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实录北京———八十年代印象》
作者:钱瑜、李健鸣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
定价:24.00元
钱瑜和李健鸣夫妇是将历史揣在心里的人。夫妇二人一图一文,在这本书中将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进行了非常个性化的生动再现。
书评人鲍昆
我们的记忆是可轻可重的。对一个真正有生命感的人来说,记忆实际上是非常沉重的,因为记忆是生命的载体。当我们的肉身渐渐枯槁,被时光渐渐吞噬时,只有记忆和记忆的传承才能揭示我们生命的意义。记忆又是一条长长的、断断续续的线索,那上面琐碎的、片断的、昨天以往的细节一经修补连缀,就会变得鲜活、活跃和宏大起来,历史显现了。那是由一个个个体生命共同轰鸣出的时间叙事,撩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弦,让我们重新体味。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环境的标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摆脱不了时代的宿命。当某个个体的生命生活顺风顺水时,他的一生可能是快乐的,但却也可能是平庸的。当他的生活经历过艰苦和磨难时,他的生命将会体味甘苦的反差,获得更多的惊喜。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从物质匮乏和精神禁锢的年代,一路走到今天技术、工业的消费时代;从生活在幽暗的小屋到今天在华堂高舍锦衣绣食,宛若梦境。他们其实是比生活在平庸时代的人们更快乐,因为他们是真正懂得什么叫幸福的。在今天说昨天的磨难还有什么意义?是否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矫情?不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钱瑜和李健鸣夫妇是将历史揣在心里的人。最近,他们夫妇合著的《实录北京———八十年代印象》一书出版后,在圈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钱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从上个世纪新时期伊始,就坚持不懈地用影像记录身边的生活。李健鸣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戏剧工作者和颇有造诣的德语翻译家。夫妇二人一图一文,在这本书中将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进行了非常个性化的生动再现。
钱瑜的照片沉稳、细腻,所捕捉的历史生活细节,没有宏大的主题叙事,但却绝对经得起推敲、玩味,而且充满对生活轻松、幽默的揶揄爱意,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从这些朴实的影像中,完全可以感受到照片后面钱瑜那双敏锐和戏谑的微笑目光,在温厚和欣喜地感受着生活点滴却不可逆转的伟大进步和生机勃勃。钱瑜照片里的人物都是我们每天睁眼所及的普通民众。他们各个气定神闲,自信、达观,从容地迎接和参与现代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历史性转折,表现着这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量。在钱瑜照片的旁边,是李健鸣温馨而深沉的背景文字。她以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时代敏锐的感受力,将曾经的以往与自我的心路历程,以亲切、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们娓娓道来。我们随着她的文字,回望好像刚刚离别的家园,所有在那里与我们生命所关联、发生的一切,都栩栩如生地清晰可见。那曾经给我们遮风避雨的杂院小屋,以及给我们温暖和烹煮食物的煤球火炉,还有因贫穷与传统观念禁锢下尴尬的爱情困境,和对“美”的卑微却崇高的追求,都在李健鸣的笔下有着精微细致的描述。
李健鸣的文字自由、舒展,在中外文化对比和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回转,经常在不经意的叙事中闪烁出她独特隽永的思考火花,因而读起来让人在进入历史情境之时又获得对历史更深的感悟。那就是,在历史的宿命中,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自信、奋争和独立的精神思考。《新京报》新闻热线:010-96096333页面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