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亚历克-鲍德温原名亚历山大-雷-鲍德温(Alexander Rae Baldwin),1958年4月3日生于美国纽约的长岛,在鲍德温演员家族兄弟中排第二,也是几兄弟名声最大的一个。鲍德温曾在纽约大学攻读戏剧,而后日间出演电视肥皂剧,晚间则参与莎翁舞台剧的表演。上世纪80年代初,鲍德温移居洛杉矶并开始活跃于电视界,1986年开始踏入影坛。
黑发碧眼的亚历克-鲍德温在上世纪80年代是百老汇备受瞩目的年轻演员之一,也是
当时炙手可热的一名影星,其饰演的银幕角色多为刚毅类型。在一系列肥皂剧及《甜蜜的复仇》(Sweet Revenge)、《灰色上装》(Dress Gray)中跑龙套后,鲍德温出演了其银幕处女作-《永远的潞潞》(Forever,Lulu)(1987),这是一部几乎未曾公映的影片。1988年鲍德温的演艺事业取得了突破,这一年他接连出演了5部电影,角色之广、之难,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在《天下父母心》(She's Having a Baby)中扮演了凯文-贝肯(Kevin Bacon)的那位言而无信的朋友;在《阴间大法师》(Beetlejuice)中饰演了宽厚但却糊涂的幽灵丈夫;在《嫁入黑帮》(Married to the Mob)中饰演了一名飞扬跋扈的黑帮成员;在《脱口秀》(Talk Radio)中扮演了一位机智灵敏的节目制作人;在《上班女郎》(Working Girl)中又饰演了一名身份卑微的乡巴佬。
1989年鲍德温在《大火球》(Great Balls of Fire!)中饰演了吉米-斯瓦格特(Jimmy Swaggart),随后又在《迈阿密特别行动》(Miami Blues)、《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及《艾莉丝》(Alice)(均为1990年出品)中分别饰演了丧心病狂的杀手、英勇无畏的杰克-瑞恩(Jack Ryan)和幽灵情人。1991年在出演编剧尼尔-西蒙(Neil Simon)的喜剧片《抱得美人归》(The Marrying Man)中,鲍德温与片中女主角金-贝辛格(Kim Basinger)产生了感情,1993年8月与两人喜结良缘,成为一对令人羡慕的银幕夫妻,1995年10月育有一女,2002年2月协议离婚。然而,当时两人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传出的种种所为严重损害了他的形象。由于与派拉蒙电影公司发生分歧并因此饱受影评界的批评,在《猎杀红色十月》的续集《爱国者游戏》(Patriot Games)中鲍德温被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取代。1992年,他在电影版的《天外倾情》(Prelude to a Kiss)中再次展示了在非百老汇舞台剧中的表演才华,并在影片《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中因成功饰演了一位外行却霸道的销售总管而亨誉影坛。虽然该角色的表演时间很短但却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重返百老汇出演了新版的《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却遭到广泛的批评,于是便回到好莱坞参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摄工作:1993年在《体热边缘》(Malice)一片中扮演了一位自视甚高、极有天赋的外科医生;次年在《赌命鸳鸯》(The Getaway)中与贝辛格合作演对手戏,饰演了一位职业罪犯;同年又在电影版《魅影魔星》(The Shadow)中饰演了神秘的拉蒙特-克伦斯通(Lamont Cranston)。继在影片《诺丁山》、《珍珠港》中的精彩演出以后,2003年鲍德温出演了影片《冷却》(The Cooler),并因在此片中的不俗表演而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鲍德温兄弟中有三位都是演员:威廉-鲍德温(William)在《I.A档案》(Internal Affairs)和《灵异空间》(Flatliners)(均为1990年出品)两部影片中担任配角,并在《烈火雄心》(Backdraft)(1991)、《偷窥》(Sliver)及《猎爱高手》(Three of Hearts)(均为1993年出品)中担任主演。史蒂芬-鲍德温(Stephen)除在电视系列剧《原野飙龙》("The Young Riders")中担任配角外,还在影片《野兽》(The Beast)(1988)、《生逢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过桥》(Crossing the Bridge)(1992)以及《武装队》(Posse)(1993)中演过一些角色。丹尼尔-鲍德温(Daniel)则在薇拉莉-柏特奈尼(VALERIE BERTINELLI)执导的电视系列剧《悉尼》中饰演了切西(Cheesy)这一令人作呕的角色,之后又在系列剧《大屠杀:街区生活》中担任配角。
主要作品年表
《冷却》(The Cooler)(2003)
《珍珠港》(Pearl Harbor)(2001)
《百老汇:黄金时代》(Broadway: The Golden Age, by the Legends Who Were There)(2002)
《我为电影狂》(State and Main)(2000)
《战栗煞星》(The Confession,又译“大冤狱”/“供认”)(1999)
《诺丁山》(Notting Hill,又译“新娘百分百”)(1999)
《天意之外》(Outside Providence)(1999)
《水银蒸发令》(Mercury Rising,又译“终极密码战”/“水星计划”)(1998)
《势不两立》(The Edge,又译“边缘”/“杀与捕”)(1997)
《危险机密》(The Juror,又译“黑色交易”)(1996)
《猎杀大行动》(Heaven"s Prisoners)(1996)
《寻找理查》(Looking for Richard)(1996)
《密西西比谋杀案》(Ghosts of Mississippi)(1996)
《赌命鸳鸯》(The Getaway)(1994)
《魅影魔星》(The Shadow,又译“魅影奇侠”)(1994)
《体热边缘》(Malice)(1993)
《天外倾情》(Prelude to a Kiss,又译“神魂颠倒第六感”)(1992)
《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又译“大亨游戏”)(1992)
《抱得美人归》(The Marrying Man)(1991)
《艾莉丝》(Alice,又译“拾梦情真”)(1990)
《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又译“追击赤色十月号”)(1990)
《迈阿密特别行动》(Miami Blues)(1990)
《大火球》(Great Balls of Fire!)(1989)
《阴间大法师》(Beetlejuice,又译“甲壳虫汁”)(1988)
《嫁入黑帮》(Married to the Mob)(1988)
《上班女郎》(Working Girl,又译“打工女郎”)(1988)
《脱口秀》(Talk Radio)(1988)
《天下父母心》(She/s Having a Baby)(1988)
《永远的潞潞》(Forever, Lulu)(1987)
获奖记录
2004年因影片《冷却》(The Coole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2003年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