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新电影》专题 >正文

戛纳十日谈:梦的反刍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5:33 新电影

  5月13日 晴 特洛伊开盘

  非竞赛影片[特洛伊]很早前就成为所有媒体关注的中心,八点半的首映式自然是大热点。尽管我提前来了半个小时,但偌大的光明厅已经没剩多少座位了。过分期待的事,往往在直面的那一刻让你产生怅然失落。[特洛伊]可不能说不好看,起码故事很精彩,但看完除了用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来形容,你似乎找不到更贴切的语言。

  接下来的新闻发布会比电影还热。让记者们着迷的绝不是电影,谁不想一睹彼特的风采呢?凭借稍占优势的粉色采访证和40多分钟的苦等,我终于进了现场。大多数同行或是等得不够久,或是采访证资格不够,都被拦在身后。彼特剪了个平头,显得格外精神,媳妇安妮斯顿甜甜地坐在身边。作为今天被关注的重点,许多问题都直接指向布拉德。坐在一边的布鲁姆头上用一块灰色小布巾包裹得严严实实,透出一股可爱,他与坐在一边同样被媒体冷落的海伦(黛安·克鲁格)不时地悄声低语轻笑。

  记者们的问题直指敏感的美军虐虏丑闻,从导演到彼特一一做答,但也不过是从人道角度表明一下立场罢了。政治上的大是大非,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和立场被世界听见,这已经超出一个演员的身份了。即便在电影里可以做呼风唤雨,勇往无前的英雄,现实生活中,其实又怎么可能改变这个被战争的烟火和痛苦弥漫的世界呢?

  5月14日 阴转晴 生活不是奇迹

  早上起来,天地都是湿漉漉的,以为将要经过阴雨绵绵的一天,岂料近中午的时候走出放映厅是一个火辣辣的太阳。心里总有种怪怪的感觉,似乎只有太阳很大,天气很热,大家都穿得很薄才更有节日氛围,更与这个地中海边上名城相配。早上出来还嫌穿得太少太冷,现在来回奔走在克瓦泽特大街上,却被烤得浑身冒汗。

  连着两天只睡三个小时,虽然电影节才刚开始,却已经觉得精力提前耗尽了。戛纳是个海洋,如果有足够充沛的精力,完全可以昼夜不停的看电影,参加新闻发布会,约采访收集世界权威的电影杂志……但是我显然不是那种超人。

  每天两部的竞赛片至少要保证,要知道,在以出人意料著称的戛纳,不定那部你认为最不重要的参赛片,最后就成了折桂冠者。

  早上8点半放库斯图里卡的[生命是奇迹]。这部倍受期待的影片让人禁不住从床上爬起来,疲惫有时候会让人上升到一个检验影片的神奇境界:这个时候,如果不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影片会全然抓住你的神经,肯定会被瞌睡虫乘虚而入。记得去年看拉斯·冯·提尔的[狗镇],就硬是被拉斯·冯·提尔调教出来的尼可·基德曼扮演的格拉丝的无底痛苦把全部昏昏欲睡的神经给调动起来了。可惜[生命是奇迹]并没有给大家带来什么奇迹,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有斯拉夫轻快幽默的音乐和如诗如画的风景,爱情故事在战争的背景下似乎意义也格外深刻。遗憾的是,似乎缺少了一个经典大作的某个神经,于是无论怎样你想把作品和天才导演一贯的成功联系起来,都好象不太完整。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记者招待会上得到了世界同行们的验证。

  他们当着导演库斯图里卡的面站起来表达了失望,而导演的回答更是干净利索,就一句话:“世无完人”。

  这场记者招待会开得多少有些好事多磨,由于新闻负责人事前依照库斯图里卡的意思,拒绝了所有塞尔维亚记者的专访要求,这个记者新闻发布会几乎要成了塞国记者的抗议会。一个记者激动得甚至顾及不上这是一场国际性的记者招待会了,干脆放弃英语直接用斯拉夫语和导演较起劲来。

