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合拍片如何进入内地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20:27  外滩画报
外滩画报:合拍片如何进入内地市场?

陈可辛

外滩画报:合拍片如何进入内地市场?

彭浩翔

外滩画报:合拍片如何进入内地市场?

曾志伟

  广电总局于3月重申的审查政策,令一向敏感而尴尬的合拍片成了香港电影人的热门话题。票房走高的内地电影市场,在香港导演眼中却成了一块“难啃的大肥肉”。在肯定政策的同时,大家也都作出了各自的选择:陈可辛准备在合拍片上投注更多精力,甚至把工作室搬到了北京;致力扶植新人的曾志伟,一方面表示新导演为了创作力,可以在一开始不进内地市场,另一方面则强调影片通过审查的重要性;彭浩翔则认为影片无法通过审查并不委屈,因为“没必要把明显不能通过的题材非要扭成能够通过的”。

  文/李俊

  3月中旬,香港开始闷热。

  从香港回归,至今已有10个年头的“合拍片”该何去何从?这个春天,香港电影人格外焦虑。从3月开始,已经接连有多部合拍片没能顺利通过内地的审查。张艾嘉执导、古天乐主演的《一个好爸爸》被拒后,英皇公司告诉记者,该片在内地公映的计划已经搁浅;陈冠希主演的《神枪手》已经彻底无望进入内地;尔冬升也在向朋友倾诉自己的郁闷,他与成龙合作的《新宿事件》因为涉及中国人在日本的形象,首次送审失败,面临大幅修改。

  在第六届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上,“合拍片:亚洲市场新路向”研讨会的气氛分外热烈。近年内地电影市场红火,票房逐年攀升,可在很多香港电影人眼中,却变成了一块难啃的大肥肉。

  今年3月初广电总局提出了“绿色”电影环境的概念,重申了有关法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电影的备案(立项)、制作、审查、公映等环节严格执行。法规中不仅重申了10条禁止拍摄的内容,还新出台了9条规定,包括涉及凶杀、暴力、色情等情形的,必须作出删剪修改。

  自从2002年新的《电影管理条例》以及2003年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后,内地与香港合作拍片的势头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后,每年都至少有30部合拍片,这个数字占香港本土电影年产量一半以上,合拍片成了香港电影主要的票房来源。新的变化会对香港的电影工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影视娱乐博览会期间,记者走访了上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三代香港电影人。作为现在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行动面对这些变化。

  陈可辛:到北京接地气

  拎着公文包,穿着灰色西装,陈可辛10点多就到了自己位于香港尖沙咀的工作室。没有了当初拍《投名状》时的憔悴,神清气爽的他告诉记者,他约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一起喝下午茶。

  陈可辛的工作室位于半山坡,楼下一条街全是酒吧;工作室内的陈设简洁、有序,但是厨房、咖啡机却一应不缺。可容纳十几个人的会议室里,最显眼的就是一整套影像播放设备,十多个遥控器一字排开整齐地躺在桌上。旁边放电话机的角落里,摆满了造型不同的鸡玩偶,有20多个,“这都是当时拍《金鸡》的道具,只要看到和鸡有关的东西,我们都买来了”,连记者喝水的杯子上都有“金鸡”的图案。

  “我在这里工作了8年,下个月就要搬走了”,陈可辛不无感叹地说。在这个工作室里,他完成了《见鬼》《三更》等惊悚片,也拍了《金鸡》系列的港产喜剧,还有在内地成功卖座的《如果?爱》、《投名状》。

  从4月份开始,陈可辛的工作室将从香港尖沙咀搬到北京。也就是从4月份开始,现在这个面积近200平米的工作室,租金会上涨50%。“这里房价真的很贵,现在这个价钱的30%,就能在观塘租到比这大一倍的工作室。”

  真正让陈可辛下定决心把整个工作团队带到北京的不是房租,而是在内地拍合拍片的试水成功。《投名状》在内地拿下2.6亿票房,当之无愧地成了去年最卖座的港产合拍片,在亚洲的总票房达到3亿。“我想去北京接接地气,现在我们要拍合拍片,要面对内地这个市场,总不能天天都呆在香港想象内地观众喜欢什么吧!我也需要去北京感受一下生活。”

  擅长拍摄文艺小品的陈可辛,一向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在上世纪末香港电影走入低谷时,继吴宇森徐克之后,他也曾经去好莱坞拍过《情书》;在香港电影最惨淡的时候,他去东南亚、泰国一带找投资,拍出了《见鬼》等惊悚片,继续保持卖座地位;在合拍片兴起后,他又于2005年拍摄了《如果?爱》,继而推出了《投名状》。

