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集大型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昨晚在央视黄金时段一套首轮播完。据总编导阎东介绍,这部纪录片目前已经开始在央视四套面向海外观众播出,8月22日开始还将在央视九套连续播出英文版,而就在这天,韩国KBS电视台的星期日特别节目、香港无线等电视台也将隆重推出这部纪录片。
《百年小平》与以往领袖人物纪录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它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新形式,共有105位历史亲历者在荧屏亮相,讲述邓小平的思想、情感等,被称为国内第一部口述历史纪录片。其中有不少内容都是第一次披露,阎东介绍说第一集原邓小平专列的画面就是经过层层审批之后,直到开播前十余天才拍完的,这也是原邓小平专列首次在纪录片、专题片中亮相。
从“文献历史”到“口述历史”
国内大多数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思路一般都是围绕专家结论看资料、搭框架,阎东说他们一开始也是先从现有资料入手,光看资料就花去了两个月。从5月20日开始采访第一个亲历者鲁平先生以后,摄制组惊喜地发现了许多他们过去不知道的有关小平同志的细节,进而顺藤摸瓜抓住这些细节放大,“这些细节都很感人,但是怎么表现呢?除了讲述者知道,其他任何资料都没有。”越采访细节越多,越有这些细节,摄制组也就越觉得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在眼前浮现,就越想把这些细节交给观众,于是就比较明确地有了用“口述历史”这种节目形式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我们自己也吓了一跳,都是采访,一个接一个的采访,片子能好看吗?以前还从来没有过这个先例呢。”
阎东透露,一开始还心存疑虑,是否在文献纪录片前加上“口述”两字,等到片子的大框搭出来之后,他们索性把文献两个字去掉,就成了“口述历史”。
邓家“电视全家福”增加文献价值
阎东说,所谓“口述”,就是口耳相传的意思。口耳相传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传播中变异、走形,怎样才能够确保采访对象所说的话真实可信,具有文献价值呢?为此,他们预先设定的一个标准:必须是亲历者,必须是他们所亲历的事情。这样,这种采访就有了文献的价值,“像片中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小康生活等的阐述,我们采访的都是当时的翻译和陪见人,能够亲耳听到邓小平说话的人士,而不是泛泛地根据主题内容而确定空泛的采访对象。”
《百年小平》中,邓小平的直系亲属中差不多有近二十人接受了采访。阎东认为这是“口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般意义上的“口述史”都是针对事件的,述说者也应该是具有一定政治或历史话语权的人,家属一般是被拒绝的。但对邓小平这样一个人物,家属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据阎东介绍,摄制组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认真拍摄了位于北京景山后街的邓小平住地,采访了邓家全家,来了一个电视版的“全家福”。邓小平的妻子卓琳虽然身体不好,也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她与邓小平的爱情史。邓小平的弟弟、妹妹、妹夫都在片中亮相,从自己的角度诉说了对邓小平的情感。邓小平的儿孙辈家庭成员也都出现在片中,以不同身份讲述了邓小平感人的生活侧面。
邓小平家庭录像首度公开
《百年小平》中总共采用了三段来自邓小平家庭录像的资料,阎东说这盘录像带共40分钟,现在存放在中央文献研究室,“那是生活的实录,他们当时拍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今天做这部片子用的,他们拍得很随意,小平同志在家庭录像中也是真情流露,镜头十分珍贵,也使我们的片子增色许多。”片中用了一段小平同志在家中吃瓜子的细节,这是任何片子中都未看到过的内容。于是剧组在采访邓朴方时特意问了他,于是就有了邓朴方在片中那段声情并茂的回答。
片头小平画像来自《时代周刊》
阎东介绍,《百年小平》的片头做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此前,他集中看了近十部国际人物传记片,大都是政治家,从中寻找对《百年小平》的艺术把握。片头照片的创意,让阎东和制作者费了不少心思,美国《时代周刊》上的邓小平画像曾受到质疑,认为有“变形”的痕迹,但阎东认为这是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坚持住了。片花中邓小平晚年的照片显得有些苍老,有人也提出要换,他却认为苍老中透出邓小平晚年成熟的智慧和一种博大的慈祥,也坚持住了。
《百年小平》片头音乐是以钢琴为主奏乐器的协奏曲,阎东说这与邓小平晚年简练、明净的生活风格是吻合的。为何没有像《百年恩来》那样创作一首抒情的片尾曲呢?阎东坦言要谱写一首合适的歌曲确实有很大的困难,其次他觉得已经把要抒发的感情、要说的词融入到片子当中 (文/本报记者 刘江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