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昨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悉,我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本名耿绍光)同志的追悼会将于7月30日上午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听到夏青老师病逝的消息,许多曾经与夏青老师共过事或者听过夏青老师主持的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表示很遗憾、非常难过。
葛兰:还是感觉很突然
当记者走进夏青和葛兰老师在西便门广电总局住宅小区的家时,房间里已经摆满了各方人士送来的花圈和花篮,不大的房间干净且简洁,摆满了书的书架更是透出这家主人的浓浓书卷气。不过由于长年卧床住院,夏青已经有近7年没能回到这个温暖的家。
由于过度的悲伤葛兰老师的精神显得不是很好,但她仍然坚持接受采访让记者非常感激。作为和夏青老师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在她眼中夏青才是最真实、最可敬的。“我们自1951年一起参加工作,1953年结婚一起生活,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他在生活上没有什么苛求,非常平易近人,对人真诚,不管是对待老人、年轻人还是小孩,很少有过分的说笑,平易、平和、与人为善。他把书当作宝贝,‘读万卷书’是他的座右铭。他不求名、不求利,没有显示自己,求官、求职都没有过,一心就想搞好专业。”
“他在培养年轻一代上,更是付出了很多精力。1970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台里来了一些高中毕业生,由于文化素养有差距,夏青就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习古典文学,当时还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印机,他就每天晚上亲手刻蜡版、写教案、查资料,然后把资料油印并装订成一份份的交给这些年轻人,当时他已经患有关节炎症,手都肿得很高了还在那里刻。”
“在医院住院治病期间,有的护士开玩笑说‘夏老给我们朗诵一段吧,我们可喜欢听你朗诵了。’,他就真的拖着病体很认真地在那里朗诵,当时护士们都感动得哭了。”
“他住了7年医院,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也已经6年了,我也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可是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突然……”说到这里,葛兰老师沉默了!
虹云:我们都尊称他“老佛爷”
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午间半小时”和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的播音员虹云是夏青老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虹云对于老人的去世十分的悲痛。在将近半个小时的采访中,虹云几次哽咽着无法言语。
据虹云回忆,由于夏青学识渊博,因此在当年的那一拨年轻播音员中对于夏青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叫作“老佛爷”。在播音过程中,有许多疑难音和古音都必须查《康熙字典》,而当时播音界很少有人掌握这本字典,尤其是对于其中的“反切”音更是难懂。于是当时很多发音大家都去请教熟通《康熙字典》的夏青,由他来做最后的定夺。“他是播音界惟一的一位会吟颂的播音员,他熟读《四书》古籍,出口成章,他的学问渊博播音界无人能及。他的逝世带走了很多学问,实在是一件憾事。”
拽着自己的脚指头上楼
夏青的敬业精神更是让虹云敬佩不已,她回忆说:“因为夏青老师的身份比较特殊,每到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他要随时听从组织的召唤。夏青老师患有非常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为了完成任务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最严重的时候,他曾经用两根绳子分别拽着自己的大脚指头帮着自己上楼。为了克服病痛,他曾经大把大把地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但是他从来没有喊过一句疼。”
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
在圈里,夏青和葛兰是一对公认的模范夫妻。据虹云回忆,葛兰对于夏青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尤其是在夏青将近6年的植物人卧病在床的过程中她始终没有放弃。除了坚持繁重的播音工作之外,她总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帮助夏青恢复身体健康上了。非常感人的是,尽管当时夏青老师已经是植物人了,但是每次葛兰老师来到病房时,病床上的夏青老师似乎都会有反应,可见夏青老师对于葛兰老师是多么的依恋。
“耿爷爷”不如“孙爷爷”
跟现在娱乐圈动不动以大腕自居的现状相比,夏青是一个绝对不计较个人名声的让人可敬的老人。虹云回忆,有一次,夏青去电台录制一期少儿节目。在试音之后,编辑认为他的声音太严肃了,不适合孩子们的口味。于是没有通过。当时已经是大播音员的夏青并没有计较什么,而是开玩笑地说:“看来耿爷爷(夏青原名耿绍光)的声音不如孙爷爷(孙敬修)的声音更适合孩子们。”
张家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导演张家声先生是一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提起夏青老人,张家声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他说:“我和老人家接触不太多,印象最深的就是1992年我们在青岛的一次朗诵会上。那时候,他已经开始有一些反应迟钝的征兆了。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非常谦和没有丝毫大腕儿的架子,对每个人都面带着微笑。”张家声称夏青老人是一位有声语言的巨匠和大师,他的声音是最有可信度、最有征服力的声音。他的声音不可取代,同时也不可逾越。
提起夏青和葛兰这对艺术老人,张家声同样满怀敬意。他说:“你可以想象一下,两个人同样是语言工作者,一个语言巨匠不能讲话了,两个人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了,这是何等的痛苦。我听说在夏青成为植物人之后,葛兰还曾经用朗诵一些作品试图唤醒他的记忆,但最终没有成功。可见他们夫妻的感情之深。”信报记者张学军 何鹏浩/文 陆 欣/摄
一生成就
1954年,夏青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中,他主播“九评”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播出周恩来同志追悼大会的悼词,毛泽东同志逝世时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全文宣读《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夏青同志在播音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写的专业文章有《谈逻辑重音、逻辑顿歇和语调》《播音员的读音问题》《新闻播音刍议》以及播政论文章的经验总结等。
此外在古典文学造诣方面,夏青同志录制毛泽东诗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和欣赏》节目里讲解朗读难度较大的古典文学名篇,均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夏青同志还是我国广电部门、教育部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广汉语普通话的负责人之一,为推广普通话做了大量工作,编播部门大量疑难字音问题,大多请他来确定,因此有“活字典”的美称。鉴于他在汉语语音方面的学识和成就,1980年在中国语言学会上被选为理事,1982年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聘为审音委员会委员,1986年担任国家语委委员。实习记者马 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