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艺谋2002年凭借《英雄》一片鲸吞内地2.5亿票房,沪上人士惊叹曰:“小刚六载贺岁,不如艺谋一朝拜年”(盖此前国片票房之王冯小刚最高票房不过4000万)。老谋子再接再厉,于彼时定下拍摄“第二部武侠片”的雄心。之后老谋子不惜砸下千万美金,携刘德华等一班重臣转战海内,终成《十面埋伏》一片,更不时爆出无数可歌可泣、曲折动人的新闻故事,在中国娱乐新闻史上堪称奇迹。
7月10日,影片《十面埋伏》终将揭开面纱。影片是好是坏固然要留待观众评说,但其在市井中引起的轰动却已是既成之事实。影片公映前,晨报记者有心将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伟平所创之营销案例加以归纳。所谓纸短事长,记者只能节略摘取其中最精华部分,不过其手段高明处,却足可咀嚼,隐约脱胎于古代之军事经典,故借称之为“三十六计”———二张亦可谓深谙传统矣。
第1计 偷梁换柱
2003年《十面埋伏》开拍伊始,外界便纷纷传说投资达到2.9亿,要高出《英雄》许多。但仔细看几个月后正式确立的《十面》阵容,便知道已经是偷梁换柱:《英雄》里光是一个男主角李连杰,拿的就是近千万美元的外汇,如今掉转成金城武也好,刘德华也罢,折算成人民币也好,港币也罢,总归要低廉许多,而宋丹丹临时替换下梅艳芳虽是无奈之举,但是报酬相差却很大。一部《十面埋伏》看似风光,实质已是“偷梁换柱”。
第2计 “美”人计
《十面埋伏》拍摄良久,张伟平才透露女主角是章子怡。他说,中国演员中没有一人的名气能超过章子怡在美国的知名度。这里的“美”人计,即“算计”美国人也,《英雄》是李连杰,《十面埋伏》是章子怡,谁说中国导演没有商业意识?张艺谋的商业意识就很大:金城武主攻日本市场,刘德华主攻中国香港市场,宋丹丹主攻中国东北市场……
第3计 走为上
按照二张的实力,这个计策的使用率本来应该为0。但是,《十面埋伏》开拍最初便远赴乌克兰拍摄外景———虽强调带着大队人马远赴异国是为了求得原始森林,不过记者怀疑,国内未必找不到一片合适的平原。可见,他们最初便有了“封闭”的念头。这个策略后来被证明是英明的,因为所有曝光的消息中,只有乌克兰那边的纠纷最为稀少。
第4计 苦肉计
虽然远在乌克兰,但是宣传的声音却是万万不能少,伤兵累累的消息不断传来,先是刘德华被伤到额头及手背,接着金城武不幸坠马,连章子怡也差点毁容……它们都有力传达了演员卖力出演的信息———拍电影的“苦肉计”和黄盖那套不同,受苦倒是真苦,但主要还是用来博取眼球。
第5计 金蝉脱壳
去年11月,金鸡奖评选开始,张艺谋没有去,但是他拿了最佳导演奖,于是他穿着厚厚的羽绒衣、站在乌克兰大雪里的录像便在嘉兴主会场里播放。但据透露,当时张艺谋已回到北京,正用心为牡丹坊挑选拍摄地址。用了“录像”,既不得罪电影家协会,又能赶进度,老谋子这招倒也圆滑。
第6计 声东击西
从乌克兰回来后,张艺谋会在国内哪个地方继续拍摄成了媒体关心的焦点。怀疑目标中包括横店秦王宫,而秦王宫也不失时机放出消息,说张艺谋要在那里延续《英雄》。直到几天后,有消息说,因为价格问题,张艺谋和横店的谈判已经破裂———如今回想,真的怀疑张艺谋是否真的和秦王宫谈判过。
第7计 围魏救赵
很快,重庆有消息传来,说《十面埋伏》先头部队20多人已进驻永川竹海。这支张艺谋的“先锋”很是招摇,用剧组的名义和各个饭店打交道,并透露要订下200多人的床位,于是心急的记者马上赶赴当地。实际上,当时张艺谋本人正非常笃定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附近选了3个电影棚,大兴土木盖牡丹坊。无意中,牡丹坊在几乎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拔地而起。
第8计 擒贼擒王
