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京零距离”北上布道(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7:12 北京青年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南京零距离》拍摄现场 《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 元元

  每晚七点黄金时段播出

  连续70周成为当地收视率冠军

  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坛昨日落幕,一南一北两家民生新闻栏目: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和北京台《七日七频道》先后亮相。1999年创办的《七日七频道》,时长30分钟,以其平民视角和幽默辛辣的点评受到观众的欢迎。而2002年1月1日开播的《南京零距离》,每晚七点黄金时段播出,时长一个小时,至今已连续70周成为当地收视率冠军。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南京某地发生火灾,市民先给《南京零距离》打电话,然后才想起来给消防队打电话。

  用《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解释,民生新闻的精神品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由此带来新闻编排上的变化。孟非说经常是“小猫上树的新闻排在了头条,而省市领导的一些日常新闻则排在了后面,有时甚至以滚动字幕形式播出。”《七日七频道》及《第七日》虽然不涉及时政新闻,但节目同样取材于北京普通百姓的生活。

  民生新闻是否越界?

  元元说,《第七日》每天会接到大量观众热线反映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热线找到相关部门,并告诉他们不解决就给他们上节目。这是否超出了媒体的职能范畴?元元承认,这些的确不应该是一个新闻媒体所承担的,这样做也不是为了讨好观众,主要是出于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是觉得老百姓实在挺可怜的。

  在如何保护老百姓利益、如何替老百姓解决问题方面,《南京零距离》的处理手法则有所不同,孟非说在南京确实有不少问题在《南京零距离》说要曝光之后,有关方面加快了解决的进程。但孟非认为,新闻媒体虽然可以保护弱者,但它不是只为了保护弱者的,而是为了保护公正,“现在公众越来越明白媒体的厉害,动不动就找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要注意不要成为市民投诉站或政府的信访办。”

  《南京零距离》能否南风北渐?

  坊间流传的版本,《南京零距离》的记者或者主持人甚至敢在南京市政府门前作报道,批评南京市市长工作不力以致南京那么脏。在孟非给与会者播放的节目当中,记者也能领略到传言的不虚:比如在一期节目中,孟非批评南京中央门广场某商家门前的白天鹅雕塑,语气十分尖刻:“真不明白,这么难看的白天鹅,为什么还能长久地呆着?毕竟中央门广场是南京的门面呀。”

  但孟非表示批评的尺度是他们十分注意的问题,“多评论普遍现象和体制,少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而且要多提问题,少下结论。”

  《南京零距离》能否南风北渐甚至在全国普及?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主持人徐滔认为,至少这样的节目很难在北京推广,毕竟各地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谁能成为民生新闻主持人?

  主持人的特质———亲和力与幽默感。孟非如此总结民生新闻主持人的特征:可以不是最权威的、不是无所不知的,但你必须是真诚的、公正的,具有人文情怀,懂得辩证法,还要有一点儿幽默感。这和《第七日》在评述中所强调的幽默感是相通的。

  主持人的焦虑———充电难。元元说,主持人做久了,也会觉得没底气了,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中途没有加油站,也停不下来,这种状态很难受,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个时间“充电”。而孟非说,主持人来不及充电是个很要命的问题。

  主持人的招数———不按常规出牌。元元说,《第七日》特别注意文字稿件的文学性,按常理电视节目以画面为主、文字为辅,但元元说:“我觉得不对,因为其实电视的成本是比平面媒体高出很多的,所以电视语言绝对要拒绝平庸。”《孟非读报》由孟非评论当天报纸中他认为值得评论的新闻,“电视以画面取胜,按理说读报是最不符合电视特征的,但这个子栏目收视率最高。最不符合常规的节目生存最好,这就是规律。”

  文/本报记者

  央视主持人集体升官

  在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坛开幕式上,主办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还公布了领导机构成员名单,央视一批主持人集体升官:赵忠祥担任会长并致词,白岩松、朱军、鞠萍、孙正平、王小丫、李咏出任副会长。而常务副会长白谦诚介绍,此次的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并非一次权威的评选,而是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办公会综合各方面因素推举出来的。

  文/本报记者

  作者:刘江华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激光矫治近视安全吗?
3D魔幻宫之战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