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克·贝松可算是法国电影界的顽童,他固执,坚信自己的才气,完全不理会他人的批评。青少年时的他梦想成为海洋专家,但是17岁时因为一次潜水意外,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愿望,转向电影。尽管他再也无法潜入童年深爱的海底,但却因此而成为20世纪90年代法国最具世界影响的导演,甚至被人称为“欧洲的斯皮尔伯格”。他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就直接到电影厂里当杂工,从底层一步步做起。之后,他就到好莱坞去,到处走、到处看。回到法国后,他便决定开始拍片。那时,他住在一间小阁楼,和一个朋友凑了点钱就拍了一部科幻默片《最后决战》,结果得到亚弗利亚兹科幻片的大奖,从此启动了他的电影事业。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他又有五部影片问世,且几乎每部都产生了轰动效应。第二部影片是1985年执导的《地铁》,获第11届法国电影恺撒奖十三项提名和三项奖;1987年的《碧海蓝天》获第14届恺撒奖八项提名和两项奖;1989年的《尼基塔》获第16届恺撒奖九项提名和一项奖。短短的几年取得如此的成绩,这在法国中青年电影导演中堪称凤毛麟角。因此,吕克·贝松凭借自己的实力跻身于法国一流导演的行列。吕克·贝松作品的题材、样式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外。这就是吕克·贝松的特色。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吕克·贝松总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导演。他的电影节奏明快,前位时尚,风格诡异,几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接近上世纪末,贝松突然以好莱坞史诗片的模式运作完成了一部大制作的古装片《圣女贞德》。贝松新女友米拉·乔沃维奇的表演沿袭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风格——神经质、惊慌、脆弱,这种处理的结果使这个版本的贞德几乎是最另类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疯狂和迷乱。影片充满史诗气魄,但是吕克·贝松在市场和电影之间不再游刃有余。在商业电影面前他做了最后的抵抗,然后缴械,这正好吻合了该片的矛盾与挣扎。其结果当然是在票房和评论界遭遇滑铁卢,也宣告了吕氏与“贞德”米拉·乔沃维奇源于《第五元素》的爱情的结束。
吕克·贝松导演的八部电影分别为:《最后一战》(1983)、《地铁》(1985)、《碧海蓝天》(1988)、《尼基塔》(1990)、《亚特兰提斯》(1991)、《杀手莱昂》(1994)、《第五元素》(1997)、《圣女贞德》(1999)。其余的电影只能算是N分之一部。
(蕥 嬉/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