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1953年中联影业公司成立,图为公司董事会的21位股东合影,前排左起:李晨风、刘芳、秦剑、珠玑、吴回、王铿、李铁;中排左起:白燕、容小意、黄曼梨、小燕飞、红线女、紫罗莲、梅绮;后排左起:朱紫贵、李清、张活游、吴楚帆、马师曾、陈文、张瑛。“中联”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参与。
现在香港出品的电影,几乎清一色都是粤语电影,即使和内地合拍的影片,也只有
在内地放映时,才配上国语。但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的电影公司,有以拍摄国语片为主,也有拍粤语片为主的,而且当时香港影坛专门制作粤语电影的公司占大部分,这样的繁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到60年代末期,这段时期也被称作香港粤语电影的“黄金时代”。
“新联”、“中联”等粤语片公司在当时脱颖而出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两年前过世的廖一原先生是“新联”的创办人,也是1982年成立的“银都”机构的名誉董事长,是“黄金时代”中与一批电影工作者同心协力推动粤语片发展的重要人物。我们联系到曾与廖一原先生以及“新联”编导人员有过较深交往的冯凌霄、周落霞老夫妇,听他们回忆当时的一些情况。
粤语片被看作商业上的暴发户
上世纪40年代末期直到50年代初,香港工商业的不景气仍未消散,而已成粤语片第二大市场的新、马市场由于商业的繁荣同时带动娱乐行情看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根基的邵氏、国泰、光艺、荣华等机构,纷纷建戏院和投资香港制片业。于是由于戏院需要片源,各大机构就向香港伸手,可以说是“求过于供”,所以当时舆论都称那时的影业是商业中的暴发户。
正因如此不少圈外的人投资影业,不少“一片公司”也纷纷出现,所以影片的质量普遍被忽视,投机性生意层出不穷。当时就盛行“七日鲜”公司,大多数粤语电影在比较简陋环境里,在短短几天内就宣告收工,没有人会因为一部简单的粤语电影多浪费时间,这样的粗制滥造之风,也使得50年代粤语片的“黄金时代”头一两年呈现的其实不外是虚假的繁荣,甚至出现“伶星分家”的事件。新、马市场首先行情看淡,一些影片出现滞市的情况。严峻的形势,迫令有识之士提出“集结群力,树立楷模”才能救市,并改变粤语片业的命运。
“新联”影业脱颖而出
由于粤语电影除在香港、澳门等地放映外,广东、福建、广西部分地区也拥有不少观众,东南亚以及澳洲、北美的华侨都喜欢看粤语电影,所以从社会影响和争取华侨的向心作用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
1952年2月,新联影业公司成立,开始的时候职工比较少,早期工作人员邓荣邦、谢济之、陈文、余惠萍、卢敦、李学华等,初创时甚至没有自己的基本演员。廖一原是主要创办和策划人,他在推动“新联”具体业务的同时也开展团结进步影人的工作,对影界中人关心爱护无微不至,故享有崇高声誉。
“新联”的创业作是李亨编剧、吴回导演的《败家仔》,主演有张瑛、白燕、卢敦和黄曼梨。当初就有一些行家笑话“新联”出品首部影片就起个不吉利的片名,结果“新联”同人携手并未“败家”,在五六十年代业务兴旺,生命力旺盛,还与其他三家粤语片公司共同撑起“香港粤语电影”的旗帜。
“中联”公司的理想主义色彩
“新联”的成立以及创业作《败家仔》的广受拥戴,起了树立楷模的作用,也推动了“中联”的创立。在吴楚帆的自传中写道:“……当下,我们这班专业演员以及过去同我们合作比较密的多位编导、制片,便试行讨论筹划一家规模比较庞大的粤语电影制片公司,大家分头奔走,反复商讨之后,计划中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已经初具眉目了。”“中联”成立于1952年12月15日,经过4个多月酝酿,最后成立董事会,商议好分工。董事会19位成员全部是股东,后来又有两位加入,共21人。“中联”的商标上有21颗星星拱照,就是精诚团结的象征。
“中联”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吸引大批有识之士参与创业,其无穷发展活力掌控香港粤语片市场,更以子公司形式创办山联、华联、新影联等较有影响的电影企业。这些电影人有着一番共同抱负:抛开以往那些远离现实生活、内容空泛乏味的粤语片,生产出既能娱乐大众又存在实际教育意义的粤语电影。他们以改编巴金的《家》作为公司创业作,这是继《败家仔》后粤语片的又一次成功,文艺片不卖座的偏见也为之一改。此后,“新联”、“中联”等四大公司还取得排期主动权,以平等地位与院商讨价还价。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联”影人率先实行低工资制度并采取了平均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每个演员不论角色大小,都领取同样数目的工资,这种做法过于理想化所以维持了不长时间即宣告失败,但集体创业的精神值得敬佩。正如“新联”商标中所标出的“新联出品,必属佳片”;而“中联”也标出“中联作品,制作严谨”的号称。“中联”的严谨制作使得发展势头良好,由最初租用办公室,进而购置了自己的物业,自此结束了艰苦创业阶段,进入繁荣创业的时期。
采写/整理:本报记者 张悦 (感谢香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
闪回
吴楚帆与巴金相拥而泣
在纪念“中联”成立一周年时,“中联”开拍纪念作———《春》,其后不久拍摄《秋》,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在银幕上浑然一体。《春》在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这是全国性荣誉,由文化部颁发的奖项。主演者吴楚帆代表“中联”同人在北京领奖后,与原作者巴金相拥而泣。吴楚帆和导演李晨风回到香港,转颁金质奖章给予演职人员。香港文化界、报界为之设宴祝贺。
饮水思源《东江之水越江来》
上世纪60年代前,居港之人都知限水之苦,香港水荒最严重时,四天供一次水,香港人因争水打架甚至打死人的事情也不少见。1965年中期,为解决香港同胞食水困难,在广东兴建庞大的东江引水工程。“新联”遂派出摄影队,拍摄这一宏伟工程的兴建过程,1965年这部名为《东江之水越江来》的纪录片在港公映受到热烈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港人对于祖国的感情和认识,这也是“新联”拍摄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电影之一。
资料出处:《香港早期粤语片简述》作者:陈文、薛后 整理:张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