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名人营销:像运营一个企业一样运营一个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0:33  第一财经日报

  既然选择了“市场化”的道路,如何规范运作、有效率地营销就成了明星背后的团队的最大任务。

  郎朗早期虽然通过国际比赛打响自己的知名度,但此后,他必须通过商业模式来保持和发展这种知名度。

  每年100多场的世界巡演,郎朗背后的团队所运作的这个项目,让郎朗最终成为了国际乐坛上的明星。

  除了在战略上、战术上像企业那样运作,更为有意思的是,不少明星,比如李连杰、黄晓明(听歌)杨澜(blog)黄圣依(听歌)濮存昕等,都先后成立了慈善专项基金,不约而同地与企业一样,使用温情脉脉的“社会责任”的招牌,为自己的品牌形象加分。

  成功国际化

  尽管上榜的名人们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内生市场里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仅凭借其在内生市场的营销,远不能将其价值最大化。

  国际化也成了其必然的路径。比起早期自发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的明星,现在的名人们则要省力得多。原因在于,其所在的相关产业的海外机构,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市场,他们试图通过引进、培养中国明星的方式,来达到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商机的目标。

  根据NBA的预测,中国将有3亿人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因此,姚明和易建联的价值不言而喻,特别为其量身定做的推广计划,让他们不仅获得来自中国市场的关注,也获得了来自美国市场甚至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关注。

  章子怡对于国际化之路的认识也颇有前瞻性,在其早期的作品当中,那些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影片为其带来了不小的声望,这也让她此后的星途一直不离不弃国际化。

  郎朗和李云迪(听歌 blog)是两个奇迹,他们诞生于中国父母大规模对子女进行钢琴教育过程中,其脱颖而出为后来者的奋力练习树立了榜样。而他们的路径也惊人的相似,在崭露头角之初,便拜师学艺于海外,参加各种国际大赛,获得青睐。他们脱离了本土化的印记,从成名时起便以国际化的形象示人。 (文/王立伟)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