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多元资本,无疑可以推动实质性的整合。同时如果引资得当,也将解决资金不足和管理僵化的问题。
不过,事后诸葛地审视这段变革历程,可以说,站在起点就能望见终点,中影并没有系统地论证引资的战略目标和执行方案。
5家制片公司成为引资试点。当时的中影集团管理层决定,让旗下的五大制片公司自行寻找并吸纳新的股东,上报集团批复。此后,包括中信国安、央视远图、鹿泉市第二建筑公司、四川峨影在内的来自各个行业的十余名股东进入了中影的制片业务。
一时间,中影集团内部出现群雄逐“资”的格局,引资路径,则五花八门。其中第二制片公司引进的是鹿泉市第二建筑公司的投资,而第三和第四制片公司,则牵手国际电影大亨。
姜涛代表集团亲自接洽的,是中影旗下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下称:儿影)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下称:合拍公司)的合作方,也就是第三、第四制片公司的合作方。儿影的合作对象确定为专门从事动画制片的加拿大英瑞奇集团(EAE Group Inc.),成立了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理由是当时中影没有自己的动画部门,必须依靠国外的技术和力量。而为第四公司引进的,则是引资改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合作者——来自美国的华纳集团和浙江的民营企业浙江横店集团。注册资本800万美金的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产生,则更多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姜涛最基本的判断是,“三方都拥有不错的资源”。
“当时的谈判很有意思,华纳方面,英语说得很快,中文比大山还好;横店的代表说浙江话,比外语还难懂;他们都可以在桌上讨论,只有我们说什么他们全能听懂,讨论时只能躲到门外去。”姜涛笑道。虽然“语言”不通,但却目的明确。
“华纳希望通过跟中影的合作打入中国市场,在他们看来中国是美国电影唯一没有染指的地方,我们之间签的是排他协议,横店则希望通过合作向上游延伸。”姜涛说。而作为中影,除了通过改制带来活力外,还希望能够通过华纳打入海外市场。按照合同,中影、华纳、横店之间的股份比例是4:3:3。“这在当时成为业内的重点新闻,还受到了政府的表彰。”姜涛说。
但即使如此,改制后中影集团的制片业务“经济方面考量都不是很理想”。
以中影华纳横店为例,合资后的大制作——《面纱》(blog),票房惨败。单笔148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最终只回收了80万。在合资公司内部,三个股东都有权推荐影片,是否立项,要靠投票决定。“《面纱》的问题出在故事不吸引人。当时中影已经推荐过几个项目,三方都同意,效益也不错。随后华纳方面推荐了《面纱》,虽然包括韩总在内,我们都觉得不太好,但还是通过了。”姜涛解释道,这主要是出于希望合作继续的考虑。最终票房证实了中影的市场判断。
对市场的不同理解只是合资公司遇到的问题之一,此外,股东间在主旋律影片的投入上也存在分歧;更重要的是,合资后的5家制片公司规模都在20人左右,虽然编制不大,但都分别配有发行和市场部门。虽然背靠中影集团的大树,但是与攥指成拳的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相比,力量相对分散。特别是2005年起中影开始涉足包括《投名状》(blog)等大片的拍摄时,更大的投入和更长的周期让规模较小的合资公司难以控制,而更大牌的合作者也希望能够直接跟中影集团对话。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