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十年代
游威专栏
2004年的香江属于姓“黄”的音乐人。这边厢刚挥别“沧海一声笑”的词坛宗师黄霑,那边厢高唱“明日之歌”向顾嘉辉致敬的黄耀明便在红馆力掀达明狂潮,最后,红天灰雨
间又蓦然再遇“伤感的恋人”——文人歌手黄凯芹,这一串巧合的“黄”色印记如一条宿命的指纹,刹那间连接了八十年代的光辉记忆。
不知为何,“伤感的恋人”黄凯芹创作的作品似乎永远都是“伤感”的情歌,只听歌名就可以一览真相:《伤感的恋人》、《情深缘浅》、《焚情》、《危情》、《流离所爱》、《伤尽我心的说话》、《我知道你不爱我》,或许文学造诣颇深的黄凯芹并非无力写出快乐情歌,而是深谙悲剧才最有艺术震撼力的道理。
性格率真的黄凯芹即使在带有人文气息的八十年代香港歌坛仍然是个另类,只沉醉音乐的他讨厌任何与音乐无关的事情,包括宣传、做发型、登台等,这也是他难以大红大紫的原因,也是他得以保持本色的优势。黄凯芹如浓酒般醇厚的声线与张国荣有几分神似,但他却没有哥哥的性感与热力;他忧郁的情怀与李克勤如出一辙,却平添了几分书生意气与自傲。因此,才气不输于张国荣与李克勤的黄凯芹,只能永远以一颗“平常心”,居于乐坛忽暗忽亮的边缘,发放微薄却恒定的一点光芒。正如他在自传歌《感受》中唱到的那样:“未爱自我的公开,无意沾一线光彩,埋在人堆中,企在一角,仍觉孤单可爱”。九十年代后期,他痛感乐坛偶像派充斥,同时因为坚持音乐理念和经理人发生争执,于是黯然离开香港去了加拿大,从事室内设计和地产代理生意,这个“伤感的恋人”从我们视线中便消失了,只有他“伤感”的歌,还偶尔敲打着我们给K歌弄得快麻木的耳膜。黄凯芹大部分的唱片经典都是在宝丽金年代(今天的环球)诞生,而他重返乐坛也是因为在2002年出席前宝丽金歌手黎瑞恩的告别演唱会,这个偶然的机会促成了他与老东家环球再次携手,一口气推出《Wish You Were Here》(2003)和《Ever Green》(2004)两张具有诚意的大碟,而《Ever Green》更是迎合目前的发烧潮流,以96K 24bit 5.1环回音效,Hybrid SACD印制,这样的心思在MP3非法下载和单曲为王的时代,已称得上是一种“壮烈”的行为了!
2004年12月18日,作为八十年代音乐仅寸硕果之一的黄凯芹站在了广州天河体育馆的现场,他坚持品质第一的信念,带来以著名监制杜自持先生领衔的专业制作团队,让内地人也可以享受到香港级的制作;他用嘉年华式的造型,大展20世纪八十年代与21世纪相撞击的世纪风情,他以爵士化的编曲重新演绎自己的经典,正如夏韶声在2000年《谙2》示范过的那样。最重要的是,他将这个夜晚变成“向八十年代致敬”的夜晚,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罗文、黄家驹、黄悲,这些曾令我们“默默爱过”的散落在八十年代夜空的“银河星星”,今天,终于借助黄凯芹这个旧日恋人点起的“柔柔光辉”在心中再次亮起,凭歌声解去痛楚。而黄凯芹不经意举手投足之间透出的淡淡幽情,不就是张国荣他们曾经点燃的“爱火”吗?是否这一重遇,便是他们向黄凯芹移交八十年代权杖,护卫好音乐继续前行的颁奖典礼呢?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28或发电子邮件至xiaodai@vip.sohu.net。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