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刀郎问题研究·郎图腾——谁来给刀郎捧场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01:42 北京娱乐信报
  刀郎现象,以及其他许多事例,使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样一群人——老追星族,他们年纪最少在25岁以上,有稳定收入及较强的购买力,是演唱会的重要消费群体。关注这群人不仅仅是关注一个社会现象,更是关注音乐市场的消费者,换言之,如今业界人士拼命追求青少年市场的策略是不是有点过时了?也许这群老追星族才是音乐市场最强大的购买力?

  所谓“追星族”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中国内地的词典里是根本没有“追星族”这个词的。整个80年代里,尽管已经开始有青少年热烈追逐诸如费翔等明星的现象萌芽,但是还远没有达到形成一个强大的“追星”群体的程度。至于疯狂的fans行为,诸如谭张歌迷大战之类,那也只是听说在遥远的香港才有的事。

  到了90年代初,“四大天王”开始在内地走红,年轻一代的歌迷在社会进步的条件下,拥有了比上一代歌迷更灵活的头脑、更开阔的眼界、更大胆的思想、更积极的行为,他们开始用更疯狂的行动迷恋他们的偶像。

  黎明北京演唱会风波,可以说是内地“追星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的北京经济台主持人张树荣,因在电台节目中批评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唱歌走音,招致众多黎明歌迷长时间的围堵和声讨。当时黎明的歌迷主要是中学生,为和张树荣辩论,很多学生专门旷课守在电台门口等张树荣出现。

  此后还有更加离谱的事情,另一位天王刘德华在京举办歌友会,虽然不是周末,却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会上,一名北京名牌高中的学生站起来,哭着说:“华仔,我是某某中学的学生,本来我今天应该考试,但是我没有参加,就为了来看你!”话音刚落,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没有刚才那个同学的学习好,但是今天我爸爸住院我都没陪他,就为了来看你!”

  这几桩事被报道出来以后,一度引起社会哗然,当然所有舆论都是批评学生们追星追得不务正业、六亲不认。“追星族”这个新名词也正是从此开始正式出现,特指以追捧明星为主要目的,并为此耽误了很多正经事情的一个青少年族群,以学生为主。很明显的,当年这个称呼带有较明显的贬义,带有成年人对青少年追星行为的不满跟批评。

齐秦的老外歌迷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追星族”长大了

  社会的发展好像永远出乎预料,“追星族”这个词从诞生到20世纪末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只属于未成年人的,但近几年情况却突然有了很大改变。追星族队伍里站的如今已经绝不仅仅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了。

  如果你关注娱乐新闻的话,几乎每天都能发现有关“成人追星族”的蛛丝马迹:为媒体对“左麟右李”演唱会的批评打抱不平的恐怕没几个是25岁以下的;能在刀郎“冲动的惩罚”里流下伤感眼泪的恐怕也不太可能是中学生;给童安格当保姆的歌迷当然也都早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了……好像突然之间,一大批“老追星族”开始冒出头来,并迅速壮大为追逐娱乐圈明星的消费主力。论年龄,他们都已是不折不扣的成年人,有家有业,但对娱乐人物的关注、追起星来的狂热表现,甚至“不务正业”的程度,往往比未成年人还来得生猛。一直在“追星族”面前板着脸孔的成年人居然自己也成了“追星族”,这在以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未成年追星族简称“小追”的话,那么成年追星族也可以被叫做“老追”。

  2000年“5·27”演唱会,可以说是“老追”的首次集体亮相,一水儿老歌手的表演阵容,使流行音乐演出购票的主流头一次变成了成年人。而事隔一年后的第二届“5·27”,在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这三“老”的夹击下,作为年轻一代新人王出现的陶喆竟然惨遇滑铁卢,被几万观众喊退票,因为那晚的工人体育场完全是30岁

  上下歌迷的圣地。

  今年的“刀郎”热潮,更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由无数“老追”一步步推向高潮的。刀郎的歌迷们自己都在网上说,“30岁以下的人听不懂刀郎”,正是这批30岁以上的人,他们在刀郎老套煽情的歌声里寻找到了精神慰藉,又推动刀郎的音乐在网上大肆传播,从唱片店里买走一张张刀郎的CD,并立场鲜明地向对刀郎持有异议的人展开火力凶猛的大规模论战……如果没有这样执著的歌迷拥戴,“刀郎奇迹”未免要大打折扣,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老追”们已经拥有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给老追星族画像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作为一个标准的“老追星族”的特征。

