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面塑冯”:不做“面人”做“面神”(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11:51 新京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平时对着这些画自己琢磨,到了捏面人的时候,一个个模子就呈现在“面塑冯”的脑子里了。

  人物档案

  冯海瑞,汉族,1935年生人。“汤派”面人传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玩具协会会员,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冯海瑞自幼爱好民间艺术,爱好戏曲、绘画、对于面塑更为酷爱,1973年拜北京“面人汤”汤金章先生为师研习面塑近三十年,在实践中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创作题材多以盔甲武将及神话人物见长,近年来又创作老北京风俗多组。其代表作“风调雨顺”“钟馗”等作品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庆祝建国40周年民间艺术展作品“北新桥的传说”,以及庆祝建国50周年民间艺术精品展作品“旧京年景系列”都获得很高荣誉。

  绝活介绍

  面人,也叫面塑、捏面人,主要原料是面粉和糯米面,和面加入各种颜料可以捏出各色古今人物、飞禽走兽。

  面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古代手巧的家庭主妇在制作面食时常为孩子们捏个小面鱼、小面鸡。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每逢节庆喜日用面粉做巧“饽饽”、“月糕”的风俗。北京过去有供“胡食”(即胡人之食,来自蒙古)之说,有一种是在木质楼子上面,插很多用面捏成的戏剧人。再有就是婴儿“百天”,外婆请民间艺人做面塑的“麒麟送子”,送到女儿家,供欣赏的面塑艺术品就是从这些风俗习惯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展出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些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戏剧人物面塑。从技艺上看,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

  北京著名的面塑艺人有汤子博、郎绍安、曹仪策等。他们在发展北京面塑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成就上艺术水平最高的应推“面人汤”及其传人。

  民国的时候,从山东菏泽来北京的许多民间艺人,他们在街头做玩具类的手工艺居多,其中有不少的高手。汤子博老先生是一个代表性人物,可以说是把面塑往上提升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汤子博老先生本人的绘画功底很扎实,学识也非常渊博,文化基础上的“爱好”使得山东的面人拿到他手里最终发展为案头式的工艺品。这位了不起的一点是几乎走遍咱们华北地区的所有寺庙,他的作品也主要以神佛为题材的。据他说一路上就身背一个面箱子,到了一个地方就支起来开始做,卖出去一些能够得上吃饭了,就住下来然后每天到寺庙里去临摹佛像,这样做出来的东西细致劲就可想而知了,而民间游历和具有代表性的神佛面人的出现,不仅奠定了“面人汤”的牌号,更使得这来自山东民间的小玩意儿因为汤老先生在寺庙中一次次与佛像的对话而成为高雅殿堂中的摆件。当时,汤老先生的面塑做出名了,许多唱戏的名伶都盛情邀请他为自己做面塑的像,因为都说他的面塑十分的传神。

  我的老师是“面人汤”第二代汤金章。我们的相识也很偶然,我真正地从爱好转为专业做面塑应该从拜汤金章为师算起。其实他只比我长上一岁,我们俩人真可谓半师半友,我们更多的是在一起研习面塑手艺,直到两年前他先走了,在新加坡去世。

  遵从师诲神乎其技面人在外人来看就是一个面团,如何把握住“传神”二字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更多的是“艺外功”了,手艺之外的功夫对于一门手艺来说才是真正的根基和精神所在。

  别看散开就是一堆面粉,但揉捏成团后着色,用手和工具加工之后就全然变了个模样,因为面本身的表现力非常强,你可以把它搓成半透明那么薄,人身上的任何地方尤其是衣服的薄厚和材质都可以用面很好地表现出来。像长袖之上的飞带其实并没有骨架,能够飞起来,显得如何飘逸。

  我喜欢京剧,也会弄个乐曲唱两句。京剧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非常讲究,戏曲讲究“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其实汤老先生所说的“传神”就是这“四功五法”,对我个人创作上来讲滋养最深的就是戏曲。从舞台上学习到的程式和动作,比如《钟馗嫁妹》中钟馗一上场后就有好多的动作,这在心里面已经记得牢靠了,演员也是多少年的功夫,我的眼睛就跟随着一毫不差地等待那一个造型的出现,演员亮相的一个瞬间就是一个作品的构图,舞台上演员在台上的位置和绘画其实是一样的。