  晚上和一个塞尔维亚电影学院来戛纳实习的女孩聊天,她告诉我的一个关于库斯图里卡的另外版本,几乎改变了这个天才不羁的导演在我心中的印象。女孩说库斯图里卡是个在本国内无论是百姓或是圈内都毫不受欢迎的导演,尽管他做为导演的天才从没有遭到否认。问题出在对于真理和真相的理解上,前南斯拉夫的大多数百姓认为库的影片并没有展示这个国家的真实,换言之,他所揭示的譬如战争的场景和真相很有距离,更多的只是这个国家丑陋和落后贫穷的一面,目的在于迎合西方世界。

  晚上七点看[老男孩]。开场不久,几个颇有创意的镜头就引来满场观众忍俊不禁。暴力不少,伦理、道德和爱,复仇和痛苦,善与恶。和法国同行蒂埃里·乔治一起讨论该片,许多精彩创意之笔得到我们的一致口赞,但是后者开玩笑地说,法国人很难接受这种强烈的血腥,恐怕只有暴力美学专家塔伦蒂诺会格外欣赏的。(后来的获奖事实证明,昆汀·塔伦蒂诺对这部韩国片的确情有独钟。)

  5月15日 第一次雷鸣般的掌声

  倍受瞩目的[史莱克2]在电影节最大的光明大厅举行了首映式,短短一个半小时不到的时间,所有人都被情不自禁的欢笑和逗乐包围了。可以说,戛纳从12日正式开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这才是第一部掀起高潮的影片。影片放映完毕那种雷鸣的掌声,今年还是第一次听到。

  影片完全继承了第一集的故事和形式,除了幽默机智的对话,真实背景和电脑绘画的图像混织在一起,风景美丽而创新,许多熟悉的老电影的镜头,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甚者包括音乐,亲切之外,却并不让人觉得重复和模仿。这部成人和孩子皆可以欣赏的动画片,在精心构筑的故事中间,导演要传达的东西远远比故事本身要深刻的多。尤其是对动画片传统的王子公主形象的背叛和颠覆,这里美丽的王子公主形象,也决不仅仅是孩童世界里的优美和高贵,而是距离普通人更亲近更真实, 更强调男人的阳刚和女人的真诚善良。

  于是,传统里优美高雅的王子在这里成了类似小丑的角色,而还是有着一张美丽温纯的面孔的小仙女,却已经从一贯帮助好人,惩恶扬善的美丽的传统经典角色中,变成了这里利用手中的魔棒,企图不计后果拆散史瑞克和公主这对幸福的新婚夫妇的妖婆。传统动画片给孩子们留下的善良的面孔代表善良的心的逻辑,被抛到了历史的垃圾箱里,从这一点来看,影片似乎要重新塑造传统王子公主的动画片的形象,更象是一部生动的哲学论坛。

  早场影片结束后,是记者招待会。虽说欧洲人嚷嚷要抵抗好莱坞发展欧洲艺术传统电影,每年的戛纳,最受瞩目的,却还是有好莱坞大明星大导演出场的影片,随后的的新闻发布会,也是他们最被捧场。[史莱克2]因为有卡梅隆·迪亚兹等大明星的配音而格外受到关注,除了新闻发布会场爆满,甚至外面的过道上,也挤满了手持相机的摄影记者,期待着在他们经过的一瞬间还可以抓拍到精彩的镜头。

  收到组委会的通知,美国导演Jonathan Nossiter的纪录片[mondovino]从非竞赛单元转到竞赛单元,从而使本届电影节的剧情长片正式竞赛单元的影片由原来的18部上升的19部。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才能让组委会破例呢?抱着这样的好奇心晚上7点来到德比西宫观摩影片。应该说,这部记录片是给对葡萄酒的生产酿制有一定了解,对葡萄酒的品尝和历史有满腔热情的观众欣赏的。如果你对葡萄酒的产地和历史一无所知并且毫不感兴趣,那么,本人劝你还是省下近160分钟的时间,寻找别的开心的好。

