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第52届金马奖公布获奖名单。首次主演电影的冯小刚,在“炮轰”金马并缺席典礼后夺下影帝。事前呼声不高的林嘉欣,凭台湾本土小制作《百日告别》打败了舒淇和赵涛。而不论观众如何争议其可看性,《刺客聂隐娘》还是荣膺最佳剧情长片,侯孝贤继戛纳之后又获封最佳导演。再加上《醉-生梦死》四奖加身,共获12奖的台湾电影成了本次的大赢家。
当晚12点,在颁奖舞台的楼下,来自100多家海内外媒体的记者们坐在国父纪念馆地下一层的新闻中心中,各怀心事、奋力敲打着键盘。人人都明白,弥漫在空气的惊喜和失望,并不只源于个人的电影喜好。
众所周知,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继续跨越式大发展,香港电影持续衰微,台湾电影则因《刺客聂隐娘》《醉-生梦死》等佳作好不容易遭逢“大年”。而作为现今唯一不分区域、面向所有华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影片的顶级电影奖项,金马奖每年给出的这张审计单都被反复解读。在人们的想象中,这场表面星光熠熠的盛会,底下却涉及多方“面子”与“里子”的竞争、博弈。金马也因此多年难逃众说纷纭。
于是,如往年一样,这注定无法左右逢源的结果激起千层浪。连评审团主席陈国富自己都在感慨:决出影后很艰辛,王千源再次错过奖项很遗憾,而动画长片奖给了香港制作《麦兜我和我妈妈》——而非在内地创造票房奇迹的《大圣归来》——更是经历了一番“价值观的对撞”。
而这石破天惊一般炸出了无数疑虑和思考、期待和失落、猜测和口水仗的局面,其实在113天之前早已开始萌发。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采访统筹:郑伟柏
采访主笔:鲁韵子
策划编辑:梵一
电影编辑:黄卓、杨翼
“其他的奖,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今年7月底,吴觉人只身来到台北,尝试一项全新的工作:从8月1日开始评判153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剧情长片,从中不论其出处、类型选出约40部水准之上之作,交由下一阶段复审评判。换句话说,要拿到那尊近7斤重的青铜制“金马”,要先过吴觉人与5位台湾评审、1位香港评审组成的这一关。
而对于今年报名金马奖的447部电影来说,通过这奥义塔第一层的几率不一。在吴觉人参与评审的剧情长片项目,初选通过率不到20%,比肺癌的5年存活率还低。
创始于1962年的金马奖,现今实行与戛纳电影节类似的评审团制度。与评审制轮换的金鸡百花奖,以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工会大评审制不同,每年金马执行委员在各地电影人、策展人和影评人中邀请数量有限的评审,让后者在严格监督下把握层层遴选。吴觉人生活在中国内地,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影院的策展人,在圈中素以见识广博著称。戴着眼镜、白皙而温和的他觉得,为金马奖担任初选阶段唯一的内地评审相当有收获。
“我在上影节也做华语片,来金马能看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华语地区的电影,两岸三地以外的很多片子都出乎意料地有趣,”吴觉人思索着强调道,“尤其是,通过金马,我们能大致模拟出这一年来整个华语片版图的发展状况。比如,港产片整体衰落到让我们吃惊,想选都很难选;台湾电影的多元性很强,新马视野很新颖;内地方面,藏语电影非常突出。……其他的奖,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上影节毕竟是面对国际的A类电影节,不专注于华语片,在收片时也有很多首映之类的限制。”
而对现今华语电影界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的奖项而言,仅仅是反映年景显然远远不够。8月19日,71部通过初选的电影名单公布,相应片方陆续接到通知,被要求提供DCP(即数字电影包,院线在放映数字电影时使用的数据包)。而11位复选评审——其中包括5位金马奖得主,以及6位著名影评人和策展人——则进入了1个月的密集看片期。他们的任务是在优中选优,为23个奖项选出入围名单,试图以此确立这一年华语片的最高创作水准。
与此同时,在台湾本地种种议论已显露苗头。台湾电影《极光之爱》落选后,其监制抱怨:“一切以台湾之爱作出发的电影,却连站上角逐平台进入复选的机会都没有。”而本地卖座片《大喜临门》等在初选就出局,也让主演猪哥亮大发牢骚。
不过,不论是“台湾之爱”还是综艺大咖的人气,似乎都不在金马评审们的考量之列。在去年以《推拿》获得金马最佳摄影奖的摄影师曾剑,是这一阶段唯一的内地评审。他用几个“非常好”,向新浪娱乐强调评审过程的优越:“金马奖不会对评委有任何干扰。它对华语电影整体上有很高的宽容度,对内地、香港、台湾和其他地方的华语片一视同仁,不偏袒台湾的电影。这一点非常好,非常好。”
纵然立意高远,但评判艺术的标准本就极为个人化。更何况来自两岸三地、文化渊源和审美习惯各不相同的评审们,面对的是背景和审美差异更大的各类影片。光是提名最佳剧情片的5部电影,就描摹了华语世界中5个相距甚远的地区和时代——今天的台北、世纪之交的香港、唐代的何朔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藏区和未来的山西汾阳。而在角逐最佳造型设计奖时,极具现代都市气质的职业装束,要与极尽朴拙粗犷的藏族服饰同台竞争;“一场唐朝服饰的盛宴”,也得与俗丽夸张的百老汇式民国美学一较高下。
如此情势,加之今年被公认为华语片“大年”、整体竞争激烈,候选者再热门也难保安全。10月1日,复审结果公布。事前呼声颇高的刘德华,虽在《解救吾先生》中表演精湛又是两届金马影帝,仍因一票之差出局。同时被排除在影帝人选之外的,是陈奕迅、张震等公认的强者。颁奖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气氛渐渐紧张起来,而议论也不再限于台湾以内。金马奖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开始以“死亡之组”来形容竞争最激烈的项目。