虽然保密严格,但是《十面埋伏》在拍摄“牡丹坊”一戏的时候,还是被北京某周刊偷拍了照片。张伟平大怒,开始严查内鬼,并以“泄露商业机密”为由,和该周刊剑拔弩张。但没想到,该周刊总编居然亲自登门道歉,而张伟平也“心软了”,教训一通,表示不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从客观角度来说,在应付“公关危机”的时候,这招“擒贼擒王”的招数当属上乘。
第9计 欲擒故纵
官司风波后,媒体和新画面关系一度紧张。但是敏感的张伟平没有因此收拢防线,反而有意缓解气氛。在和某周刊握手言和后,他索性将众多消息公布于众,而一直戒备森严的北京拍摄场地,居然也破例迎接了部分国内媒体———原先紧张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第10计 空城计
之后,张伟平和媒体进入“蜜月期”。12月,梅艳芳患病消息传出,猜测梅艳芳是否能够正常进入剧组成为最新话题。就在这个时候“《十面埋伏》将首开发布会”的消息由张伟平发布。不少记者纷纷提前飞往北京。谁知道旅馆房间还没有坐热,却被告知发布会临时取消,颇有点“烽烟戏诸侯”的味道。
第11计 借尸还魂
去年12月,梅艳芳不幸病故,张艺谋为此闭屋不出。第二天《十面埋伏》剧组为梅艳芳默哀三分钟,有评论文章指责“二张”借助梅艳芳炒作,这话未免显得有点偏激,不过在经济社会的环境里看,毕竟也是哀思七分,形象三分———时势如此。
第12计 混水摸鱼
梅艳芳过逝后,究竟谁来接替梅姐又成了一个悬念,先是说林青霞,然后又说是杨紫琼,最后变成了宋丹丹,整整一个月,《十面埋伏》始终维持着高“点击率”。直到某一天,张艺谋终于忍不住出来宣布:不选任何人代替梅艳芳,方才海清河晏。
第13计 打草惊蛇
严冬,入川迫在眉睫,中华茶艺山庄和扇子湾红灯笼山庄消息乱走,使得各地媒体闻风而动,先期上山探班的记者提早暴露,使得剧组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这些“旅游者”的身份,并增加防卫,拍摄场地甚至拉起了防护罩,使得之后前往探班的媒体更是困难重重。
第14计 借刀“杀”人
老谋子拍戏善于和地方有关部门打好交道是早有口碑的。他人没到永川,却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局封路,并帮助伐林、筑路,当地警力也纷纷出动,据说之后当记者被扣山顶的时候,当地的公安也拿剧组人员没有办法。
第15计 隔岸观火
张艺谋入川,在机场又生波折。当地消息说,有5名张艺谋的保镖在成都机场殴打记者,将其眼镜打落地下,张艺谋却“一笑而过”。
记者以为,以老谋子素质,固然不会取笑记者被揍,但是即使没有看见记者被保镖驱赶,也应当看见众多记者苦等之诚心……却只是一笑而过。倘若用史家诛心之说,说张艺谋“隔岸观火”似为贴切。
第16计 以逸待劳
当张艺谋大部队正式杀入永川后,记者们开始“自投罗网”。某娱乐记者在日记中写道:重庆某报记者埋伏在现场的草丛里正拍照片时,忽然天降“热雨”,他立刻反应过来,是附近的保安在小便,摄影记者不敢动,强忍恶心坚持到底。由于当地山高雾浓,他就那样又冷又冻趴在草丛里一个上午……
第17计 关门捉贼
新画面“关门”的手段使用到最高潮便是在去年12月中旬,成都几家报纸的记者赶到竹海内的搭景现场探访,遭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阻拦,一女记者甚至被围堵在汽车里长达十多个小时。原来,该女记者手中握有“竹海”的造型数码相片———最后,女记者饥饿难当,不得不屈服,删除照片,《十面埋伏》再次全胜。
第18计 连环计
所谓连环计是多个计策环环相扣。好比当初周瑜火烧赤壁,苦肉计、反间计接踵而来,《十面埋伏》在永川时候也是如此,每个计策无不是巨大的连环上的一环。先是暗渡陈仓,然后调虎离山,调虎不成,再关门捉贼……滔滔计谋,让人惊叹。
第19计 顺手牵羊
