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9:53 新京报
  策划:本报娱乐新闻部学术顾问:陈山、郝建、陆弘石

  应该说是电影技术的飞跃性发展对电影的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电影摄影师也逐渐拥有了独立身份而成为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编剧用笔、导演用指挥棒,而摄影师们站在摄影机的后面,用的是光影和思想。

  “十七年”电影从黑白走向了彩色,许多活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坛的电影摄影师也以其丰富的经验为新时期的电影掌镜。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政治空气的变化对于导演及演员来说反应比较敏感,而电影摄影师则较少受到波及和影响,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电影不过是一场光与影的游戏。就在他们远逝的身影背后,无数个经典的镜头记录着那个时代,也闪烁在观众的心底和历史的深处。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吴印咸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投身电影摄影,他在战火中跟踪拍摄的纪录片《白求恩大夫》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影片。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吴印咸在延安为毛泽东拍照。吴印咸因《红旗谱》获百花奖摄影奖。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黄绍芬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光影大师。黄绍芬在《梁祝》中尝试了彩色摄影。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吴蔚云的摄影风格趋向现实主义。《白毛女》是吴蔚云的代表作之一。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站在电影背后创造光影人生(组图)
  钱江是北影四大摄影师之一。《林家铺子》中钱江的摄影十分经典。

  吴印咸(1900-1994):一生是摄影的一生

  吴印咸出身于书香人家,191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同时自学摄影。1932年进入天一影片公司充当美工师,从此开始接触电影。1935年他第一次独立拍摄的电影就是田汉编写的《风云儿女》,后又接拍袁牧之编导的《都市风光》以及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的《生死同心》。1937年他拍摄电影《马路天使》,由于摄影技巧的日臻成熟,他大胆地在该片中尝试灯光和日光衔接的用光技术,通过拍摄,在用光上显得更熟练。

  1938年吴印咸来到武汉,准备去华北拍摄抗日纪录片,当时世界电影大师伊文思拍完《四万万人民》,遂将一台“埃姆”电影摄影机和两千余英尺电影负片送给八路军,由吴印咸负责接收器材。《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掀开解放区电影的新篇章。一次日军空袭,当时正在拆修摄影机的吴印咸听到爆炸声立即扑到机器上,以身护机。

  1939年吴印咸从晋西到冀中跟随白求恩大夫,他在战火中跟踪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白求恩大夫》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名垂千古的影片。

  日本投降后,延安电影团接受任务跋涉到东北接收“满映”。1946年10月“东影”成立,吴印咸任副厂长兼技术厂长。1956年,被调往北京,筹建我国第一所电影高等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任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他亲自讲授摄影构图课,主持编著《摄影艺术表现方法》,该书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高校摄影教材。结合教学,他于1960年拍摄了凌子风导演、崔嵬主演的电影《红旗谱》,吴印咸也因此荣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摄影奖。

  经典作品:《马路天使》、《白求恩大夫》、《红旗谱》。

  黄绍芬(1911-1997):当之无愧的光影大师

  黄绍芬18岁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做摄影师、摄影组长。1930年拍摄处女作《故都春梦》,大胆开创镜头加纱的先例,从此声誉大振。后又拍摄《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等片。

  1933年起积极投身左翼电影运动,拍摄《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香雪海》、《天伦》、《到自然去》等影片,他所拍摄的影片几乎囊括了同时代的优秀影片。“孤岛”

  时期黄绍芬留守上海,仍坚持高产优质的拍摄,因拒绝与日伪合作,到上海一家化学工厂任职员。1946年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摄影执导兼技术主任,拍摄《遥远的爱》,并指导拍摄了《夜店》、《假凤虚凰》、《生死恨》、《艳阳天》等多部影片。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亲自拍摄了解放军入城的大型纪录片。

  1954年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尝试拍摄的彩色戏曲片。1957年他拍摄了谢晋导演的成名作《女篮五号》,同年在文化部举办的1949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黄绍芬获得个人一等奖。

  1959年他拍摄了郑君里导演、赵丹主演的影片《林则徐》和《聂耳》,1964年拍摄《霓虹灯下的哨兵》。

  黄绍芬摄影技巧娴熟、采光讲究、构图质朴、善于刻画人物,烘托环境气氛,是当之无愧的光影大师。值得一提的是他除了拍摄近百部影片之外,还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电影摄影人才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经典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女篮五号》、《林则徐》。

  吴蔚云(1907-2003):现实主义创作观念

  1922年吴蔚云学徒彩色版画石印工艺,扎实的美术功底为他走上电影摄影打好了基础。20岁时他进入天一影片公司学习摄影洗印,开始电影生涯。从1927年至1933年他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拍摄了近三十部影片,比较成功的影片有《小女伶》、《飞絮》、《挣扎》等。1934年他为电通公司拍摄影片《桃李劫》、《逃亡》、《暴风雨》等,摄影创作趋向现实主义。

