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当中国称霸海上》作者:LouiseLevathes(李露晔)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定价:26.00元
看一看书名《当中国称霸海上》,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这个名字的惊悚效应、其中包含的故事性和反讽意味,这正是本书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是使这本书得以赏心悦目,得以畅销的原因。
本报书评人刘铮
读书时间长了,从书名里就能看出一些东西。《当中国称霸海上》这个书名使我想起了在亚马逊网站上和它一起打包出售的另一本书《1421:中国发现美洲》。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书有畅销的潜质,在其姿态和语言上也会有和“畅销”
相应的特点。
这种估计果然没错。《当中国称霸海上》的作者李露晔是美国专业作家,曾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十年,《中国科技史》总编李约瑟博士曾请她协助修订《中国科技史》中航海技艺部分。《当中国称霸海上》的语言对普通读者极有感染力,而中国读者读来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比如本书开头的一段:“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停在(东非肯尼亚)
马林迪港外几艘最大型的船,是400英尺长的九桅巨船,中国人称为“宝船”……
伴随宝船前来进行贸易的是将近百艘的粮船、水船、马船、战船和多橹的巡逻艇,以及多达2.8万名的水手和士兵。这是中国史上也是世界史上空前的大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攻击舰队出现之前,没有任何的船队可以与之匹敌……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在整体架构上,《当中国称霸海上》非常注重可读性。虽然本书的主体讲述了郑和航海的经历,然而仍然事无巨细地介绍了很多周边的知识,书的开篇就使用大量的史料和人类学证据论证了澳州人和新几内亚人是中国人的后代(虽然这种论证未必准确),而后来又详尽地讲述了明代朱棣和建文帝的夺权战争。考虑到郑和本人的发迹与这场战争密切相关,加上郑和航海的目的之一很可能就是寻找流亡的建文帝,所以这些讲述也并非冗文。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关于郑和航海的讲述。和我们熟悉的“爱国主义教材”不同,本书并没有用“增进中外友谊”之类的口号式词句,而是分析了这次远航的可能原因:《明通鉴》载:“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考,上命(郑)和踪迹之。”
然而这支壮观的宝船船队的实质意义,好像是要跟那些可以藏匿废帝的番邦君主宣布:我朱棣才是合法的天朝皇位拥有者。同时成祖的心里可能也有另外一种想法:帝国的财政已经在长期的内战中消耗殆尽,需要对外贸易来补充。
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宝船的建造过程,同时也不回避建造过程中重税和贪污的情况,对航行的路线和到达地的描述也非常清晰,当然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沿途的奇闻轶事。
比如,中国人惊奇地察觉到暹罗人走动时,会发出一种像小铃的声音。原因是:上层阶级的男子,到了二十几岁时,即将数颗锡珠或数颗内安沙子的金珠嵌入阴囊。马欢说:外观“如葡萄一般”,是“最为可怪的事”,但当地自诩有身份地位的人,却以此“为美”。郑和的通译马欢,谈到一种可怕的“尸头蛮”。这种鬼魅据说是死于分娩的妇人的游魂。这种鬼魅出现在夜间,仅有一颗头颅,下面悬吊着五脏六腑,常攫食无助的新生小儿。
这些故事中最有趣的还是“麒麟”的故事。公元1432年,郑和手下的杨敏带着葛剌国的新国王赛弗丁一起回到中国。赛弗丁(无疑是在杨敏的强迫下)为成祖带了一件极其特殊的礼物———一只有长长的脖子、两支肉角的温驯动物长颈鹿。杨敏从未见过这种动物,误认为是神话中的“麒麟”,这个东西于永乐十二年九月二十日进献朝廷,当时的景象就如同沈度的颂诗所形容的“臣民集观,欣喜倍万”,当时有诗赞曰:“西南之诹,大海之浒,实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朊无朊无,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呜,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下次去动物园看长颈鹿时,脑子里一定要想着这首诗呀!
看了这许多故事,不知不觉郑和已经下了七次西洋。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不到一百年,全世界最强大的水师,自我毁灭了,中国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本书作者把原因归结于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冲突,以及宝钞的贬值。恐怕每一个中国读者都知道,原因绝对不是那么简单,这一点本书作者也未必不知。然而,她很显然没有构造复杂理论的雄心,而且作为外籍人士,也缺乏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自然会在讲故事之外的方面敷衍了事。
在这里再回头看一看书名《当中国称霸海上》,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这个名字的惊悚效应、其中包含的故事性和反讽意味(考虑到当代中国重建强大海军的努力,这种反讽其实是双重的),这正是本书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是使这本书得以赏心悦目,得以畅销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读者读完感到没搔到痒处,不能过瘾,没法长舒一口气的原因。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还将进行线索评奖,奖金最高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