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9:19 新京报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年底是做总结的时候,看看各种各样年度人物、年度事件的评选有多么热闹,就可以感觉到大家算账的热情。期刊方面,创刊不久的《出版人》杂志搞起了年度书业评选,而像《名牌》这样的杂志带来的则是“2004精英男性”,不过和《新周刊》的算账方式相比,这些都还不能算大手笔。12月1日出版的《新周刊》第192期带来了“20年文化撒娇”的历史。

  在报刊亭,第192期《新周刊》红底黑字,显得特别耀眼。对于读者来说,这期封面头像的造型实在是再熟悉不过,加上“保卫张艺谋”五个大字,谁都能感觉到《新周刊》的立场。不过尽管如此,看完《新周刊》这个几十页的专题,还是不能不觉得惊奇。

  话题或许应该从陈晓明先生开始。有了前不久关于“反讽”的风波,我们会想《新周刊》是不是也在玩“反讽”的游戏?结论当然是否定的,作为大众或者说中产阶层的读物,《新周刊》不会搞什么学术游戏,更不会对自己的立场含糊其词,保卫就是保卫,连陈晓明先生的访谈都是那么清晰明白:很多人根本没有看懂他(张艺谋)的电影。

  陈晓明先生在访谈中继续表达着对“网络暴民”的不满,不过他的辩护词却未必那么有力,事实上整个“保卫张艺谋”专题都显得有一点苍白。严格地说,并不是《新周刊》真的要去保卫张艺谋,而是他们必须选择这样的立场:批评张艺谋的声音早已达到顶峰,加上前不久一批评论家的“研讨和帮助”张艺谋,或许只有“保卫”两个字还能吸引一点点眼球。不过遗憾的是,《新周刊》的立意虽然无可厚非,所做出来的结果却不那么如意。

  这个专题从“谁在围剿张艺谋”的提问开始,看起来触目惊心,其实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批评张艺谋电影的声音固然很多,不过还没有谁有“剿杀”他的意思,倒是陈晓明先生在谈话中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至于以朱大可的“20年文化撒娇史”来对应“20年批张历史”更是偷换概念,朱大可的文章其实与张艺谋没有太大关系,而当下对张艺谋的批评同样根本不能给朱大可当作案例,强行排列在一起,除了视觉冲击,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至于“保卫张艺谋的八大理由”,看上去虽然确实不是反讽,倒是真的很有些反讽的效果了。

  必须明确一点,《新周刊》所指的所谓批张大军其实是不存在的,20年批张历史的梳理也有些文不对题。现在批评张艺谋的声音与20年前的批判绝对不是同一类事件,而更重要的是对象的身份变化,从根本上来说,今天的张艺谋已经不是20年前的那个人了。

  仔细梳理当下对张艺谋的批评声音,特别是那些所谓网络暴民的声音,基本上都建构在这样一种事实之上:那就是这些批评其实不会对张艺谋产生真正影响。如果不算其他力量的介入,历史上也还没有过群众的批评能够改变一个事件的先例。在市场中,公众的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埋单。他们的批评永远被忽略。

  从实际层面来看,所谓批评确实跟张艺谋无关,他正在云南拍新片呢,而且投资同样不小。《新周刊》的文章以张艺谋新片“千里走单骑”作为张艺谋当下形象的表征倒真是说对了,大众的批评其实是无力的,在资本垄断一切、票房成为惟一标准的时代,张艺谋完全可以像关公一样高高在上。不要忘了,关云长历代加封,最后成了众人膜拜的神仙,张艺谋最终莫非也将如此,就像《新周刊》封面上的头像那样?

  说到这里,真相已经呼之欲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所谓“保卫张艺谋”的需要,也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有的只是《新周刊》吸引读者眼球的小小游戏。而真正需要保护的,或许反而是大众。如今的大众正完全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境地,比如《十面埋伏》,用张伟平的形容来说,用的是“排山倒海之势”的宣传,这样的宣传所能传达的是何种信息自然不言而喻。对于这部电影最后不到一千万的观众,张伟平大概不太满意,他甚至由此对中国电影的市场环境表示忧虑。不过事情就像美国人选总统一样,如果我不愿意,那我有不玩的权利。公众可能不知道所有真相,但他们确实有权利拒绝。

  张艺谋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这种成功所带来的后果其实还有待观察,现在还不能断定他是否真正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很显然他成功地利用了市场,不过不能就此认为他同时也培育了市场,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给市场带来的有可能是伤害:不考虑作品的因素,他的市场模式其实是他人不能复制的。用非市场的手段征服市场,引起的后果可能就是“杀鸡取卵”。