11月10日,只参加最后一轮终审的6位评审齐聚台湾,以10天时间观看入围的39部影片。他们是:被学界尊称为“戴爷”的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曾执笔《孔雀》《致青春》等电影剧本并获过金马奖的内地编剧李樯,曾获金马影后的台湾女演员桂纶镁,以《十月围城》享誉业界的香港导演陈德森,曾获金马奖的台湾纪录片导演杨力州,以及被媒体称为“二十年来对华语电影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的陈国富。
“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陈国富出生于台湾,深耕于两岸三地;在他名下的功劳簿上,记着近50亿人民币的巨额票房。在接下“评审团主席”这个烫手山芋般的职位前,他犹豫了整整2个星期。毕竟,一旦接受,便意味着他要带领上述几人以及曾剑等复审评审,一起在11月21日当天展开马拉松式的决审讨论。
在上厕所都被监管、手机全被没收的8个多小时里,17位评审将逐一讨论出23个奖项的得奖人。在他们中间,包括主席在内的每个人对每个奖项都仅有一票的支持权。他们都声称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最佳发言”;也都知道,即使自己无私评判、只以影片质量为重,也难以摆脱“搞路线斗争”、照顾人情甚至在两岸三地搞“平均主义”等外界猜想。
“这种声音是一定会有的,”对此,陈国富非但没回避,反而在语气中隐含自信。毕竟,争议的多与少与江湖地位直接挂钩。他以影响逐渐萎缩、只限香港本地选民和行业评审投票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举例。
“金像奖的规定大家都知道。电影剧组中最少要有六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是香港人,才有资格去评奖。……是被自己家里人表扬,还是被一群跟我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肯定,哪一个更让我觉得过瘾?当然,关起门来,我被表扬的几率就高,我妈就觉得我是全世界最牛的电影导演。不过,我会知道,我妈是爱我,但她说的话是不算数的。”
而一旦结果公布、争议来袭,陈国富深知,到时“扛雷”的都是评审团主席。在担任第50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时,一向谦谦如玉的李安也抱怨“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去年的评审团主席陈冲为脱离争议,不惜违背原则透露了自己的投票方向。按照金马执委会主席张艾嘉的形容,评审们要“冒着生命危险”拿出获奖名单。
1985年,陈国富曾经担任过22届金马奖的评审。回忆当年的执拗,头发已经灰白的他自嘲一笑:“我那时很年轻。其他评审中有胡金铨等大导演,我就特别不忿,跟他们意见都不一样,最后好多项投票我都以弃权表达抗议。”
而在曾剑的记忆中,这次讨论时主席非常平和,最常说的是:“我说的比较累了,大家先说。”
陈国富并非怕事之人。相反,就在金马奖公布结果15天之前,他还向我们犀利地表明了评奖态度,并痛陈两岸三地电影工业的积弊:
“在国际影坛中,国产片的艺术成其实是缺席的。评奖本来就应有勇气去鼓励前沿的实验和创作;如果奖都给票房最好的大片,那就没必要发了,因为他们已经收钱了,钱也是‘奖’。……香港以前感觉过了今天就没明天,所以有活就赶紧接。大家老说拍戏是为了吃饭。过去他们有那么庞大的电影工业、培养出那么多的专业人才,但当出现问题,他们是一定要四处逃散去寻找下一碗饭的。内地现在一红什么题材就特别火热,其实都来源于盲目、不自信、不专业,源于他们没有别的招。什么怀旧热、青春热、浪漫喜剧热,一热起来就‘横尸遍野’。”
然而作为评审主席,他的职责并不在于慷慨激昂、痛批时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金马要为危机和繁荣并存的华语电影“提供一个平台一起竞争,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嗨”。为此,深谙合拍之道的陈国富,需要力保各方充分讨论、并最终相互妥协。
在21号正式投票前,评审们也照去年的旧例在20号晚上进行了一次“假投票”——在不交流的前提下做一次匿名模拟投票,翌日揭晓统计结果,在正式投票中对其进行讨论和逐一选择。陈国富强调,这次模拟投票不记名,主要是想看看总体上的倾向。
结果,曾为妻子徐帆落选金马影后而炮轰评审、又是首次主演电影的名导冯小刚,在“假投票”阶段就凭作品《老炮儿》获得了一边倒的优势。这样的局面甚至可能出乎陈国富本人的意料——在看到《老炮儿》之前,他曾向我们坦诚自己并不认可老友冯小刚的演技,总觉得对方在片中是被丑化为小人。
影后方面,情势趋于胶着:凭丈夫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提名的赵涛早早被排除在讨论人选之外;大多数评审支持的是林嘉欣、舒淇(《刺客聂隐娘》)和张艾嘉(《华丽上班族》)。轮到最佳动画长片奖时,内地的《大圣归来》与香港长青系列新作《麦兜•我和我妈妈》都收获了高评价,两方的支持者相持不下,不仅在“假投票”时未有结果,到了21号当天仍是争论激烈。
这个局面,与外界的各路猜测也许大相径庭。根据台湾雅虎娱乐版的网上投票预测,影帝方面呼声最高的是获得62%投票的郭富城,冯小刚支持率仅为倒数第二。台湾影评人麦若愚预测,影后必是演绎了“少女爱情、中年亲情、老年追忆三大段感情戏”的赵涛。内地媒体方面,则看好上海电影节影帝邓超、赵涛、《大圣归来》和提名最佳男配角的东京影帝王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