  首先,他们一般有充裕的金钱和时间用来看自己偶像的演出,甚至当他们更加有钱和时间的时候,会专门到外地去看演唱会。当年罗大佑个唱是先在上海开的,很多北京歌迷就专程打着“飞的”去上海看。如今甚至花更多钱追到香港乃至海外去看偶像演出的也不罕见。仅这一点在大多数青少年就是完全不可企及的——演唱会动辄上千元的门票,还属于“伸手”阶层的青少年歌迷怎么能说买就买了呢?还是上了岁数的追星族有经济实力,为了追寻他们逝去的青春记忆,为了如愿以偿地坐在体育场馆里看看他们当年热爱过的歌星,他们才不在乎那几百、上千元钱呢。

  第二,他们喜欢淘碟,当然是正版碟,这也同样是因为拥有自主的经济支配能力。动辄上百元的原版进口碟都不用说了,一些自己年少时买不起、买不到的老唱片、二手唱片更是老追们的最爱。很多老追在淘碟上的花销极为惊人,这些已经绝版的老唱片已经是收藏价值远远大于实际使用价值的珍品,很难找到不说,就算网上有卖,其标价也要比市售原版唱片的价格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不止,有的一张CD甚至叫到四五千元还供不应求。其实记者本人及身边的一些同事也属于淘碟一族,有时动辄就花费上千元购买二手唱片,价格虽昂贵,但仍买得心花怒放。

  他们喜欢在网络上建立专门纪念、研究自己偶像的BBS专区,并且动不动就冠以“永远的……”、“传奇的……”等盖棺论定式的定语。热爱同一个偶像的老追们,常常以极高的热情在那里灌水、发帖子,收集、交换、研究偶像们当年及现在每一点一滴的资料,包括罕见作品、稀有照片、剪报、行踪、情感经历、创作背景……很多老追具有颇高的写作水平和分析能力,再加上多年来对偶像的了解已经像庖丁解牛般的从外到内,有时他们的言论水平之高,分析之精妙,令专业人士也会汗颜。更难得的是,这一切工作全部是义务的,有些像齐秦、童安格等歌手的网站,目前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会员遍布华人世界,就连偶像们办演唱会时,也会专门请这些会员来捧场。

  他们对自己偶像的维护程度,要远远超过青少年歌迷。在偶像受到批判的时候喜欢站出来说话,这本来是Fans们的惯有表现,但老追们或许因为对自己偶像的热爱与研究已经太深太久,因此而觉得旁人完全没有资格对偶像评头品足;又或许是因为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其斗争艺术已经远非眼界未开的未成年人可比……总之在面对批评者的时候,老追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言辞激烈、锲而不舍,甚至一语不合直接开骂都是你很难在“小追”身上见到的表现。对此本报曾有过数次体验,近期我们批评左麟右李演唱会失准的报道,以及对刀郎音乐的解析,均刺激诸多老追各显其能,写信打热线或在网上留言,以各种方式对批评性报道表达强烈不满。

  他们喜欢打入偶像的生活。相对于对偶像采取仰视态度、见一见偶像都会晕倒的小追来说,老追们的心态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希望能尽量拉近与偶像的距离,来寻求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比如说成为朋友或是工作伙伴,但结局往往未必美好。童安格的一个歌迷就因为狂热迷恋他,因而跑去给他当保姆,不过在同偶像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发现了偶像的缺点,并且跟偶像闹出了经济纠纷,以不快收场。当然还有的歌迷因为成为歌迷会的负责人,而得到更多跟偶像接触甚至参与偶像工作的机会。任贤齐内地歌迷会的会长就是这样一个追星族,她除了率领歌迷追踪到香港看任贤齐演唱会,参加庆功活动,更在北京参与了任贤齐个唱的一些工作,有时与主办方开会到深夜,俨然已经是演唱会的一个重要工作人员了。