老谋子勤勉果然不虚,拍摄《十面埋伏》期间,不但牵走了《刘三姐》,顺便还从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领导手中接过最新的广告片,并接下了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总导演职务。有人认为他只是挂个导演的虚名,但是张艺谋说:“即使我在乌克兰拍《十面埋伏》的时候,仍然每天坚持和其他两位导演通电话,互发传真。”
第20计 远交近攻
在十面埋伏拍摄完成后,张艺谋最先接受采访的媒体是《时代周刊》,并首次说出了“向中国武侠片致敬”的话语。而彼时众多在永川、北京与他亲密接触的中国娱乐记者,只能酸溜溜干着急,倘若不是有些媒体后来赶去戛纳捧场,恐怕要听到张艺谋的自白还得在7月10日《十面埋伏》北京的首映典礼上。
第21计 暗渡陈仓
尽管张伟平一度在媒体面前表示不一定去戛纳,但是实际上,2004年4月,《十面埋伏》已经开始为去戛纳铺路了,只不过是参展片,而不是参赛片。
第22计 无中生有
国内有些媒体也开始为《十面埋伏》去戛纳摇旗呐喊。其中一京城名记写了一条令人印象深刻的消息,大意是:电影局某审片人员在观看了影片《十面埋伏》以后泪痕满面地从放映室出来,跑到房间里将自己反锁起来,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并表示阅片无数,但从未被如此真情打动云云。
第23计 假途伐虢
2004年5月,老谋子和一干俊男靓女到达戛纳,卢米艾尔大剧院首映当日,《十面埋伏》博得阵阵掌声。影片将一干很少看香港功夫片的老外糊弄得一楞一楞,外国媒体惊呼:张功夫片里的飞刀比激光制导的导弹还准,其人物不受地心引力控制。更有美国记者在看见盲女章子怡和刘德华打斗时候大呼小叫:“这不可能!她是瞎子。”最后被一台湾记者愤怒喝止道:“但是她不是聋子!”然而,欧洲显然不是张伟平的主要市场,当时影片北美版权已经易手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张伟平透露,戛纳不过是参展,而奥斯卡才是参赛。看来,经过法国,对于新画面公司来说,就如同在全世界面前预热一般。
第24计 假痴不癫
同时,另一随同新画面公司出征的张姓女记者,则在戛纳期间为《十面埋伏》留下了不朽散文。文章说:“手,拍红了,拍疼了,拍麻木了,5分钟,10分钟,20分钟……记者看了一下手表,居然拍了30分钟。”众多记者在戛纳将此引为笑谈,众人评价说:痴虽痴,不过的确感情充沛,导向明确,并非完全癫狂。
第25计 调虎离山
戛纳归来。6月初,四川报纸突然爆出“《十面埋伏》借广电总局垄断今夏银幕”之消息。消息说,广电总局把6月15日至8月5日定为国产影片展映月,不上映一部进口分账影片,其目的便是为它腾出档期。张伟平得悉这个消息后马上辟谣,表示以《十面埋伏》实力,即使和众多外国片争夺,也必定横扫暑假市场。老张的话却值得推敲,俗话说:钱多不扎手。倘若真能够扫清一切荆棘,又何乐而不为———不过,广电总局最后澄清说,一年中有一个月专门放映国产电影乃是固有传统,“调虎离山说”休矣。
第26计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疑兵之计。张伟平归国后宣布说,“《十面埋伏》北美发行权卖了约1.15亿元人民币,日本发行权卖了0.85亿元,二者相加正好2亿元,而《十面埋伏》的总投资是2.9亿元,可以说影片还未公映,已然回本大半……”日本、北美皆在海外,真的是瞒过大海去了,不过其中虚实无人知晓。
第27计 趁火打劫
《十面埋伏》热度持续上升。于是便要涉及音像版权问题。当初《英雄》卖了1780万,这次《十面埋伏》张伟平开口就是2000万。众多碟商纷纷叫:太高!碟商认为这次《十面埋伏》无论是阵容还是新鲜度都不能和当初的《英雄》相比,开如此天价实在惊人,况且目前音像市场利润又单薄。但是张伟平说:“既然仍然有人和我谈,说明他们仍然有利润。”颇有趁“火”打劫之意。
第28计 反间计
广州11家音像公司结成联盟,联合针对《十面埋伏》压价,但是张伟平却咬定价格不放松。接受天津报纸采访,他说:“我们依然在同发行方洽谈,光是同我们深入洽谈的就有二十多家,其中就有这个联盟中的好几家……他们的压价不会给我们带来影响。在商业圈里利益是第一位的,简单的联盟太松散了。”
