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不知道是不是天公作美,《半生缘》首演的前一天北京忽然下起了大雪。尽管大雪让观众到达首都剧场的路途变得艰难,但雪花却让所有行色匆匆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忧伤的情调里,这恐怕是《半生缘》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了。因为雪天赶来的观众都不忍中断观看这部长达3小时15分钟的舞台作品……
布景:
一个书架演尽悲欢离合
北京是中国话剧的前沿,然而在这座城市里的观众已经习惯了他们引以为荣的传统现实主义话剧的表演程式。因此当《半生缘》的大幕拉开,每个北京的观众都不禁感到惊讶。在首都剧场这个充满了荣耀的舞台上,忽然不见了那巨大的“茶馆”和逼真的“四合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书架。旧上海的“木材”和泛黄的书报占据了观众的全部视野。在这散发着旧上海潮湿味道的书架下面,曼桢和世钧端坐在细长的书桌前。当刘若英与廖凡的声音响起,《半生缘》就这样简单而寂静地开始了。
北京的观众一直在等待更换布景,很多人的心中甚至在期待着摆放沙发的客厅,因为那是北京人最熟悉的舞台效果了。然而,《半生缘》这巨大的书架竟然两个小时屹立不动,在后半场的旋转后,也只是由书架换成了家中的储物柜。
《半生缘》中的各色人等始终端坐在舞台上,他们很少彼此对望,也很少发生冲突,他们始终面向观众述说着自己的感受和命运。他们仿佛毫不相关却又紧紧相连。曼桢和世钧的恋爱、曼璐与祝鸿才悲惨的婚姻……张爱玲笔下这个凄惨的故事就在演员各自的述说中蔓延开来,从静悄悄的欢乐到绝望的挣扎,巨大的书架下面是一幅由张爱玲与导演林奕华共同构筑的世俗画卷。
多媒体:
让人痛哭5256000分钟
多媒体,这三个字对话剧来说往往意味着时尚的噱头。然而《半生缘》的导演胡恩威却用多媒体将唯美与感动做到了极致。一幅银幕由舞台上空翻卷而下,仿佛轻盈的白纱。张爱玲的文字以楷书辉映其上,细腻的笔触将观众一下拖到梦一般的世界里。在剧情激烈之处,水波纹在纱幕上一圈圈荡漾开来,配上刘若英凄婉的歌声,没有人能不为此动心。
《半生缘》中最感人的一个多媒体镜头是一组数字:一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365天,10年有87600小时,10年5256000分钟……当多媒体屏幕上的“计时器”开始计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时间立刻将观众带入10年的生死离别之中。无论是香港首演还是北京的演出,都有观众为那击打人心的5256000分钟而默默哭泣。刘若英与廖凡:
悲剧到唯美的恋人
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刘若英与廖凡的表演。前些天还在演唱会上活蹦乱跳的奶茶忽然这样凄苦地伫立在北京观众面前,让人不得不接受她散发出的忧伤。《半生缘》中的刘若英是清纯而痛苦的。她不曾大声地叫嚷,不曾声嘶力竭地哭泣,不管是与世钧的恋爱还是被祝鸿才强暴之后,她始终都带着一种沉静之美。眼前的她脱尽了歌手的躁动,让你很难相信这个女人不久前还在首体跳过热辣的舞蹈。听过《为爱痴狂》的人,一定会认为,《半生缘》中的曼桢才是真正的刘若英;或许,还会有一些人把《半生缘》中的刘若英误认为是张爱玲本人。刘若英的台词中没有任何矫情,她清澈的嗓音让观众产生时光轮转的错觉。可以说,无论是身姿、台词还是表情,刘若英都把张爱玲的灵魂带到了北京观众的面前。
与刘若英配戏的廖凡是一个完美的“恋人”。作为国话的演员,身在北京的廖凡却能还原出一个活生生的“热血青年”。听过廖凡台词的观众没有不动心的,正如刘若英先前所说,在舞台上一看到廖凡便会爱上他。这个世钧狂热而不失温柔,在10年后重逢的一场戏中,他又把时间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奈统统倾泻出来,廖凡这个小伙子,竟让观看《半生缘》的女观众们如此肝肠寸断。刘若英与廖凡这对“恋人”,将《半生缘》这个悲剧演绎到了唯美的境界。
丁乃筝与陈立华:滑稽的丑角夫妻
