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文/葛颖
人类总会在珍贵的记忆中,为相互的杀戮事件留出足够的贮存空间。战争之所以被铭记,不仅因为它令我们疼痛,还在于它展现了发达的生产力、高度的智慧、不加掩饰的欲望、澎湃的激情。多少世纪以来,我们把对战争的缅怀镌刻在器皿上,书写在文本里,表现在影剧中,实则是在创造一种神话。神话并不在意对史实的精确记录,历史丰富的细节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模糊不清了,并且神话也不拒绝后人的蓄意加工。神话的品格正在于人对自身凡俗性的超越,是一种借历史事件张扬生命意志的手段。因而,产生神话的年代,往往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又变动不拘的时代。
由此观之,产生《伊利亚特》的时代是伟大的。作为一个吟咏诗人,荷马将一宗传说中的杀戮事件,编织成了一场旷日持久、规模盛大、惊动天地鬼神的战争。不管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一场数十万人参与、耗时十年的登陆围困战是否可能,《伊利亚特》还是第一次完成了一个关于战争的神话。实际上,《伊利亚特》正是通过描述战争,传达出人们对强力的生命意志的崇拜与向往,梦想在天地间争得一个主宰者的地位。在史诗中,神是不死的凡人,英雄则是神的后裔。他们共同拥有凡人的七情六欲与性格弱点,同时又具备凡人所羡慕的一切。因此,他们是荷马从芸芸众生中提炼出来的生命意志的代言人,他为他们披上神性的外衣,赋予他们特权,为了使他们摆脱凡人渺小的地位,能与天、地平等处之,并进行对话。
从此意义上讲,当代电影中出现的对神话与英雄史诗的题材的热衷,就不仅是一个将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字转译成影像,旨在传承的简单举动,而是新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在天地宇宙间确认主体地位,谋求新的神话品格的行为。影片《特洛伊》不是对《伊利亚特》的完整复写(或转译),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影片将史诗中不可简约的神迹全然摒弃了。于是,特洛伊战争在闪动的光影之间,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凡人的战争。
为了将战争彻底导向凡人的层面,影片从故事与视觉两方面颠覆了《伊利亚特》原有的叙事逻辑。特洛伊战争虽肇端于两个男人对美妇的争夺,但这两个男人(帕里斯与墨涅拉俄斯)从来都不是战争的主角。在史诗中,主角显然是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及由他们操纵的英雄。而在影片中,战争的主角被还原为人的赤裸的欲望——阿基琉斯对功名的进取,赫克托耳对王子身份的骄傲,阿伽门农对领土的野心。这就使一场规模盛大的战争的发生与持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可信度。
影片着力铺垫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矛盾,将两个异常自尊的男人从不愿参与战事,却为各种因素所挟,逐渐被裹卷入恩怨情仇之中,最终不得不直面进行性格与体格的角力,从而对战争的残酷与精彩,英雄面对时事的无奈,做出了人性化的诠释。同时,在排除了神对战局的主导作用后,影片将战局演化的控制权还给了军队的士气、战术的运用、英雄的个人魅力、及偶发事件的左右。由此,影片具有了史诗所欠缺的世俗合理性。
在视觉方面,无论是英雄的造型、武器的选择、还是场景的造型,都力避任何超常的构设。尤为可贵的是在厮杀与武打的场面中,没有为了追求时下流行的视觉快感,而刻意设计半人半神的动作。英雄虽然勇猛,却依然只有凡人的手足。影片只在场面的宏大与人的数量上加强了视觉的效果,这种高度克制的处理手段与近期一些同类影片的视觉旨趣颇为迥异,却是《特洛伊》对经典神话进行俗世还原的理念在视觉上一以贯之的呈现。由此,也成就了《特洛伊》的场面独特性与真实感。
这部巨额投资的影片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世俗神话,它显示了大众文化巨大的重构力量。如果说《伊利亚特》的人、神并存,代表了经典神话的范式,它所隐含的是人对自然之力与自身命运难以把握而生的敬畏之心;那么,《特洛伊》的惟有人在,则透射出在当代生产力条件下,人对自己的充分自信。从此意义上讲,用人置换神,以世俗逻辑解释天地法则,就是一种新的神话品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