同,他们都很穷。国外大的出版社绝不出诗集,诗人只有自费才能出版诗集。我去菲律宾某大学讲学,事后受邀参加了一个诗会,令我非常感动,因为那情景让我回忆起20年前在国内写诗的时光:诗人们朴素、真诚、激情万丈。难道物质的发展就非要让神圣的诗歌消失?我不明白。”身为重庆人铁定写上海

  前不久,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曾在媒体公开表示:“虹影总是拿题材哗众取宠。改写《海上花》(指《上海王》),她又不是上海人,怎么可能了解上海人那个时代的生活?她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你们都中了她的圈套!”

  对这样的评论,虹影的回应也很尖锐:“我不奇怪,也就不叫虹影了。我不是头脑里满是奇思异想怪念头,还写什么小说?我的长篇《女子有行》,是写未来的上海。未来能写,过去为何写不得?难道写明末南京秦淮河,只有王教授来写不成?注意:还必须当过妓女才可写妓院,那王教授当过吗?”

  王彬彬的观点曾得到了上海学界知名人物的支持,虹影指出:“上海人老毛病又犯了!这些大人物就跟当年那些小市民没啥两样。上海文学界的特权是:一个上海作家可以写外地,大家都会根据作品判断究竟写得如何;一个外地人写上海,大教授们不用看,就能预先做判断:你怎么可以写上海?这是我们的文化,你不能来碰。况且,上海人写的上海,大多数不精彩。问题相同:贴得太近,缺乏审美距离。上海人写上海的东西特别多,编的书也特别多。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大都是一个漂亮的月份牌女郎,风花雪月,金枝玉叶。有一点狐媚,有一点风骚,小计算,小折腾,却留下长恨歌。让我斗胆问一句:这就是上海女人?”

  她说:“《上海王》的主人公,是个血性女子,敢征服男人的天下。这可能不是上海人自己构筑的自身形象,但这是我亲自采访和调查出的!我要给你们一个新的上海女人的形象。”《上海王》

  本书描写了乡下女孩筱月桂在清末至解放前一系列的传奇经历:她与洪门三代老大感情纠葛,在男人为主导的旧上海,逐渐获得权力、丧失情感,最终成为“上海王”。本书在描写情爱方面,追求一种惟美而狂烈的效果,用词很刁。虹影简介

  1962年生于重庆。著有长篇小说《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伦敦两地。跟一般女作家不同,虹影喜欢写权力斗争。

  她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三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出版,第4部长篇《孔雀的叫喊》英文版即将面世。

  全国108家媒体共同参与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中,虹影被提名“最富争议的作家”。有趣的是,“2002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中,虹影就是“最富争议的作家”的当选者。2001年,她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有“脂粉阵里的女英雄”之称,次年入选“《南方周末》年度‘争议’人物”。

  她的新作《英国情人》被《中华读书报》列入“2003年值得一读的纯文学图书”。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