  老追与小追是不同的

  老追星族跟青少年追星族有很多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差异严重到了壁垒分明的程度。

  有些刚才已经说过了,比如老追星族的购买力明显强于小追。近几年来演唱会市场的走向已经很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某些青少年偶像的个唱虽然不输人气,但是赔钱甚多。再有老追在面对偶像的批评时态度要更加极端。谢霆锋与刀郎都曾被本报批评过,但相比之下谢霆锋的青少年歌迷们要显得“嫩”多了,他们只是以各种方式到本报“和平投诉”,不像一些“刀郎迷”,一上来竟然连“杀你全家”都敢往出跩。显然,由于社会经验及人生经历的不同,导致部分老追星族遇事反而过于冲动,不计后果。

任贤齐和他的热情的歌迷

  与小追截然不同的是,老追并不注重偶像的外形。一部分老追喜爱的偶像从来就没有英俊美貌过,比如罗大佑、赵传、蔡琴,还有一部分偶像历经岁月的磨砺,容颜渐渐苍老,身体渐渐发福,比如姜育恒、童安格、谭咏麟、齐秦等,但是老追们绝不嫌弃自己偶像的相貌,他们注重的是歌唱的内容。

  老追惯于在追星过程中带入自身感情,对明星偶像的追捧,往往就是他们自身欲望的投射。当几万人在体育场馆里跟着罗大佑、齐秦、赵传、姜育恒、Beyond齐声合唱时,他们更多的已经不是在追星,而是追寻自己的青春时代,追忆一个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明星,帮助他们完成了自己无法完成的许多梦想,把他们的个性张扬到了极致。

  也正因此,老追们注重的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对追偶像追到酒店等行为一般是不感兴趣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的老追星族,一大把年纪仍然青春热情不减,跟剧组、等签名、狂拍照……比小追还要离谱,有的甚至在娱乐圈里都追出名气来了。

  老追们普遍看不上小追,他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往往是“我早已过了追星的年纪……”殊不知自己追得更凶。在他们眼里,小追们太肤浅,只看重表面,这也使老追们非常喜欢教育青少年。一般小追们比较自我——“我就喜欢”,至于我喜欢的你喜不喜欢,我无所谓。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有时候就喜欢好为人师,他们不能忍受别人不喜欢他们的偶像而去喜欢一些“肤浅的音乐”,因此常常去批评别人、劝说别人、影响别人。刀郎的追随者在投诉本报报道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不喜欢刀郎是多么的不对,然后列举了很多刀郎的优点。最成功的教育个案往往发生在老追的下一代身上,记者接触过不少拖家带口的老追,当看着四五岁、七八岁的天真儿童唱着张国荣或者齐秦的老歌的时候,记者也不得不感叹,让这些基本还不懂他们唱什么的孩子这么投入的热爱,那些老追家长花了多少功夫啊!

  前文有提到,老追星族在老歌手和老歌当中找回自己青春的影子。因此,老追星族喜欢追的偶像,往往都吻合了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偶像之一,是那些从青少年时代就一直影响着他们的人文歌手,不论是知识分子型的罗大佑、姜育恒,还是城市浪子型的王杰、齐秦还是叛逆不羁、充满愤怒感的崔健等摇滚歌手。以刀郎为代表的一些新歌手也是老追们的挚爱,因为这类歌手用歌声温暖了另一种人群的生活,他们的歌声虽然没有太多人文歌手的社会责任感,但更多地折射出某一阶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刀郎音乐里的情绪肯定不是属于青少年族群的,是在社会上打过很多滚儿的成年人才有的,也正因此,刀郎的歌迷大多并不很年轻。

  老追星族的形成

  为什么“老追星族”这个概念要到近几年才开始明晰起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更早的年代里,我们的父亲母亲那一辈人,更加不懂得什么是追星,他们也许也有偶像,但绝不是歌星,而是领袖、英雄人物之类的。或许更早更早以前,我们的祖父母追过星,他们热衷于“捧角”——捧的是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不过这和我们今天探讨的流行音乐相距比较远了。所以说,在中国内地,追星族这个事物有一个断层。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学生为主的“追星族”现象才开始形成,而现在时间又已经过去了10多年,当年那些花季青少年们如今已纷纷步过而立之年,他们正好形成了第一批“老追”。

