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读书》2004年第11期,本期杂志我们看到了久违的老面孔,更读到了久违的好文字。 《文明·北京时间》2004年第11期,本期带来的嘉兴人文地图呈现了文化在民间的力量。
《读书》:名物之趣
对于恋旧的读者而言,永远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最好,那个时候的《读书》松弛而有思想,那时候的《读书》有沈昌文,有赵丽雅。
最近看到很多作者回忆老《读书》,说到其中最难忘的人物,就是赵丽雅。
赵丽雅旧学功底极深,一手娟秀的小楷写就的约稿信,没有作者能够拒绝。后来老《读书》星散,赵丽雅也离开编辑部,专心去做国学研究了。
前些年,赵丽雅以扬之水为笔名出版了一部《诗经名物新证》,考证《诗经》中提到的各类器物,一时间在读书界广受赞誉,就连专业以外的读者也乐意助兴,以为找到了《诗经》的另外一种读法。此后出版界兴起了《诗经植物图鉴》之类的读本,追本溯源,赵丽雅这本书算是开了一时的风气。
说了这么多,回到本期的《读书》,对于喜欢老《读书》的读者,这期带来的实在是好消息,不但重新看到了赵丽雅的文字,而且附带还知道,她的新书就要出版了,和上一本一样,还是名物考据,只是没有了《诗经》的小资色彩,范围也广泛了许多:《古诗文名物新证》。
不出意外,这篇名为《定名与相知》的文章大概是《古诗文名物新证》的自序,而从这个题目,我们大可以读到赵丽雅从事名物考证的最大心得:相知。
说起来,“相知”大概算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了,研究者和研究的客体如果可以达到相知和互通的境界,这门学科也就有了灵魂。以前读马克·布洛赫,总觉得老先生让史学有了灵魂,与此相似,赵丽雅的研究,似乎让名物这门学问活了起来。
赵丽雅谈名物,上来先引叶秀山先生关于文物的论说,其中主旨正是“文物是有生命的”,不过赵丽雅的思路并不到此为止,接下来论证“名字正是唤起文物生命的方式”,于是名物考据的意义一下子昭然若揭。赵丽雅举例说2000年徐州出土的一件明代器物,状似剪刀,刃却是勺形,当时人们定名为“剪形勺”,描摹虽然准确,却没有丝毫意味。其实这件东西汉朝就有,名烛铗或烛剪,是古人剪烛花的工具,在古诗文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形象,这样寻觅回来的名字,一下子给了器物以生命,也让古诗文中的符号有了活生生的意象。
名物之美,当然不止于此,而从事名物考证的艰辛与繁琐,大概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过能就此让这门古远的学问有了新的生命,这样的努力实在是很值得的。
《文明·北京时间》:笑我贩书
这些年谈秀州书局、谈范笑我的报纸杂志颇多,如果《文明·北京时间》还从介绍的角度入手,就不会有多少新意。有趣的是,编辑记者等人一上来就自承“恕我孤陋寡闻,在去嘉兴之前并没有听说过秀州书局”,倒是给这篇秀州书局的小记带来了些新的气象。
据说,《文明·北京时间》是受嘉兴方面约请特地去嘉兴采访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而在邀请方给出的采访对象中,居然没有在嘉兴文化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朱生豪故居和在嘉兴现实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秀州书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好在杂志社的记者够多事,总算没有把好题材漏掉。
秀州书局原本只是嘉兴的一家小书店,本来就算嘉兴人文再盛,也轮不到一个书店老板出名。然而事实是嘉兴的人文精神在当代已经逐渐衰落,反倒是只有这个民间小书店在坚持,到现在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范笑我的这家书店了。
秀州书局最出名的地方,在于那份每20来天出一份的《秀州书局简讯》,专记书店平日的书籍和顾客往来与轶事,其中不乏全国文化名宿的行踪与信函,书店开了10年,《简讯》也已经出到第190期,不知不觉间,一代新的精神家园竟然就这样有了规模。前几年范笑我出版了一册《笑我贩书》,基本上是取《简讯》的精华重新编辑而成,一时间风行书林。
仔细思量,秀州书局确实有一些江南士子的遗风,想当年清军扫荡天下,独独江南不服,抵抗最为惨烈,最主要的原因就在其中的文化根基,如今江南再度富庶,民间文化也逐渐兴旺,这才有可能诞生范笑我一流人物,类似的还有一位“东吴门生”,这位来自南通的青年就职于服务行业,余暇中却以文言记录平日读书的感受,附带议论时事、臧否人物,前些日子出版一册《草龙堂读书记》,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江南文脉的余韵。
回过头来看《文明·北京时间》,这期杂志以55页的篇幅介绍“嘉兴人文地理”,其中秀州书局又占据了4页,算得上是一次有意思的纸上江南之旅了。只是随书附赠的“嘉兴人文地图”最终还是没有标上秀州书局,想起来也算是遗憾了。
涂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