  5月16日 狂人戈达尔

  今天,有两大重头戏,一个是[干掉比尔2],一个是法国新浪潮的元老戈达尔的[我们的音乐]。说句老实话,[干掉比尔]的暴力鲜血在引发人们视觉和感观刺激的同时,批判的声音也不少见。第二集和第一集显然风格大相径庭,倾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16日的另一个重点是戈达尔的[我们的音乐]。这部诗意电影的份量显然没有这位大师本人发表的一系列狂言更足。这部作品的评价并不高。《电影手册》的评价“是不比以前的电影更让人失望”,而戈达尔本人则很自信地表示这是随着年龄而成熟。戈达尔的话不多,但是却表现出对于一切都不在乎的架式。在电影节开始之前,舆论纷纷宣称戈达尔支持罢工,但戈达尔否认了这一点,用他的话说,不是是与非的问题,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在乎这些。用影展一位负责人私下的话说,他其实谁也不在乎,甚至是他自己。在开幕式上,组委会曾经希望他能够和阿莫多瓦一起登台,但是戈达尔拒绝了。他只肯为自己的片子出一次场做个简短介绍,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对于戛纳影展,戈达尔其实并不买账,当记者问起是否喜欢这个电影节的时候,他的回答竟然是:“大家都希望借此机会给自己的电影做广告,这就是影展的全部意义!”

  既然连影展都没放在眼里,当今影坛上戈达尔能够看得上的人物就太少了。对上届金棕榈大奖得主格斯·范·桑特,戈达尔的评价是:“这是个安东尼奥尼的追随者。但是,应该去思考、衡量、观察,才能达到安东尼奥尼那样的地步!格斯·范·桑特的电影止于愿望而已。”至于塔伦蒂诺,他则说:“嗯,我想他是个很好的人,有才能,但是他只拍了4部片子。而我呢,拍了104部,这就是差距!塔伦蒂诺有很多局限,他的镜头始终都围绕自己的布景,而不是对真实的世界感到好奇。如果我要拍我的女朋友,我就要拍出我和她都没有看过的东西才行……”

  戈达尔对于当今电影都感到灰心,甚至连电影这个称呼他也觉得别扭。这个新浪潮的发起者叹惜当今的电影处于一种怪态之中。“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尤太人或者巴勒斯坦人,换言之,在寻求别的事情。”他这么得意地打着比方。在一连串的狂言之后,用一种幽默的眼光来体会的话,戈达尔最后的结论并不悲观:“尽管问题不少,但是所有的影人也没有必要去自杀。”

  晚上放映阿根廷新秀导演的参赛影片[神圣的女孩]。这是个需要耐下心来慢慢欣赏的影片。片中许多精心的动作和摄影,都可以看出导演的导演天才。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初,法国《电影手册》就把她做为新人给予了关注肯定。

  5月17日 好戏连台

  人的潜力是需要在一步步开发的。在连续几天睡眠不足引起大脑缺氧的感觉后,昨天晚上在贪婪之下还是只睡了宝贵的三个小时。本以为今天会趴到在戛纳电影节的放映大厅,至少是大睡一觉。事实是不仅看了三场电影参加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还在心里做了一番细致分析。三部片子,各有千秋。

  第一部是早上8点半放映的记者专场[教育家]。这是德国久违戛纳后再一次卷土重来,其中的男主角也是今年风光一时的[再见,列宁]的主角。片中从开始到最后,总的来说很一般,有着很浓的社会和政治题材的影片,却有一个充满人情和精彩绝妙的开放式结局。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同时,让人回味悠长。想要了解一部影片的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参加随后的记者新闻发布会就可略知一二。这里,几乎所正的问题都集中在了对片中人物政治态度和演变以及开放式结局的讨论。这正是这部片子的两大看点。