  不过即使真的如《新周刊》所说,我们只有一个张艺谋,那也不能妨碍公众的批评表达。张艺谋收到的批评绝对比不上小布什多,不过倒是没有听到有人跳出来说要“保卫布什”。其实好好干活是正经,张艺谋大可继续拍他的大片,喝彩也好、批评也罢,都是一个导演理应面对的一切,而公众借助种种管道表达自己的不满更是天经地义,犯不上大惊小怪。只有媒体不甘心寂寞,总要挖出点什么东西来。其实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涂涂

  本周印象

  《文明》:信息时代的“之乎者也”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文明》2004年12月

  私塾这种古老的教育机构已经消失近百年了,现代的教育模式更是层出不穷,而在湖南平江,有一位老人却坚持在家中进行私塾教育,虽然弟子只有几名,但数十年来,一直绵延传承。本期的《文明》杂志带来的正是这位老人的故事。

  教育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古书、习诗文、练书法、走进有100多年历史的教室里,仿佛听到和看到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情景,恍若时光从来不曾从这里流过,仍是旧时模样。

  老先生知识渊博,底蕴深厚,学过的古文至今都能通篇背诵,三十来岁就开始办学,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桃李众多。师生间往来俨然有古风,传统节日的礼物也是古章传统的规定,在平江安静的时光里,这些构成了一道独特古朴的乡村风景。

  私塾作为传统文明的一种载体,虽然无法培育出科学的全民教育机制,却也给现代教育带来诸多的启示。

  《文物天地》:陶瓷美之魂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文物天地》2004年12月

  文物离人们的生活似乎很远,不过文物中所呈现的美丽离我们却很近。《文物天地》带给读者的正是文物之美,比如这期写到的陶瓷。

  陶瓷的美和风格的重要体现,除了造型之外,就是在于颜色釉,这是艺术家们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所有造化中的瑰丽都被凝聚在了五颜六色、清心宜人的釉色之中。

  色釉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到东汉晚期出现的成熟青瓷,就开始了它的装饰历程。唐代越窑青瓷的釉色已经相当完美,宋代青瓷更是独具魅力,至明清时期,色釉开始大放异彩,色釉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制瓷大师对于色釉的调控到了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境界,各色釉瓷多姿多彩,完全改变了传统青瓷、黑瓷、白瓷的旧有面貌。

  釉质之美,除装饰胎体,还在于神韵和风采、内在气质,更在于人的智慧之美,不仅是中国陶瓷的辉煌,也是世界陶瓷史上极其灿烂的一页,还代表着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刊海远眺

  ARTFORUM:艺术关注人类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ARTFORUM2004年12月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leon.Golub所受的关注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去年春天因为手术后并发症感染身亡才为世人所知,对于他作品的现实意义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巴格达监狱里曾经传出过一张让世界震惊的照片,但是同样的情形,Golub早已经在他的画作里表现出来,画面里永远都是凌晨三点,一个冷酷的男人,似乎他是世界的主宰者,他的脚下,臣服着一些惊恐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们。Golub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着施虐者的残暴。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Golub用壁画描绘越南战争的暴行,后来又画了很多当权人物的肖像画,他说:“从某方面来说,我开始把我自己看成是个记者。”从那时候起,他的画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幅画,而是“存在于有关践踏人权的新闻报道中”。

  现在看来,Golub没有说错,他是一个画家,一个见证者,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个记者”。

  CITY PAGES:坎坷的出版路
秋后,该算账了(组图)
CITYPAGES2004年12月

  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诗人,但是很奇怪,从来就没有人愿意出版他的作品全集,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位编辑试图出版他的全集,但到了2004年,这个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引起热潮的项目却正式宣告了流产。

  虽然评论说惠特曼的诗歌语言形式散漫,更像是一位游吟诗人。实际上,惠特曼是一位多产而努力的作家,曾在传媒行业里浮浮沉沉二十多年,最终成为一位自由作家。而他诗歌的出版之路,却是非常坎坷。

  惠特曼的《草叶集》第一版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自费出版的,最近,爱荷华大学出版了惠特曼作品的第七卷,其中收录了一位学者非常严苛的批评,他说惠特曼这些妄图起死回生的作品生命力早已经完结,还送了作品集编辑一顶非常难看的大帽子。

  这一卷文集的出版,经历了半个世纪,而要看到他的全集,可能还需要等更久。

  郭桴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