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韩国明星车太贤、李恩宙、张伸瑛与导演姜帝圭、金基德等参加北京韩国电影展首映式
车太贤
张瑞希
12月的北京,并不见得太过寒冷,当一批韩国导演及明星带着12部作品袭来的时候,“韩流”是刮着热风的。虽然风势并不算太浩大,但这股风还是在中国电影圈引起了震动。此次亮相北京韩国电影展的12部影片,很多都是小成本的娱乐片,但是它们受欢迎的程度却让人意外。
12月2日,初来乍到的韩国导演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相关政策予以批评,而12月3日,记者再没有听到类似的论调了。当天上午,“中韩电影高峰论坛”开幕,中韩电影界的高层人士,包括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谷国庆、韩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会长李承宰等都出现在会场。而关于电影的对话,中方谈的是发展和美好前程,韩方谈的是经验和危机。双方电影人奔着同一个目的:把本国电影推荐到对方的电影市场,以期更好的票房收入。
参加完电影展开幕式、电影论坛及中韩歌会后,大多数韩国电影人昨日已打道回国,留下的,是那12部还在北京两家影院轮流上映的电影。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电影人已经发觉自己开始在亚洲影坛失去应有的位置。记者经过几天的采访发现,这次韩国电影展至少为中国电影撇下了四大话题。
话题1 中国电影人怎么对待娱乐片?
此次韩国电影展参展的12部电影,从《春去冬来》到《向左走向右爱》,都是清一色的娱乐片,这是韩国导演热衷于拍的影片类型,而韩国电影的发展也是商业片和娱乐片带动起来的。这种情况在中国却几乎难以见到,很多人至今仍看不起拍商业片的导演,把香港的商业片或者娱乐片称为“垃圾片”。韩国导演金基德也纳闷,很少能接触到中国内地的商业片和娱乐片。
事实的确是,中国内地的娱乐片不多,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被当做是可以赚钱的产业,广大的盗版市场和外国电影的竞争压力又威胁着内地电影的生存。已经成了气候的中国新导演力量目睹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拍艺术电影,先到国外电影节上打拼而最终成名的过程,于是都看好了那条路,憋足了一口气也要如此这般地走下去。就这样,商业片和娱乐片更多被导演们闲置,许多导演纠缠在那种“小众”氛围中,阻断了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在采访韩国顶级导演姜帝圭、金基德之前,记者遇到了从台湾到内地为《一石二鸟》做宣传的台湾著名导演朱延平,虽然没有导演侯孝贤有名,但是他在台湾却是家喻户晓。他告知记者,台湾电影现在走的是两条线,一条是新电影路线,侯孝贤领队;另一条路线就是自己领队的商业路线。他在台湾拍了21年的电影,而有15年的时间,他的电影都在贺岁。他说内地电影确实要多元化,多些周星驰、冯小刚,市场才能红火。内地目前的娱乐片太少,如果内地每年能有40到50部这种电影的话,中国的电影市场将是另一个样子。他认为商业和艺术是相通的:导演要用商业的眼光看待艺术电影,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商业电影。
话题2 高级合作是否从姜帝圭与冯小刚开始?
在韩国电影展开幕的当天,有不少中国电影导演及演员前去捧场,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说,许多中国电影人其实是去寻找与韩国人合作的机会。从众多韩国电影人的言谈中可以听出,他们知道的中国电影人不多,仅有张艺谋、冯小刚、巩俐、章子怡等。而且谈到合作时,也希望最好是与他们合作,比如韩国最大牌导演姜帝圭就一再表示想与冯小刚合作。记者获知此次电影展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中韩两国电影界在三个层面上的合作———共同筹划拍摄一部优秀电影;促进两国在电影业进出口方面更大的合作空间;学习韩国电影产业的优秀模式。最终的目的是由此构架起亚洲强势电影的雏形。
据记者观察,此次电影展的一系列活动,参加的中韩电影人也只是相互混了个眼熟,因为大多数时间大家都需要翻译才能交流。当冯小刚得知韩国最大牌导演想与他合作时,急于打开国际市场的他在宴会现场便找到了姜帝圭,用英语向其示好,但搞笑的是,最终的对话还是要冯小刚急急忙忙拉来一位翻译才得以进行。双方的合作意向已经达成,现在需要的是寻找合适的合作方式。
看来,中韩电影界的大规模合作不可避免,合作的层面确实不会单纯到目前只是两国演员在对方的电影中演几个角色,更多的是资金、技术、发行上的强势合作。姜帝圭与冯小刚展开的合作也许会是中韩合作的突破口。
话题3 影展是否会推动中国电影分级?
韩国导演姜帝圭和金基德在谈到中国电影的时候,一再表态,希望中国方面能在电影市场上更开放,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让观众更多地接触到各国电影,包括韩国的那些“比较刺激”的、有人性魅力的电影。而这说到底,还是跟电影的分级制有关。韩国映画振兴委员会的官员黄东美在介绍经验时,提到电影分级对韩国电影业的促进:“上世纪80年代之前,韩国电影并不是一种产业,当时在韩国制作电影要经过双重的审查,包括剧本的审查,然后还要审查是不是根据剧本拍摄的。80年代以后到90年代中期,政府从不关心电影产业,变为逐渐开始关心和支持电影产业,但不干涉电影人的行动,政府尊重电影人自由的表现意识,对于整个制作则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比如彻底取消了审查制度,比如和西方一样,根据不同的观众年龄将电影分级。”
“分级”是中国电影界这两年讨论最多的话题,在这次“高峰论坛”中,韩国电影人很明确地表示出电影分级对韩国电影的发展和促进。那么在中国,这次影展带来的对中国电影人的刺激会不会促使分级制度的尽快出台呢?也许答案很快就能见分晓。
话题4 明年中国电影展能否震惊韩国?
此次韩国电影展上,韩国电影人更多的是在推介他们的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承认,韩国电影在亚洲甚至国际电影界得势的现实,而他们面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以及与之相似的文化背景,他们更需要得到中国的承认。此次韩国影展还获得了媒体的支持,但是据记者对放映韩国电影的两家电影院的观察,影展在北京影迷心中也许只是波澜不惊,首映当天,记者从电影院的售票处获得消息,放映厅的首映式门票销售没有过半。记者采访到场的影迷,他们认为人们对待韩国电影只有两种态度,要么很喜欢,要么一点也不喜欢。
此次韩国影展的中国主办方已经表态,明年将在韩国举办中国电影展,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从韩国几位导演或者演员的口中,我们知道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改名为《恋人》在那里上映,我们还知道他们喜欢中国的武侠剧,偏爱无厘头的周星驰。但是我们无法知道韩国影迷心中对中国电影的印象。那么,明年的中国电影军团出征韩国,能不能让韩国影迷喜闻乐见并且成为热点话题呢?我们从现在开始期待。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唐爱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