  现在面人在材质上有很多的改进,以前只是个玩具,现在多是收藏了,手艺人在面上想办法,加入柔软剂,面干了以后不脆,然后再加上防虫、防腐的药品。虽然面塑手艺人对材质的软硬度的习惯要求上不一样,但是操作起来大致相同,都是传统的做法,最后的效果不同是因为不管是哪一类艺术,最后比的还是文化底蕴和艺外之功。

  艺外之功,以形塑“神”爱好最终成为了责任

  谁都知道不爱好就根本不可能敬业。记得当初上班那阵,中午休息的时候人家都抓紧时间睡觉去了,我从木工房里面要那些木棍子锯下来的小木头儿,拿把刻刀刻那些木偶头。看戏更别说,没有条件去剧场看戏,就去看“野台子戏”(广场戏棚),花脸一出来我那叫一个激动,晚上回家找块泥巴就开始捏。

  面人更经历了一番波折,“文革”期间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这面人是做不成了只能改头换面,你想那时候人都快饿死了,拿面糟蹋还行?那时候我在街上看到老艺人拿那种白土做面人的,谁要敢在那时侯糟蹋面定是要挨批斗的。后来生活好了一点,我老伴就托人偷着买点富强粉,舍不得吃,留起来偷着做面人。八十年代初彻底松快了,我们说“文艺复兴”了,民间艺术也开始光明正大地发扬起来。

  人其实真正入了迷也就根本不在乎外人看来的那些困难了,所以我说是爱好渐渐成为了责任。

  自幼的爱好,年轻时的爱好,如果这些爱好到了中年之后还很强烈的话,就应该担上一份责任。尤其是我开始做三百六十行,发现好多的行当在今天都消失了,谁还“窝脖儿”扛东西,谁还点煤油炉子,谁还锔锅锔碗,做出来让没看过的看看老辈的生活,看过的回忆以前的艰辛,这也是一种回忆的方式。这些小面人也是历史,是更加直观的历史。

  我现在也有苦恼的事情,就是怎么让这些面人不光是标本似的摆件,用什么样的形式,怎样才能更有味道。戏剧系列已经比较完美了,只能缩小,做成小舞台的样子;神话、壁画也是固定呈现的了;而老北京系列最难做,如果是真人缩小多少倍的标本我认为没有意义,它应该有一种夸张的品位和变形,但是要夸张到什么程度是我正在追求的,因为这种耐人寻味的味道实在难找。

  采访手记

  有关面人的记忆应该是儿时游过泳的午后,青年湖公园的门口一个做面人的小摊上用许多小竹棍戳着许多花花绿绿的面人,一块钱就可以拥有一个,然后在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中,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大梁上,小心地把它护在自己的臂湾里。

  十几年后的又一个午后,坐在冯海瑞老先生家里,听老人讲述面人艺术的种种奥妙时,才发觉那个护在臂湾里的粗糙面人与冯老的精工细作简直相去甚远。记不起那个面人的样子和颜色,只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刻。当我用“坚持”两个字表示对冯老的敬意时,冯老说这个词太文明,其实就是一个字———“迷”!“坚持”说明你还要不停地用力气给自己鼓劲,如果真的“迷”上了,就感觉总有东西托着你,一切都自然而然。

  令我敬佩的是冯老的每一组面塑都有画稿为先,并附诗作注。怎么样挑,怎么样揉,怎么样搓,怎么样捻,手艺大致相同而成品绝然不同,或许正是有什么样的不满足,才有什么样的成就。冯老说他信服“艺无止境”,我在想:这就是一位老手艺人的艺道良心!

  口述:冯海瑞

  采写:实习生张悦

  摄影:本报记者徐万涛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三星电子再助2004WCG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