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女足惨败张海涛(右)难辞其咎。
新老交替,队伍年轻,没有经验,这当然是输球的部分原因,但是作为主教练,年轻主帅张海涛难辞其咎。从用人到战术打法到临场应变,他的“菜鸟”本色尽显,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失误。奥运会首场比赛,张海涛的第一次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愣头青进城”。
用人:明显失误
首先,在用人上,张海涛存在明显的失误。前锋线上,来自上海的季婷是一名年轻球员,经验欠缺,虽然比赛中比较勤奋,但还没有显示出其在攻击力方面的长处,她绝对没有替补上场的速度快、技术不错的白莉莉出众。白莉莉上场后,进攻局面上有所改观,但无奈为时已晚。此外,在中场,张海涛的人员使用也存在问题,除了曲飞飞有点表现外,毕妍和浦玮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理论:纸上谈兵
根据一些报道,“浸过咸水”(粤语,指曾留洋的“海归派”)的张海涛,理论水平应该不错,这也是当初中国足协为什么早早内定了他做女足主教练的原因。不过,打比赛不是纸上谈兵,433也不是灵丹妙药。见了德国队这样的球队,张海涛还是抱定433不放手。摆明了自己的实力不如人家,还倾尽全力大打进攻。结果,中国队的后防留下了难以弥补的漏洞。第二个进球,普林茨完全是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攻门得手的。接下来两个进球,德国也是趁着中国队大举反击之际把比分扩大。
战术:违背“国情”
即便是在张海涛苦心制定的进攻战术上,也存在不少有悖于中国球员特点的地方。比如说,张海涛比较强调两个边路的进攻,企图利用两个边路起脚和斜吊来撕开德国队的防守,但是面对德国这样的身材高大的对手,这一招显然难以奏效,而且,高举高打根本就不是中国队的强项,老中国女足之所以出色,因为他们的层层推进和渗透非常具有杀伤力,毕竟,中国队不是挪威队。
指挥:应变太差
临场应变是张海涛最需要提高的地方,面对对手不同的情况和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张海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下半场开始不久,张海涛10分钟之内就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但是刚过了没多久,滕巍就出现了抽筋,此时,中国队已经不能再换人。此外,明知道德国队箭头普林茨的杀伤力惊人,张海涛也没有专门布置球员对她进行严密盯防,导致刚开始20分钟,普林茨就早早奠定了比赛的基调。虫子(来源:信息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