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总裁作专题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董平总裁和上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左一)
香港电影人施南生(右)与董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左二)、复旦教授孟健(右一)、清华教授尹鸿(左一)
来宾争相阅读《传媒时代》
香港电影人吴思远(右一)等接受来宾踊跃提问
本刊讯 6月6日上午,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国际电影论坛举行了首场研讨会,作为论坛特邀嘉宾,保利华亿总裁董平在研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并成为当日最受关注的论坛发言人。
“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固定保留内容,今年首场研讨会主题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与国际合作”,这一热点话题吸引了海内外学者、媒体记者,早在会议开始前一个小时,会场就被占满了,所有来宾都不约而同翻阅起《保利华亿之路》《传媒时代》等保利华亿宣传品。10点,董平总裁与上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香港著名电影人施南生、吴思远步入会场,担任主持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
董平总裁以《新兴生产力对电影产业的促进》为题,进行了15分钟的主题发言。董先生首先介绍了华亿电影8年的发展之路,这条不平坦的中国民营电影发展之路充满艰辛风险,华亿能坚持到今天,董平认为是坚持了国际化电影品质的制作理念,使得华亿电影在产业资本的运作中起到有效的持续发展的品质,但品质电影面对国内并不成熟与规范的市场,华亿并没有怨天尤人,开始在电视剧、广告甚至在电视频道的经营等领域发展,成功的资本运作让华亿在巨额利润与巨大风险的双韧剑上起舞,保证了华亿电影的8年持续发展。在先后与北大、保利等合作中,董平始终把新兴生产力作为华亿电影发展的重点,先后给陈大明、张元、徐静蕾、顾长卫、杨超等一批导演处女作投资,《孔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旅程》《我为谁狂》等新片成为近期中国电影的佼佼者,他认为,中国电影缺乏的可能不是资本空间,而是生产力的准备,根植本土文化与本土大众影响力、同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导演、编剧、明星等生产力资源的积累,迫在眉睫。只有本土化的电影生产力的培养,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
董平总裁的发言赢得全场长时间掌声,在随后的自由对话环节中,他成为被提问最多的论坛嘉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等专家学者,就中国民营电影市场回收与传媒资本运作的辩证关系,与董平总裁再次进行了交流。董平进一步阐释了“艺术品质高的电影赢利空间最大”的观点,同时还表示:“中国电影管理部门对民族电影的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优良环境下,作为电影生产商,更要积极与电影管理部门配合,同心面对并共同度过在产业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一切难关,同舟共济,早日迎来中国民族电影真正的收获季节。”
研讨会结束后,不少与会代表把董平总裁纷纷围住,就具体问题继续探讨。当日下午,董平总裁接受了上海东方卫视等媒体的专访,并与欧盟影视机构代表进行了洽谈。文/张紫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