  陈可辛承认,最近香港的不少朋友都在为内地重申审查禁令非常不安,这个话题已经成了朋友聚会讨论的热点。“但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内地审查中,不允许的东西从来就没允许过,只不过是再次提出来而已,我不担心。”对于很多影评人认为合拍片太多、香港电影已死的论调,他直言:“我不在乎是不是在拍港片,只要拍的是好片就行了。”

  “香港的空间很小,导演的想像力会受限。为了生存,香港导演拍的东西都是边缘题材,黑帮片、妓女——香港导演做的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只是边缘题材,所以出不了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陈可辛甚至认为,现在不止香港导演应该把工作室搬到内地,美国导演也应该去。“全世界的影院收入都在走下坡路,内地是唯一一个电影院观众人数在攀升的地方,而且这种趋势应该至少会维持十几年,所以我们应该抓紧机会好好做,多拍点好戏给他们看。”

  曾志伟:起步时可以不进内地市场

  “给大家上茶,女士们喝点什么?”在铜锣湾一家自己开的茶餐厅里,老板曾志伟梳着板寸头、穿着笔挺的深色西装,坐在靠门口的半透明包间里,忙着招呼年轻的台湾女演员和记者。

  曾志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典型的本土香港人,喜欢吃、泡夜店、信口直言。在这里吃饭的大多是熟客,都知道这是曾志伟开的餐厅,对于曾志伟带着演员忙于应酬,都习以为常了。

  作为今年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的“焦点影人”,3月22日,组委会专门为曾志伟举行了一个电影作品研讨会。2007年里,他共主演和客串了十几部华语电影,在港片低迷的境遇下也算是“超人”了。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此事只是笑笑,因为在他看来“表演已经没什么可说了,我还需要有什么突破呢?”

  曾志伟还记得当年《江湖》未能在内地上映给自己留下的痛:“(当时)我已经10年没做监制了,结果却损失惨重,好几年都没缓过来。”该片投资4000多万,邀请了香港六大影帝主演,提携香港年轻导演黄精甫执导,却在临近公映前没有通过审查,成为CEPA协议后被毙的第一部合拍片。失去内地市场的《江湖》,在香港仅有1200多万票房,根本无法收回成本。

  4年后,曾志伟已经走出《江湖》失败的阴影。今年他又监制了由3位年轻导演各拍一部的校园三部曲《九降风》。该片已经完成,并在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曾志伟告诉记者:“这几年,其实我一直都在到处跑,到处找有没有合适培养的新人。这次我拍了3部电影,都是年轻人做导演,拍大家最爱的校园生活题材,演员也是新人。一下子能够把20多个新人都推出来,投入的钱也并不多。”

  按照计划,曾志伟在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内地各找了一位优秀的年轻导演,让他们自己写一个关于当下校园生活的剧本。内地篇由于涉及敏感话题没能通过审查。“我已经让他们再重新修改影片,不管怎么样,先改。现在看来,改完之后,还需要再补拍一半的内容。”

  曾志伟告诉记者,一定要让内地版通过审查,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我是希望记录这个时代两岸三地的大学生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因为文化、环境氛围不同,这些东西看上去就会很有意思。内地篇一定要通过审查,否则这个系列的电影就失去了意义。”

  相比与自己同年代出生的那批电影人,曾志伟直言,现在的年轻人想冒出头已经越来越难:“我们那个时代很容易白手起家,大公司都有意识来投钱给年轻人拍片。现在的电影公司都缺少这个心态,知名导演都要拍明星林立的大片,连新演员都不敢用,怎么能出新人?”

