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濮存昕在京为预防艾滋病作宣传(资料图片 来源:新华网)
作为中国第一位“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昨天,濮存昕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的所言所感,已经远离了与一个明星相关的所有话题。他以温和的话语解释着那些显得有些专业的术语,语气中透出一种极强的使命感。要不是即将登机,他甚至愿意说得更多,言语之外,是一种从来没有失去的信心和责任。
记者:今天要参加的有关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活动是不是很多?
濮存昕:是的,上午和中午在国安剧院和东方广场都有相关的活动。现在我正在机场,准备去河南参加一个很重要的“预防艾滋病”的晚会。其实现在不仅仅是12月1日,平时关于“预防艾滋病”的公益活动和宣传也非常多,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记者:你是演员,又是北京人艺的副院长,还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
濮存昕:从开始从事这个志愿者的活动,我就知道这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付出很大精力的工作。在三年时间里,我们的“艾滋病防治培训班”已经走了全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越来越重视。
记者:除了平时的公益活动,你在影视剧方面也涉足过不少有关艾滋病的题材。
濮存昕:从电视剧《假如有明天》到《失乐园》,再到目前马上就要开拍的《G弦上咏叹调》,都是艾滋病的题材。我觉得自己是个文艺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也是自己的责任。
记者:今年你又参加了很多活动、去了很多地方,有没有一些特别难忘的事?
濮存昕:今年8月,我特别要求策划了一次为72名艾滋病孤儿在北京举行夏令营。他们在北京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登了长城,还到我家里一起做饭吃。他们的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但他们是健康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受到歧视是人们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大家改变对他们的态度。今年,我还去了四川公民镇宣传普及知识,这个镇上很多人是由于到周边的中型城市非法采血而感染了艾滋病,但我觉得在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上,这个镇是一个典范。他们组织了艾滋病患者在一起演出,普通人随意在艾滋病人开的饭馆里吃饭,没有丝毫芥蒂。因为他们知道,这样接触是安全的,我觉得这很了不起。
记者:对于艾滋病患者和他们身边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濮存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于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应该让他们享受到公正的社会环境。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隐姓埋名的,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他们是患者,就如同普通的病人一样,他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我不断在说的一句话是: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如果不刺到人身上,它就是绝对安全的。艾滋病就像这把水果刀,虽然传播快,死亡率高,但切断了血液和体液这两个传播途径,正常的接触绝不会出现意外。我想和所有的健康人说:对于艾滋病人,我们不要害怕,也不要有歧视。
记者:你做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比起普通的预防艾滋病志愿者,优势在哪里?
濮存昕:我的优势就是可以接受很多的采访,进行比一般人更多的宣传,我有作为演员的亲和力和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我的关于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把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除了口头的宣传,我也有行动啊,我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聊天,这能够让更多的人改变对这些患者的错误认识。
记者:在开始做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孤单的感觉?
濮存昕:从一开始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态度都是支持,甚至是一种自豪。在我身边,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和我做着相同的事,所以从来没有孤单的感觉。
记者:这个工作对你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濮存昕:预防艾滋病涉及很多领域的工作:安全的性接触、推广正确的性知识、禁毒、安全的献血和输血……这些工作需要卫生组织、公安司法、妇联、儿童组织等诸多部门的联动和配合。对我来说,我要不厌其烦地、不断地重复那些说过多遍的知识,把它传播到越来越多的地方。
记者:几年来,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濮存昕:我很快乐,我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地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新报记者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