  第二部是[十面埋伏]。正式放映此片是在5月19日,今天只是一个专门给记者准备的小型观摩会,在电影宫大楼内的巴赞小放映厅内举行。面对这部久受期待的影片,放映场内的座位大部分被亚洲媒体占据,其次是了解和关心亚洲电影的西方人士。地方太小,很多人都被失望地挡在了门外。看完影片后,得到很两极的评价。有意思的是,和[英雄]一样,西方世界普遍表达了极高的赞誉,内地和港台的记者们则在小声交流着失望。

  第三部是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事实上,这场正式首映中大部分观众是专程从美国赶来先睹为快的。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法国媒体都以头条大幅刊登新闻,称“迈克尔·摩尔的[911]为今年戛纳电影节掀起了真正的高潮”。

  5月18日 不会“绅士”

  节日的戛纳,昼夜间没有界限,黑夜甚至比白天更明亮和喧哗。当然,恐怖组织的猖獗使得戛纳始终都小心翼翼,记者进入电影宫的检查,似乎无形中更加严格,满大街除了影迷,剩下的全是警察。

  中午参加了法国电影协会的午餐招待会。在这个法国电影协会设在世界展厅的会场内,出席招待会的包括几乎所有法国方面戛纳参赛参展影片的制片导演和演员。索菲·玛索因为“一种关注”单元的参赛片[今天晚上]也和剧组来到了午餐会,一顶精制的奶白小帽,配以纯白的休闲外套,里面则是一件同样白色的背心,相当高贵、大方。

  [今天晚上]的制片人也去了,和他聊起影片,说索菲·玛索演的精彩,片子也不错,但离经典似乎还很有距离。说完突然后悔,因为所有人都在恭维,只有自己傻傻地说真话,实在是太缺乏法国人的“绅士”风度了。这个故事比较特别,讲一个有三个孩子的中年女人,一天突然发现丈夫猝死。接下来,在周围亲人和爱人帮助下,这个中年女人经历了很多混乱和迷离。苏菲·玛索的表演是到位的,但年轻导演在自己这部处女作中,表现欠佳。所以,想把这么一部平庸之作说得天花乱坠,也实在是件难事。

  除了电影之外,今年舞台和艺术工人的罢工也是一个影展的焦点。和一起吃饭的几个制片人导演演员聊天,才发现他们的罢工得到的不光是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还有很多人退一步的审视,思考得更谨慎更深入。总之,一个很开心很有收获的午餐会。只有走进去,才会发掘出另一个世界。

  5月19-21日 大事记

  戛纳终于在阳光的普照下变得越来越灿烂,但这个令人兴奋的地方又是如此令人疲惫,每天都听到有人在抱怨身体的透支,三顿并做一顿吃是家常便饭。但是,在地中海清澈的蓝色情调中享受电影的盛筵,毕竟一年只有一次。这不仅对外国人是如此,对法国人,甚至年年经历这一盛会的当地人,每一次都把它看成是最新最好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于很多令人期待的大片,常常会有很多当地人早早守候在放映宫外面,礼貌地向经过的来来往往的人打听是否有多余的招待票可以进场。聪明的人更绝,高高举起一个纸牌,上面用各种幽默的形式表达着对可能给他门提供这种方便的热切和希望。

  简单记录几天来发生的重要事件:

  19日

  [十面埋伏]正式首映,西方反响不错。MARTINEZ饭店采访[十面埋伏]剧组,演员和导演分别轮流来到中国记者桌前,举行了园桌会议般的采访。不禁感叹,中国拍摄电影,导演的份量举足轻重,而演员似乎还只是在照搬或遵循导演意志,自己的思考和参予非常之少。此外,今天放映了沃尔特·塞勒斯的[摩托日记],这是一部相当流畅的影片,导演朴实自然,虽然叙述主题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却并不给人枯燥和说教的感觉。可惜最后评奖时,这部优秀的作品竟然被不公平地忽略了。

  20日

  今天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日了。看了三场和中国有关的影片。早场是张曼玉主演的法国片[清洁],这个几近戛纳节尾声才放映的影片,似乎在观众中再次掀起小小的情感高潮,法国《电影手册》给这部影片打出了金棕榈标志的最高评价,张曼玉瞬间列入了最佳女主角的候选名单。接着是下午杜琪峰的[大事件],之后,在阳光下沙滩上采访了剧组。

