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1月份,广州迎来了“首届英国电影节”,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为此准备了2000年后的9部独具特色的优秀英国电影奉献给羊城观众,影展将伴随一个主题为“城市节拍”的DV大赛同时展开。英国方面望在给中国观众展现现今的英国电影成就的同时,也从民间促进两国电影界的影像交流。
面对美国的强势电影文化,所谓影像的“民族特色”越来越趋向于虚无,英国电影在发展中似乎摸索出了这样一条路:通过面向国际性而达到民族性,也渐渐形成一种兼具古典和前卫特色的特殊气质,古典源自其丰富的戏剧文学传统,前卫来自其引领时尚流行的口味。
布赖顿学派
威廉·保罗于1897年拍出英国第一部电影《大兵求婚记》后,以布赖顿学派为代表的英国电影人在世纪交替间大胆探索,作出了从技术到叙事甚至美学上确定电影艺术基础的重要贡献。斯密士1898年的《科西嘉兄弟》首次使用了叠印法;威廉逊1899年和1900年分别拍摄了《亨莱的赛船》以及《中国教会被袭记》,使用蒙太奇手法表现追逐和救援,大大影响了美国日后的西部片;1900年的《祖母的放大镜》中,特写和远景交错使用,确立了分镜头原则;1903年威廉·保罗的《北极旅行记》成为十年后表现主义魔术师梅里爱《北极征服记》的先驱。
英国初期的电影被当时保守的社会环境认为是市井的杂耍品,从而没引起投资者的重视,也就被耽误了。
纪录电影运动
20世纪30年代,英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关注工业化国家面临经济萧条和政治动乱的问题,而此种关注诉诸于诞生不久的纪录片中,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最直接真实的印象。英文“docu鄄mentary”一词就是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之父约翰·格里尔逊在评论弗拉哈迪影片《摩阿拿》时首倡使用的,1927年,格里尔逊说服帝国市场委员会设立了电影部并担任主任,从此开始了浩荡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该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又热衷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加工。代表影片有1927年格里尔逊的《漂网渔船》、1931年聘请弗拉哈迪拍摄的《工业不列颠》、1934年瑞特的《锡兰之歌》、1935年埃尔顿和安斯特的《住房问题》、1936年瑞特与怀特的《夜邮》等。
此时,英、美两国的纪录电影并行发展,反映的问题也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富有良心的影像,也同时将这种良性状况带入了二战中。
战时宣传电影
由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榜样,二战期间,所有参战国都由政府支持,大量制作纪录片以鼓舞士气。英国的纪录片“桂冠诗人”汉弗莱·詹宁斯以《伦敦可以坚持》(1940)、《聆听英国》(1941)和《消防队员》(1943)等影片记录下最艰难时期的英国民众不屈不挠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
同时,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故事片也成为战时电影的主流,《众星窥视》(1939)、《效忠祖国》(1942)等英国影片的出现影响了包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内的许多电影运动,更使得往后的英国剧情电影形成一种纪录式表现的民族风格。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愤怒青年文化)
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后青年普遍是迷惘的一代,他们对社会制度的僵化、阶级制度的森严以及道德观念的虚伪不满,英国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将这些不满诉诸笔端,形成“愤怒的青年”文学运动。电影业的一批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为中心,呼应着发起“自由电影”运动,他们将“愤怒的青年”文学运动的重要作品搬上银幕,率先在全球开始了“新浪潮”运动。代表作品如杰克·克莱顿的《上流社会》(1958),托尼·理查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62),卡雷尔·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1960),林赛·安德森的《如此体育生涯》(1963)等。也正是这些电影第一次建立一种非传统的反英雄形象,以平凡故事来进行社会批判。自由电影运动于1963年达到高潮后走入衰落,它对影像的革命是巨大的,此后的电影表现变得更加无拘无束。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英国古典电影
20世纪60年代末及差不多整个70年代,英国电影持续不景气,感觉只维系着007这样一个经典间谍片系列。这种状况直到80年代初,英国电影界下决心拍一批反映英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片,并相继推出《象人》(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甘地传》、《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6)等引起巨大反响的影片后,整个电影界才得以复苏。英国具有丰富的戏剧文学传统,大批电影演员都是戏剧科班出生,这使得英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呈现一种优雅的古典气质。地理上独立于欧洲大陆的特点,又使英国电影具有一种迥异于欧洲精英电影文化的孤傲气质。 同时期的美国电影早已轻松占据全球各地电影市场,包括不列颠。对此,英国电影业持一种宽容的大度,以良好宽松的制片环境吸引着国外优秀电影人到英国拍摄电影。在这里,约翰·休斯顿拍出了《红磨坊》(1952),特里·吉列姆拍出《巨蟒与圣杯》(1975)、《妙想天开》(1985)等著名cult片,库布里克更是把最优秀的作品都生在了英国,看看这些名字:《洛丽塔》(1962)、《奇爱博士》(1964)、《2001太空漫游》(1968)、《发条橙》(1971)以及《闪灵》(1980)。
英美当代流行电影
或许由于英伦深厚的吉他传统,源自美国的摇滚乐到了英国后,通过甲壳虫和滚石的演绎彻底地传播普及开来。从此英国、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伦敦,就成为了国际音乐最流行时尚的中心。一个保守的国度却有层出不穷永远前卫的新音乐,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音乐文化对电影的大肆渗透,这也是当代英国电影的一大特色。艾伦·帕克1982年的音乐电影《墙》改编了平克·弗洛伊德的概念专辑,构筑了一段长篇的MusicVideo,之后的众多英国年轻导演的作品更是偏爱以摇滚音乐为主题或背景的流行电影,如《猜火车》(1996)、《两杆大烟枪》(1998)等。随着英伦音乐的全球渗透,这些介乎于商业电影和导演个人探索之间的作品,往往最能吸引追求时尚却拒绝俗化的年轻人。英国电影节排期
注意:具体放映时间以当天电影院安排为准。日期影院影片11月12日飞扬《BJ单身日记》(开幕电影)中华《触及巅峰》11月13日市一宫《BJ单身日记》中华《我的秘密城堡》11月14日飞扬《我的秘密城堡》市一宫《单亲插班生》中华《BJ单身日记》天河《触及巅峰》11月15日市一宫《我的秘密城堡》天河《BJ单身日记》中华《单亲插班生》11月16日市一宫《触及巅峰》飞扬《单亲插班生》11月17日飞扬《有风景的墓地》天河《单亲插班生》天河《遗言》11月18日飞扬《处死国王》市一宫《月历俏佳人》中华《遗言》天河《难得糊涂》11月19日飞扬《月历俏佳人》天河《有风景的墓地》市一宫《处死国王》中华《难得糊涂》11月20日天河《月历俏佳人》市一宫《有风景的墓地》中华《处死国王》飞扬《遗言》11月21日中华《有风景的墓地》纪念堂《月历俏佳人》(闭幕电影)天河《处死国王》飞扬《难得糊涂》市一宫《遗言》
(栩/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