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拿什么拯救你,穷人(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10:26 新京报
拿什么拯救你,穷人(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书名:《在广袤的土地上》

  作者:[美]迪帕·纳拉扬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定价:35.00元

  本书是“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穷人的呼声”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包括三本书,涵盖了6万多穷人的经历以及世界银行“向贫困宣战”主题研究的成果。《在广袤的土地上》为贫困国家提供了地区发展模式和案例研究的成果。

  本报书评人一泓秋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昭示着诗人对于苦难深重的土地的深厚情感,也是他对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遭受苦难的一份悲悯。《在广袤的土地上》所调查的是加纳、马拉维、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国穷人的生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生活在贫困之中的家庭都不在少数。厕身其中的人们所遭遇的困境,是残酷而真实的。

  贫穷意味着什么?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极低的生活水平和沉重的负担,与之相伴的还有挥之不去的精神压力、羞辱以及尊严的丧失。当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道德和脸面将首先成为牺牲品,“饱暖生淫欲”从来都是无衣食之虞、有钱有闲者的专利,而“饥寒起盗心”则是走投无路的人下意识的选择。高调、空洞的道德说教在严峻的现实困境前脆弱得犹如一根芦苇,它无从解决人必须面对的生存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因为目睹穷人的困苦而饱受精神的折磨,长期失眠,直至罹患了神经衰弱症;托尔斯泰因为自己生活优裕,农民们却过得无比艰辛,而充满道德上的自责,至晚年时离家出走,客死在异乡的一个小车站上。一个良知健全的人,决不会对他人的苦难视若无睹。当我沉浸在本书所呈现的穷人生活中时,那些生活的影子,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昔,又悄悄涌现出来。因贫困而绝望自杀的乡亲与玩伴,为争夺可怜的物质利益相互盘算而引发的邻里、兄弟斗殴,无钱治疗而在家里坐以待毙的病人,因无法缴纳层层加码的杂税而被执法队带走的村民……

  这些被欺凌和被侮辱的人们,与其他国家的贫困者一样,饱受生活煎熬。对于幸福,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对此,被调查的大多数国家的穷人的希望几乎相同:有住房,有稳定且报酬较好的工作,有医疗保障,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等等。事实上,这些要求也正是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的基本待遇。用穷人们的话说就是:“一个富人的产生往往以更多人陷入贫困为代价。”

  正如本书所揭示的那样,即使在有着民主政府的国家,穷人也遭受忽视、虐待,并被国家官员剥削。因而,这些穷人都有着强烈的被遗弃感,大多心怀愤恨和不平。一些穷人将政府机构和警察局评为最差的机构。此外,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性机构/组织的行为仍反映出对穷人、妇女以及受排斥社会群体的歧视,这不仅使穷人精神受挫,还剥夺了他们的各种机会,阻碍其享有法律赋予的服务和资源分配。而政府服务的提供者总是回避穷人而去面对富人,穷人在整体上遭受社会成员的歧视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无疑,政府失灵和决策、制度设置是产生贫困的重要原因。有效的扶贫必须与贫困者的动机、渴望、决策、创造力、知识、网络以及组织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必须发动穷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改变自身境况的合作者。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公敌。它所提出的难题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制度设置、政府对策以及福利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出,人人享有免受匮乏的权利。以此推之,贫困乃是对于人权的剥夺。而如何防范、制止这种剥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它不容推脱。《新京报》新闻热线:010-96096333页面功能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