  晚上,则是把大家的眼球盼凸了的[2046]。关于[2046],已经有了太多的新闻嘈杂,不管怎样,不管导演是谁,影片本身才是真正的落脚点。正是带着这样的期盼和热切,我走进了黑压压的布鲁埃尔放映大厅。此前王家卫的影片因为拷贝不能如期赶到戛纳,使本来就很神秘的影片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当然由此激起的反感情绪也同样不少。戛纳组织者为某部影片而如此改变放映日程,实属罕见。今天早上本应该有的媒体专场,就是不得已取消的。如诗如画的影片结束后,大家好象还没有完全从片中走出来。总觉得有点恍恍惚惚,意犹未尽。也许是期盼的太久了。

  21日

  中午,戛纳组委会举办记者午餐会,在戛纳东面一座高高的临海山上。这个聚餐会在穿着颇有地方节日喜庆色彩的敲锣打鼓的列队欢迎中,迎接了大约四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地处山坡,居高临下,远处碧蓝的地中海里的帆帆点点,尽在视野之中。这样的午餐会是每年戛纳的必行公事,而所有的评审团成员,也必到场捧场。评审成员的列席,似乎成了戛纳任何活动规格的标志,只是难为他们吃一顿很难嚼出滋味的饭菜时,也许脑袋里还在运转琢磨着奖项的评审。

  下午,如约到Gray-Albion宾馆采访了下榻那里的张曼玉和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港澳台分别去了2、3个记者。问题不外乎集中在导演和演员的创造初衷和表演感受心理上。当主要演员和导演曾经有过一段夫妻关系后,这个问题似乎被大家格外关注。一向被人认为高傲的张曼玉,今天素面朝天,显得开心而诚恳,说得话也很轻松坦率。很开心能看到她更显真实的另一面。

  5月22日 颁奖典礼和米高梅的狂欢之夜

  今天,所有的正式参赛片已经全部放映结束,集中的是“一种关注”单元的补场影片。于是,挑选着看了一部获一种关注大奖的影片,是部非洲片,应该是很有特色的了,但是离这种生活甚是遥远,无论怎么集中注意力,也是抵挡不住,几近睡着。倒是另一部同样获奖的影片[土地与灰烬],讲述战争下人们面对每天亲人死亡承受的悲痛苦难,在空旷的尘土飞扬间,让你受到震撼。

  晚上,这个从电影节一开始就掉足大家胃口的金棕榈,终于在大家震惊的眼神中,由本届评委会主席宣布了谜底: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真是古怪。其实,整个颁奖仪式都有些怪怪的,主持人意大利美女罗拉·莫兰特似乎没有开幕式上那么紧张了,但是却怎么也自然不起来,常常显得话说得不是时候或者多余。而颁奖嘉宾中的法国女演员贝阿翠丝·达尔更是个性十足,当她的演讲词说得过快而被请求重复时,她满脸的不屑和抗议,冒出一句:“那就算倒霉吧,我可不想总是重复。”然后,就自顾自地颁奖了。

  接下来的获奖影片主创人员逐一现身在电影宫三楼的新闻发布中心。每个人都仓仓促促地接受十来分钟来自全世界记者的提问。那个获最佳短片奖[TRAFFIC]的21岁的美国年轻导演最先出来,很是气旺,已经在刚才的颁奖仪式上,发表了一番演讲,说是现在的戛纳,已经越来越从艺术盛典沦落成商业交易的场所,在这里,又毫不客气地质问戛纳组委会不能够让更多短片导演有机会参加颁奖晚会,容纳几千人的大厅,相对于二三百人的短片摄制人员,似乎不应该算是很小吧?