《半生缘》中还必须提到的是丁乃筝与陈立华。他们扮演的曼璐与祝鸿才这一对悲剧夫妻万般滑稽地出现在北京观众眼前。北京观众为他们的表演感到万分的震惊:用我们的标准,他们的表演太夸张了。风尘味十足且有些凶狠的曼璐与图谋不轨的祝鸿才像一对丑角在台上引人发笑。他们的台湾口音、夸张的大笑都让观众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然而,丁乃筝与陈立华却用这样的表演让该剧真正丰满起来:《半生缘》不仅仅是一个爱情的悲剧,更是一部世间百态的真实写照。
观众:
感动并迷惘着
对于北京的观众来说,对《半生缘》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演林奕华新鲜的处理手法。此外,观众中似乎出现了两种态度:一些年轻观众看得泪水涟涟,另一些话剧“老观众”却颇感迷惘,有些人甚至用《半生缘》和《生死场》等作品相比较。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使得对《半生缘》的评价变得扑朔迷离。
孟京辉:
北京观众被惯坏了
说到《半生缘》的演出,作为该剧艺术指导的孟导充满了骄傲:“他们比在香港演得还要好。廖凡的表演很有魅力,可以说是光芒四射。《半生缘》的演出很有光彩,北京的观众应该很庆幸看到这样一台不浮躁的演出,你能感到他们的心是非常沉静的,他们的诗意是弥漫在舞台的空间,甚至飘到了街上。我知道有些人会拿《半生缘》和传统现实主义话剧相比较,这是两回事,根本没什么可比性。北京的观众被惯坏了,我们应该宽容一些,问问自己从《半生缘》中是否得到了美丽的东西。如果得到了,那么就记住它的美丽。
林奕华:
来北京演出是“实习”
导演林奕华很谦虚地说,这次到北京来演出是一次很好的实习机会。对于北京观众,他感到很陌生,因为香港和台湾的观众是完全不一样的群体。林导坦白说,他自己心情也比较紧张,但还好,北京观众并没有因为演出时间太长而中途退席,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力量。林奕华解释说,《半生缘》融合了传统话剧与实验话剧的两种表现方式。在演出介绍中虽然写明了是悲剧,但其实整台演出有幽默性的,曼璐和祝鸿才其实是作为喜剧角色出现在其中的。
张艾嘉:
受到特别感谢
为《半生缘》配音的张艾嘉又没能亲临现场。尽管该剧已经在香港、台北和北京三地上演,她却始终没能露面。然而,她的声音却感染着《半生缘》的观众,在北京也不例外。她幽雅而略带风尘的声音在首都剧场的上空缓缓飘荡,情深意切仿佛她就是撰写《半生缘》的张爱玲,很多观众甚至认为这是刘若英在念台词。细心的导演林奕华不忘在演出后特别感谢张艾嘉,但是,这位久不露面的神秘女郎还是成了《半生缘》在北京演出的惟一遗憾。信报记者王菲
评论
《半生缘》:一颗温柔的炮弹
对于喜欢张爱玲的人来说,话剧《半生缘》是一朵雪地中的红玫瑰,她在寒冬里吐露芬芳,洗涤着每个浮躁的北京人;对于不喜欢《半生缘》的人来说,无论他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观众,《半生缘》都是一颗温柔的炮弹。
北京人总是很孤傲,连同北京的戏剧也是一样;当北京观众和北京的戏剧人达成了某种默契,一种貌似传统的表演方式便很难改变,甚至欣赏习惯也变得机械起来。这种孤傲的壁垒让北京观众总是带着异常挑剔的眼光去苛责外来的戏剧。《半生缘》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有人很轻易地说,和我们的传统现实主义相比,和某某剧相比,《半生缘》其实很一般了。
然而,这些批评者不得不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现实:北京的话剧观众正在迅速流失;有深度、有实验性的戏剧无人问津;打着噱头的浮躁戏剧大行其道;甚至连很著名的戏剧团体都面临着剧本的匮乏与发展的滞后。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我们早就无所适从了。
《半生缘》的气质是很独特的。北京人可以不喜欢张爱玲那种小资,但却不能不承认,这个女人的灵魂正在首都剧场里飘荡着。无论是导演,还是主演刘若英以至于那巨大的书架上,都仿佛刻着张爱铃的名字。这股沉静的气场正迅速击溃着抵抗《半生缘》的人。北京人看不上太商业的戏剧,可是《半生缘》却在票房一路攀升的情况下,将戏剧实验与多媒体效果做到了完美。《半生缘》就这样完美地商业着,它赚够了票房,也赚足了泪水……
在《半生缘》剧组的全体成员身上,我们看到了“沉静”二字。这两个字已足够让那些嫉妒它的人俯首称臣。如果还有人对此怀有疑问,那么再去看看像我们城市中的高楼一样喧闹而雷同的北京戏剧圈吧……
信报记者 王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