第29计 釜底抽薪
为了彻底杜绝监守自盗等情况,张伟平迟迟不愿意交付《十面埋伏》音像版权。据说其DVD、VCD版本确定要到影片上映后两个月才出来。倘若真能够做到如此彻底,对于盗版商以及有些不规范的音像商也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打击。
第30计 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本意是指让人先尝到甜头,然后断其后路。在《十面埋伏》看来,便是对付院线的高招,既然承诺了要对付盗版,两个月以后才出碟,那么自然在拷贝和票房上下文章,拷贝保底50万,而提成增加一个百分点。有媒体说院线听说这一消息骚动起来,这显得有些夸张———毕竟已经有过《英雄》的甜头,谁也不会傻到和财神爷叫板。
第31计 指桑骂槐
对于影院部分人士表示“不满”,张伟平显然也心中有数,他需要敲山震虎一下。于是在接受采访时候突然发炮,指出要加强监管,并称《英雄》其实至少瞒报了一亿票房。北京新影联高军看出他是在指桑骂槐,便反驳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是电脑售票,瞒报情况应该很少,一亿数字太夸张。而张伟平说,团体票不用出票,自然可以做手脚……
这段公案,忽略张伟平用词一向豪放一节,还是有些道理,瞒报票房情况在大城市未必少,在内陆省区想必更加普遍。
第32计 李代桃僵
某报有消息说,7月10日北京举行的《十面埋伏》首映式上要邀请周杰伦助阵,不料张伟平马上反驳:“他的定位和我们并不相符。喜欢他歌的人多半是小孩子、中学生。我们不是要靠歌星卖票子,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观众是有一定层次、身份的。”呜呼,可怜的周杰伦,无缘无故地就成了李代桃僵的牺牲品。
第33计 树上开花
“树上开花”说的是“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使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这就好比当年的纪录片《缘起》,因沾了《英雄》的光,所以一时也很好卖。
同样道理,《十面埋伏》原创小说的作者李冯最近也开始吆喝他的小说《十面埋伏》,并说:“小说比电影更丰满。”
第34计 抛砖引玉
张伟平接受北京名记采访,感慨道:“我刚得到一个消息,广东《十面埋伏》电影的预售票目前己超过60万张,即3000余万元。”广州记者第二天展开了调查,结果却是:广东全省的预售票房全部加起来连100万元都不到。晨报记者此前也驳斥了这个消息,不过文章登出后,自己也不禁大笑:又中了张伟平的计!张伟平抛出3000万之“疯话”,结果是净赚无数文章。
第35计 反客为主
《英雄》放映时贴片广告时间长度在国内属于超长,新画面公司发了一笔小财,而观众则颇感不耐烦,杭州有观众甚至告到法庭。不过这一“反客为主”的招数在《十面埋伏》上如何用面临新的考验,国家在6月30日出台新的政策,对于贴片广告长度进行了限制。最新的文章是,《十面》贴片广告时间将减到5分钟———不过,是不是最终确定,老张并没有松口。
第36计 笑里藏“刀”
北京的首映式马上要开始了,2000万投资据说已经搞得跟春节晚会一样。最新的消息是,神秘歌手“刀郎”被请来表演,演唱《200年的第一场雪》、《怀念战友》等3首经典歌曲。张艺谋导演还为刀郎度身定做一副具有民族特色的面具。看来,目前国内最有悬念的这把“刀”,终于也落入了《十面埋伏》的斛中。作者:晨报记者李建中
(警告:晨报刊登《十面埋伏》“三十六计”之故事,均有各地报纸旧闻可供稽查。无聊者,或当作看电影前的谈资;沉醉商战者,或当悟其精髓;若有取糟粕,弃精华,工于心术者,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