  光阴荏苒,不管这一代大龄青年承不承认自己追过星,那些温暖过他们青春的老歌和歌手却无法被遗忘、被抹杀,当如今的流行歌坛已经不能给这一代人提供所必需的听觉感受时,当他们发觉自己年华似水流、韶华不再时,他们再度回忆起当年的感觉,感到自己对音乐真实的需求依然不减当年,于是他们的追星热潮迅速膨胀,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曾经崇拜过的明星,都很快将被这轰轰烈烈的时代快车抛在身后,现在必须要做的,是给自己的未来多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给失去的青春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我们所指的老追当中,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度过青春期的人,他们在前所未有的港台歌曲热潮中成长。这有点类似社会的老龄现象,现在的老追星族,事实上就是追星族的大龄化。

  就像现在的社会对小追星族已经司空见惯一样,过不了几年,老追星族现象也将不再是什么新生事物。其实在流行音乐文化没出现过较大断代的海外甚至是我国港台地区,老追星族一直都是稳定地存在着,Eagles或是RollingStone演唱会的观众、日本演歌的歌迷、甚至是许冠杰、刘文正的Fans,90%以上都是一把年纪了,随着一代一代小追星族们的不断长大、变老,我们身边的老追星族或许会越来越多。再过个几十年,有一天你会发现还有年过古稀的追星族呢!

  老追星族对市场的启迪

  老追星族的出现,给沉浸在青少年市场的唱片业界人士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你们是埋头于青少年音乐市场呢?还是兼顾一下更加有购买能力的老追?是孜孜以求新潮的音乐风格如R&B、Hip-Hop呢?还是按照受众年龄层划分唱片市场的类型?

  其实数年前,记者在采访台湾音乐人陈乐融的时候,他就提出一个观点:不能让25岁以上的人没歌听。但是直到今天,唱片业还是没有重视这个市场,或许他们觉得成年人太理性、太有主见,不像青少年那样,你给他灌输什么东西,他就很容易就接受?

  和唱片业相比,演出商的嗅觉似乎更加灵敏,他们率先看到了老追星族这个市场的商机,因此大量炮制具有怀旧意义的老歌手演唱会,大多比较成功。当然,也有比较聪明的唱片出版商,比如给刀郎出版唱片的商家现在或许数钱都数不过来了。当然,刀郎如果再出第二张、第三张唱片时,也未必能有这么好的销量,雪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现在的老追星族现象无疑对市场是一个提醒和推动,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圈什么时候才能重视成年人的音乐市场?同时,我们也呼吁电台、电视台等强势媒体能率先填补这个空白,比如按年龄分时段,推出不同类型的音乐节目,别都把节目整得跟春晚似的像一个大杂烩好不好?

  敢于最先吃螃蟹、而且会吃螃蟹、吃到螃蟹而不被螃蟹夹的人才有机会赚到更多的钱。

  记者观点

  追星有理、追星有度

  追星族从小到老,方兴未艾,追星本来是一个健康的行为,没有什么错误。让优秀的榜样带动人、让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人,这也是值得推崇的。比如,有的艺人成为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乃至代言人,他的追星族也跟着为慈善事业出钱出力,甚至到慈善机构做义工;有的艺人德艺双馨,在娱乐圈堪称典范、有口皆碑,他的追星族也努力向他学习,做事力求完美无缺,做人力求诚恳善良,这都是好事情,应该鼓励和推广。

  不过,追星也应该适度,不能为此荒废学业、事业、家庭、亲情。同时,追星更应该冷静、包容,不要苛刻跟你意见不同的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的美酒也许却是别人的毒药。所以追星族和非追星族、追此星的和追彼星的,都应该和平相处,无需挑起事端,更不应该对意见不同的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

  总之,追星有理,追星有道,追星有度,追星不分年龄、品位、阶层,大家一起合理追星,娱乐市场才会越来越繁荣。

  100多名京津两地的张国荣fans为纪念他去世一周年自发组织追思活动。

  信报记者唐峥 丁宁

  
独家发布章子怡的秘密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欢唱 做K歌歌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电影 明星美图 
 一米阳光 日韩歌手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