  彭浩翔和黄精甫都是曾志伟一手发掘的香港新导演,但这两位导演前几部作品都没能进入内地市场。曾志伟个人非常理解年轻人创作时的艰难,“有时候我甚至鼓励他们先自由创作,放弃内地市场”。“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什么政策,拿着剧本到老板那里,劈头盖脸地挨骂,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他们还是新生的孩子,走都走不稳,怎么苛求他们能在审查要求下做到完美,我觉得还是先放手让他们去做,去展示才华,然后再考虑如何满足内地市场。”

  “香港的空间很小,导演的想像力会受限。为了生存,香港导演拍的东西都是边缘题材,黑帮片、妓女——香港导演做的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只是边缘题材,所以出不了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

  彭浩翔:“黄、赌、毒”就是个念头

  今年的第六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上,香港导演彭浩翔、内地导演宁浩分别凭借《公车》和《七宗梦》两个电影计划获得了10万元现金大奖。这已经是彭浩翔第二次拿到投资奖,去年他获奖的计划是《是日公映》。

  同是“70后”,宁浩已经成为内地导演的新生势力,彭浩翔则是香港未来最具潜质的导演之一。1973年出生的彭浩翔,28岁那年就以50万美元的超低成本完成了自己首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如今已经拍过8部影片。

  彭浩翔的工作室位于湾仔,紧凑简洁,主打白色系。他办公室门口悬挂着自己左肩膀的X光片,准备以后用更多X光片拼凑出整个自己。此外从《买凶拍人》到最近的《破事儿》,8部电影的海报也贴满了一面墙。

  就在记者到来的这几天,彭浩翔整理东西时,刚好翻出了自己11岁那年借朋友录像机自导自演的5分钟短片《智勇三熊》。他戴着墨镜,跟记者一起重温了一遍当年的录影带,还充当翻译:“这是我妈,她扮演银行职员,我和哥哥、弟弟扮演抢劫匪徒,后来人手不够了,我哥哥又要充当警察——”在已经有些模糊的影像里,11岁的彭浩翔“打劫”时,头上套了个洗衣袋,还不忘在眼睛上架着副墨镜“耍酷”。

  “其实我一开始想当明星、当演员。”过去彭浩翔家和吴宇森的工作室在同一条街上,每天他都在吴宇森公司门口走来走去,“希望他遇到我,然后找我去演《英雄本色》那样的戏,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彭浩翔做过很糟糕的酒楼侍应生,因为经常看电影而迟到,被经理批评“毫无责任感”,最终走上了做导演的道路。在《智勇三熊》这部充满稚气的处女作里,他就开始打砸抢,彭浩翔笑着解释:“这是我妈妈借来的机器,她想让我们拍她唱歌,结果我们都很烦,那时候的男孩子都喜欢玩自己喜欢的警匪故事。”

  获奖的《公车》和《是日公映》已经被列入彭浩翔今年的拍摄日程。此外他还在香港登记了3个剧本计划,分别是《黄》、《赌》、《毒》。他自己都自嘲:“这戏肯定没那么快能拍出来,剧本在内地肯定不能通过,也应该没有人敢拍。我就是围绕这3个字和编剧侃出了3个故事,就是觉得好玩而已。”

  彭浩翔在香港有“怪鸡导演”之称,但是他拍摄的电影大多数都无法在内地上映。8部影片中,只有删改过的《伊莎贝拉》《公主复仇记》在内地公映过。最近内地重申审查政策,将10条不能通过审查的规定公示,彭浩翔本人仔细研读后,半开玩笑地说:“看完就觉得好像是写给我的电邮,简直就是针对我的一样,好像全都是在说我,只有一条例外,就是我没有分裂国家。”“我一直都希望能够在内地拍合拍片,但是没办法,我满脑子想的都是《AV》、《买凶拍人》这样的题材,怎么办?”

  冯小刚非常欣赏彭浩翔的才华,邀请他给自己今年的贺岁片《贵族》写剧本,至今彭浩翔还没完工,频频遭到冯小刚的“追杀”。“我们还没有写完,但是最近一定要完工了,他都急疯了。我觉得那个故事我不是很懂,有很多内地的元素,而且是讲有钱人的故事,而我也不是很有钱。”彭浩翔的普通话很蹩脚,但是这并不是他给冯小刚写剧本的障碍:“语言风格的问题不大,先把情节弄好,再把语言翻成北京味就可以了,很容易。”

  除了《手机》之外,彭浩翔看过冯小刚执导的所有影片。冯小刚在内地已经是主流的大众导演,彭浩翔表示:“其实我也很想做个很主流、很大众的导演,跟大众联系在一起,但是我没有成功。我很不想做小众导演。”

  但是在现阶段,彭浩翔还是倾向于表达自己,“所以我的戏大部分都没通过”。在他看来,进入内地拍合拍片并不需要委屈:“这需要找到适合做合拍片的题材。其实我很希望能和内地观众有交流,但是有些戏的题材一开始明显就是不能通过的,也没必要把它非要扭成能够通过的。内容感觉都没有了就没必要了。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