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张艺谋“抵制”研讨会只因不能接受“吵架式”批判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0:1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文化界知名人士日前聚会京城为张艺谋“会诊”,主办方《艺术评论》认为这是一次“以理性的思维为张艺谋‘盘点’的学术会议”。然而,在张艺谋缺席这次会议之后,其“代言人”、北京新画面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出面回应。他一开始说“那些人心理阴暗”,后语气缓和,认为是“老调重弹,我们不屑一顾”。一个主题积极的学术会议,为什么遭到当事人“抵制”?为什么会演变成充满谩骂色彩的混战?

  《艺术评论》是一本纯学术刊物,该刊物主编田青在谈及这次会议时认为,对张艺谋及中国电影的批判需要理性的思维,而不是无端的谩骂,这才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但是,应邀到会的专家、学者大多为喜欢“刺刀见红”的人,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有这样一些人出席的会议,其氛围就不是主办方所能掌控的了。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的大家是无可争议的,他智慧过人也不容置疑。会前,他就嗅到了某些火药味,他自然也就预感到这样的会议很难会出现心平气和进行艺术探讨的局面。因此,回避就成了张艺谋最好的选择。果然,与会者对张艺谋的“总结”和“剖析”是不留情面的:过于形式化,缺少心灵感受、缺少人文关怀、缺乏想像力;追逐名利、艺术失去了灵魂;崇洋媚外、讨好西方观众;电影不是艺术珍品是赝品等“六大罪状”出现了。还有“张艺谋是文艺恋尸癖”、“改邪归正”……这一类的言词扣在了张艺谋的脑袋上,学者、专家骂的很凶,张艺谋仿佛成了中国电影的“失足者”。

  这样的学术会议氛围超乎常人想象,缺乏理性的批评披上艺术研讨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张艺谋本质上属于那种有耐心的人,但他面对泼过来的一盆浑水,本能地要反击,从根本上讲,他就是不能接受“吵架式”批判。明眼人都能看出,张艺谋借张伟平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票房才是硬道理”、“观众最有发言权”、“实践是唯一标准”。张伟平觉得,电影首先要娱乐大众,再艺术的电影没有观众也是死路一条。《英雄》和《十面埋伏》国内票房4个亿,这么高的票房,他们(指专家、学者)为何不说张艺谋讨好国内观众呢?像张艺谋这样创出票房奇迹的导演,可以说中国这20年都没有。两片4个亿的票房证明我们是成功的,那些专家根本不懂什么是发行。

  张艺谋及中国电影研讨会在尴尬中结束了,与会者将心中对张艺谋积蓄已久的批判情结一泄千里,而张艺谋并不领情,甚至厌恶。这种现象耐人寻味。

  南京日报记者 梁平

  (编辑 思夕)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