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著名演员傅彪病逝专题 >正文

评论:“泛娱乐化”与人文关怀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1:38 新京报

  生了病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但如何报道的确是个问题。事情被披露后,不少人担心和反感的,是媒体无节制的“炒作”。已经有不少声音出来,希望媒体“低调”。

  时下的媒体存在“泛娱乐化”倾向,也是一直以来受到批评的原因。比如类似名人病情的报道,又比如最近某电视台在节目中就“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进行短信竞猜等,都被批评缺乏人文关怀。

  如果纯以人文关怀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拒绝报道,对公众,对媒体同样是不公平的。

  内地著名演员傅彪患病入院,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在新浪等网站,来自各家媒体的报道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看着这些消息,不由得让人心里一“紧”,马上联想到当年歌手高峰入院时引发的媒体大战,当时,一些外地媒体为了“抢”

  新闻,竟路远迢迢派记者到

医院蹲点守候,由此,还曾掀起一波关于媒体职业操守的讨论。莫非这一切又要再现?而罗文、梅艳芳重病时香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曾受到质疑。现在,这个话题因为傅彪又被重新提起。

  媒体报道名人生病,这不是问题。名人、明星一向是媒体的宠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媒体敏感的神经,生病这样的大事当然也不例外。

  虽说生了病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但如何报道的确是个问题。事情被披露后,不少人担心和反感的,是媒体无节制的“炒作”。已经有不少声音出来,希望媒体“低调”。傅彪经纪人的话很有代表性:“我希望媒体对傅彪应该给予正确报道,别把他‘炒’死。他不想让外界知道病情,是因为怕父母及亲朋担心。”

  时下的媒体存在“泛娱乐化”倾向,也是一直以来受到批评的原因。比如类似名人病情的报道,又比如最近某电视台在节目中就“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进行短信竞猜等,都被批评缺乏人文关怀。无视报道对象的感受,对其病情细节津津乐道,在病人治病期间,围堵在医院,不断向医生护士打问探听,令患者不胜其扰;而对一桩人间惨剧竟以轻描淡写的态度来对待,更是大大不妥。这些做法表面的理由,是“迎合”读者、观众,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们直接的后果造成公众的愤慨、厌恶与反感,结果是媒体形象遭到损害,得不偿失。读者不买账,证明此路不通。对此,媒体自身其实并非没有认识,“傅彪事件”中,就有《沈阳今报》等六家媒体站出来,以联合倡议的形式作出了承诺:让傅彪安静养病。

  这份倡议书中说:“…… 一些报道却在傅彪的病情细节上大做文章,今天这个说傅彪患的是肝癌,手术后仍然深度昏迷;明天那个又传出傅彪得的其实不是肝癌,是胆囊息肉,病情也没那么严重;甚至还有媒体为傅彪到底是不是‘满脸插着管子’、‘白天窗帘都是拉着的’、‘将来还能演戏’……而喋喋不休……“

  我翻了有关的报道,发现事情并不像担心的那样,媒体陷入“病态的狂欢”中,实际上,大部分报道还是恪守了客观的原则,或者说是负责任的,对病情的报道也基本符合事实,并没有“大肆炒作”。这样的报道我以为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媒体有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责任,如果纯以人文关怀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拒绝报道,对公众,对媒体同样是不公平的。

  名人、明星的大事小事自然是属于报纸娱乐版的,但出现在娱乐版的不一定都是让人开心的消息。有娱乐记者采访某官司缠身的名人,了解到记者的身份之后,该名人顿时急了,“我怎么能是娱乐版的呢,要采访也该是法制记者呀!”———他不了解,名人出了事,即使跟娱乐无关,也可以出现在娱乐版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报不报道不是问题,如何把握好报道的分寸才是问题。

  本报特约评论员西丁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