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来自邓小平的故乡四川音乐学院的青年交响乐团、合唱团与孙道临、姚锡娟、宋春丽等来自全国的艺术家,将于七月二十一日在人民大会堂以交响音诗纪念这位伟人的百年诞辰。昨天该朗诵会的总导演、撰稿黄莆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为什么用《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来做朗诵会的名字?
黄莆生:邓小平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我们觉得这样的标题最适合纪念他。同时这也是他自己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因此,邓小平、人民的儿子、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深情这些关键词,是整台晚会最重要、最突出的定位语。
记者:整台晚会13首诗,既有充满感情的《别故乡》、《圣洁的角膜》,也有表现他戎马一生的《血与火的道路》、《改革,改革!开放,开放!》、《历史会记住这一天》。你在创作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这些事件作为切入点?
黄莆生:在一个半小时里全面表现邓小平的一生是很难的,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些细节和特殊的点,对他的一生有些概括,比如希望小学捐款的事情、建立青少年科技基金、捐献角膜等,而用散文诗风格的画外音和主持人的话带过他经历的大历史。我想用一个平民的视角看一个领袖人物走过的成长道路来表现这位伟人,这种视角更能勾起观众对他的理解。
记者:晚会的四个部分《红色的道路》、《蓝色的岁月》、《绿色的故事》、《金色的旋律》都用色彩命名,为什么?
黄莆生: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战争年代充满火光、枪声、流血,战争年代到解放用红色很合适。第二部分是共和国成立以后,用蓝色是想给人冷静、晴朗、舒心的感觉,但也充满了思考。第三部分是改革开放,整个国家开始复苏,用最能表达生机的绿色很合适。第四部分《金色的旋律》,是觉得他开创的事业是很光明的,有温暖的阳光感。
记者:一般来说朗诵会的艺术形式会有些单调,对这个问题你们如何解决?
黄莆生:这一点也是我们策划班子多次讨论到的,我们希望在艺术形态方面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尝试。开始想到用大屏幕,但大家觉得还是要更艺术化一些,既然是交响音诗,最主要的是交响乐和诗歌。有些确实需要过渡的地方,就用散文化的画外音和主持人来过渡。这个晚会强调了特殊的音效,比如轮船起锚的声音、战场厮杀声、马鸣声、枪炮声、足球场的声浪,希望把人们带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
此外,我们对舞台美术的要求是简洁而准确。只做了三点视觉效果的处理:《通向未来的小道》朗诵时,会有雪飘下来,一个人在雪中的脚步声响起,暗示邓小平在最寒冷、最低潮时的思考和他对春天的孕育。在他晚年时候会有一片片秋叶落下来,象征着人总要老、要走,回到泥土滋润新的生命。最后会有五彩缤纷的花瓣,伴随着海浪声,用来缅怀邓小平。 作者:陶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