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梅尔-吉布森的举世瞩目之作《耶稣受难记》自上映以来,在全球大受欢迎。到目前为止,票房累积收入已高达4亿多美元,并在复活节期间重返卖座榜首位,创下了北美影市的奇迹,而在美国本土则跻身影史上最卖座电影的第8位,很有可能取代《蜘蛛侠》成为影史上排行第5的最赚钱影片。有业内人士说:“《耶稣受难记》重写了票房史。”因为梅尔.吉布森只为该片投资2500万美元。
目前位居10大卖座电影前列的影片包括以47亿美元名列榜首的《泰坦尼克号》,以及《星球大战》、《E.T外星人》等。那么,这部影片的魅力到底何在呢?
基督受难再现银幕
故事发生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稣抗拒了魔鬼的诱惑,被罗马士兵带到了耶路撒冷城内犹太法利塞教众的面前,他的言语被当成了疯话,大祭司和教众宣判了耶稣的死罪。接着,耶稣又被带到执政官比拉多的面前,比拉多决定听从希律王的旨意,希律王则让百姓在耶稣和罪犯巴拉巴之间做出选择,结果是巴拉巴被无罪释放,而耶稣被交到了罗马士兵的手中,饱受鞭笞之苦。然而,百姓仍然认为对耶稣的处罚远远不够。
于是,耶稣背着十字架蹒跚地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前方的路通往蒙难地高尔高沙,在那里,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十字架上,耶稣经受了最后的考验———被上帝所遗弃。耶稣看着圣母玛丽亚,大声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十字架使命完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这就是耶稣基督受难前的最后12个小时。
梅尔.吉布森打造惊世之作
意大利《耶稣受难记》拍摄开始于2002年11月4日,历时10周,于2003年1月封镜,投资2500万美元。影片全部在意大利取景,主要外景地选在了意大利的南部城市莫托拉和塞恩希塔工作室搭建的耶路撒冷城区中。后者中的场景包括审判耶稣的宗教法庭、比拉多的宫殿以及耶稣被鞭笞的刑场。
色调曾自导自演《勇敢的心》的梅尔.吉布森,要求摄影师赋予影片一种巴洛克风格,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一种逼真的摄影效果。这使影片看起来更为暴力、更为阴暗,每一个镜头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影片中有40%的内容是在夜间或在封闭的室内拍摄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体现出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激烈冲突。
风格从名字上来看,本片应该是《圣经》中一段情节的艺术化再现,但事实上,梅尔.吉布森将其拍成了一部纪实风格的影片。片中的行刑场面令人震撼,因为吉布森希望其中的一切细节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人们心目中的那段历史,甚至片中的配音都使用了两种已经失传很久的语言:亚拉姆语和拉丁语,而吉布森甚至不想为这部几乎没人能够听懂的影片配上字幕。
前车之鉴1988年,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后诱惑》,片中因为大胆触及天主教教义而在上映后引起巨大争议。出品该片的环球公司高层官员曾说:“我们收到了几百万封观众来信,25000人在公司的门前举行示威游行。我们甚至接到了一些恐吓信。”最后影片的票房进账仅为840万美元。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题材相似的《耶稣受难记》在发行时遇到了不小的难度,没有大公司愿意冒险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最后,还是由曾发行过《记忆碎片》、《鲸骑士》等片的新市场影业公司接手。
吓死人《耶稣受难记》意在表现耶稣蒙难之前的12个小时内所受到的折磨和酷刑,纪实手法更使影片画面十分血腥恐怖。3月21日下午,一位43岁的巴西长老会牧师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在电影院里观看该片时,突然不省人事,在场的医生在诊断后宣布牧师已经死了。这是第二位看片时猝死的观众。第一位被“吓死”的观众是一位美国的家庭主妇。
引发全球性大讨论
一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都有极高的上座率,这并不鲜见,但它同时还会引起观点对立的不同反应,却极少见。
1965年,罗马教廷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可是,当梅尔.吉布森开始自编自导《耶稣受难记》时,阴影再次袭上了那些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的心头,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问题正是矛盾的来源所在。连纽约的部分天主教神职人员和宗教学者也加入了反对者的行列,美国各地的犹太人团体也纷纷对影片的情节设计提出抗议。迫于各种压力,梅尔.吉布森不得不重新剪辑了影片,赋予片中的犹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
正如电影圈中的一位权威人士所说,这部影片应该去吸引基督徒们去观看,而不是排斥他们。吉布森自己也希望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对基督徒们来说,那种感觉应该是看着一个自己的血肉至亲被折磨了两个小时后,一种让人心痛的不能自已的感觉”。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
法国影院称其为法西斯影片
法国最主要的独立院线之一早前拒绝放映《耶稣受难记》,该公司的总裁在提供给某周刊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对我来说,《耶稣受难记》是一部法西斯宣传影片。”他表示,吉布森的影片把“暴力和残忍当作奇观”,在某种方式上,用殴打声和不同语言的呼喊对历史进行了歪曲。这家公司拥有巴黎最主要的艺术院线的10家影院、58张银幕。
而获得该片法国发行权的公司拒绝评论上述观点,但表示,所有其他法国电影商对这部影片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这部影片的拷贝数很可能突破480个,而且,“它绝对不是反犹太人的”。
波兰人为看该片挤破头
梅尔.吉布森的这部圣经史诗在罗马天主教盛行的波兰,轰动异常,全波兰的教会都组织了特别放映,对影片的吹捧使电影票的价格上涨了两倍。波兰发行商表示,尽管影片有很多争议,但在上映的第一周,观众人数已超过了奥斯卡获奖影片《指环王》。“已经有50多万人次观看了这部影片”。
波兰是被选中第一个播放《耶稣受难记》的欧洲国家,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个国家90%以上的人口是天主教徒。
激化美国对立矛盾?
“观众要不就很爱看,要不就深恶痛绝,没有什么中间反应。”美国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反应趋于两极,亲朋好友为了该片而吵架甚至动手。犹太领袖抨击该片有反犹太的色彩,但是天主教教廷不以为然。《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批评该片过于血腥残暴,是“萨德侯爵版本的福音”。
教皇公开赞扬影片
虽然关于《耶稣受难记》的种种负面批评层出不穷,不过梅尔.吉布森找来了一道“护身符”———那就是来自教皇保罗二世的认可。
一位资深记者在他的报道中引述了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教会高层人士的话:“教皇本人已经看过了影片并表示欣赏,他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它就是历史’。”另外,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日前在梵蒂冈会见了电影的男主角———詹姆斯.卡维泽,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谈,并为这位电影明星进行了赐福。本报记者 燕鸣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