  1935年后,吴蔚云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大地影业公司任摄影师,拍摄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火的洗礼》、《孤岛天堂》等影片。曾任中央电影摄影场、中电一厂摄影师和昆仑影业公司摄影师兼技术主任,拍摄影片《还乡日记》(与王玉如合作)、《遥远的爱》(与朱今明合作)、《关不住的春光》等,并担任《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丽人行》的摄影顾问和技术指导。

  解放后他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拍摄《赵一曼》、《白毛女》等影片,以后又陆续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等戏曲电影。他因拍摄《白毛女》于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调回上海,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市电影局摄影总技师等职,并参与研制新型摄影机。

  经典作品:《孤岛天堂》、《白毛女》。

  “北影四大师”

  北影厂的“四大帅”是被电影界尊封的四位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导演。成荫导演擅长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拥有史诗风格,如《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等;崔嵬导演则充满激情、浓郁炽烈,最知名的莫过于《小兵张嘎》;水华导演的名著改编淡雅深邃、细腻严谨,《林家铺子》、《革命家庭》都是他的杰作;而凌子风的作品则更为明快和奔放,《红旗谱》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其实北影厂除了这导演“四大帅”以外,还有摄影“四大师”,他们是朱今明、钱江、聂晶、高洪涛。曾在四十年代“昆仑”公司拍摄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影片的朱今明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总摄影师,他参与拍摄了《南征北战》、《上海姑娘》等故事片。

  聂晶在《小兵张嘎》中尝试了著名的运动长镜头,这些镜头都是在很差的条件下用土办法拍摄的,十分具有探索精神。钱江曾担任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厂长,是三十年代电影女明星黎莉莉的兄弟、烈士钱壮飞的儿子,桑弧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就是由他来掌镜,他在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中使得镜头的运用蕴含一定的意味,深沉、细腻又不失感染力。1951年由吕班、史东山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中质朴自然、生动灵活的镜语则是高洪涛在新中国电影“发轫”阶段的尝试。

  整理:本报记者张悦

  电影笔记

  “北影四大师”:用光影写作

  最早看电影时,先注意的是银幕之上的一张张脸,看得多了,才关注镜头背后的一双双手,先是导演,接下来就是摄影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北影四大帅”,即成荫、水华、凌子风和崔嵬。还有四大摄影:朱今明、钱江、聂晶和高洪涛。他们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还是黑白摄影,这两种色调,除了明暗对比,再无别的花招,在不得已为之中,彰显出电影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魅力。

  钱江、聂晶等四位,都没有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是从一部部电影里,一卷卷报废的菲林里锤打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每走一步,都得分外小心。当年拷贝之珍贵不言自明,而光影如何让人物表情生动、自如,这其中的艰辛,怕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四大摄影师中,以朱今明年龄最大,资格最老。

  学艺11年之后,在1947年,摄制了中国里程碑式的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的摄影钱江,为中国彩色摄影的贡献巨大,其父是革命先烈钱壮飞,姐姐是著名影星黎莉莉。他在《林家铺子》中的光影运用,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江南小镇既热闹又破败的景象。朱今明还做过《孔雀公主》的导演,这是我国较早运用特效讲述神话传说的一部电影,在当时也造成不小的轰动,并使唐国强的“奶油形象”得以确立。钱江也做过导演,《报童》是他导演处女作,而《金陵之夜》所展现的情报战,则展现了他对他父亲的怀念之情。

  演员出身的聂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小兵张嘎》中的长镜头运用,嘎子被罗金保带入地道的场景,生气勃勃,已成中国影史经典。在前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影响下,能出现如此鲜活的长镜头跟拍,显现出聂晶过人的胆识和才气。随后嘎子在白洋淀养伤途中,泛舟湖上,虽是黑白的影像,却是一派明媚。聂晶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中国摄影师,我们现在常看到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就出自聂晶的手笔。他的光影运用透出一股生气,如《青春之歌》中唱国际歌的场景,镜头匀速平移,如浮雕般显示出一代热血青年的壮烈情怀。聂晶的摄影在同代的摄影师中最具运动感,在拙朴中又可见遒劲的力道。他最后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摄影作品是《知音》,在这部影片里,中国彩色摄影才算真正地有了美感和风骨。

  假如说朱今明的摄影风格是朴素、规整;钱江是绵延、细腻;聂晶是疏阔、灵动。那么高洪涛则是遒劲、雄浑了。他的摄影作品多以战争片为主,如《停战以后》和《西安事变》,他擅长将人物置身于雄阔的自然景观和社会场景中,通过环境的营造反映人物内心的风云变幻。高洪涛是这四位中最早离开我们的摄影师,1982年因骨癌过世。

  他们的摄影在构图上是高度民族化的,光影调配充分为叙事服务。现在的摄影,不时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准确点说,现代摄影有时进入了叙事的主体。这两种摄影方向,孰优孰劣,真是只有等后人评说了。

  赛人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 ,还将进行线索评奖,奖金最高万元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