  当然,迈克尔·摩尔是最大的热点,他的出现引来了所有人的关注。拿出自己的获奖金棕榈,迈克尔·摩尔很认真的地接受记者的镁光灯轰炸。接下来的提问,主要是被美国媒体垄断了,可以想象,第二天美国的所有大报都将被这个特大新闻所垄断。戛纳称得上这个大胖子的福地,也许是被这意外的惊喜冲昏了脑袋,这一次,除了还不失时机地对布什进行打击讽刺外,迈克尔·摩尔联带戛纳电影节组织者、法国政府和人民都感谢上了,说得甚至有点肉麻,说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人民也特别了不起”,迈克尔·摩尔对这里的一切都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整个美国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国的支持,至今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是法国支持的见证……”

  在戛纳,你有多少精力,就会有多少节目和活动等待着你。每天,都会有无数的电影组织和国家在这里举行着各式各样的晚会,或者是在豪华大酒店里,或者是在支起敞棚的沙滩上,或是豪华邮轮上,夜夜歌舞香槟,夜夜灯火到天明。所以,你常常可以在凌晨三四点,看到身着晚礼服或者裙袂的绅士佳人,疲惫而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年戛纳最辉煌的一场晚会,当属这场颁奖仪式后的米高梅80庆典晚会。这是一场规格极高的沙滩晚宴,凭着手中的邀请函,你还远远不能进入会场,每个人,还需在手腕上佩戴一个蓝色的手镯,根据等级不一样,手镯的蓝色也是从浅渐深。闪着晶光的深蓝,意味着你可以悠闲地坐在海滩上被隔开的沙滩椅上,悠闲的面对大海和远处即将拉开帷幕的烟火和歌舞庆典。浅蓝色的手镯,那么,对不起,你可以同样享用美味的香槟和佳肴,选择你喜欢的牡蛎海鲜和大虾,西式冷盘,日本料理,或者精制的扣在闪闪发亮的大锅里的热气腾腾的中餐,但是,你却只能在拥挤的人群中自己寻找下脚地点,或者在黑夜里面对深魅魅的地中海坐落在沙滩间或石阶上。其实,这已经是很浪漫很奢侈的事情了。要知道,这时候,成千上万的人正被毫不留情得挡在层层戒备的保安之外,每一个从晚宴现场走出的宾客,都会被不厌其烦地层层包围追问,是否可以把招待票和手镯转让。

  5月23日 梦结束的时候

  电影节其间的戛纳是一个适合做梦的场所。无论是真的明星还是有愿望成为明星的男男女女,都试图在华服、香氛、镁灯和沸腾的欢呼里找到一份感觉。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所有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施展自己的最大魅力,自我感觉极佳。可惜,梦终有结束的一天。

  很多人从周五起就陆续开始撤退了,今天是最后一天,盛筵后散场的狼藉和凄凉,人去楼空的对比很容易让人伤感。但还是有坚守到最后的人,一是为了对获奖影片补场,另一个重要原因,源于戛纳电影节召开57年以来,评委们今天下午是破天荒头一次举办大奖公布后的记者招待会。显然,这样一个举动更主要是的显示了电影节组织者们的一个良好心愿,对于评委们来说却很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无奈。这个评委全部到场的新闻发布会更象是一个记者寻求获奖影片论据的辩论会或者讨伐会,很让人怀疑这样一个举措的实际效应和来年的连续性。问题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今年宛如重型炸弹的金棕榈的授予上。而评委们则口径出奇地一致,一再表示,[华氏911]的获奖是源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和政治没有任何干系。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一直面带微笑,保持合作态度的本届评审团主席终于挺不住露出几个粗暴的手势。面对一个《尼斯早报》记者的提问,昆汀在重复了对金棕榈奖授予的解释后,拒绝继续听取记者对问题的解释。

  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近两周的工作之后,评委们都很累了。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整个戛纳电影节其间一直很活跃很幽默,并且精力无限充沛的比利时演员兼编剧贝努瓦·伯埃尔伍德此时穿了一件体恤,上面赫然写着“No more”。这两个字最能准确地体现他们此时的心态。(文/ 刘敏(法国))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